张说不作伪证的代价
张说(667-730)唐代文学家。字道济。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家洛阳。武后策试贤良方正,张说年才弱冠(20来岁),对策第一,授任太子校书,迁左补阙,累官至凤阁舍人。
关于张说不作伪证的故事就发生在他官至凤阁舍人的时候,故事很简单:狄仁杰死后,魏元忠当了宰相。当时武则天宠幸两个官员,叫张昌宗、张易之。这两人权势大得很,满朝文武官员见了他们都要让三分,唯独宰相魏元忠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魏元忠是个硬汉,三次遭诬陷被流放,还差点被处死,他都没有屈服。他在洛州担任刺史时,张易之的仆人在大街上仗势闹事,行凶作恶,洛阳官员见是张府的人,不敢得罪他,魏元忠知道后,即将那仆人捉拿到堂,一顿板子打死了他。为此,张昌宗和张易之把魏元忠恨得要命,必先除之而后快。
长安三年(703),张昌宗在太后面前诬告魏元忠,说魏元忠在背后议论:太后老了,不如跟太子靠得住。还说这就是谋反。武则天一听大怒,即刻把魏元忠打入大牢,准备亲自审问,并要张昌宗、张易之当面对质揭发。张昌宗怕辩不过魏元忠,就偷偷地去找魏元忠的部下张说,胁迫他做伪证,并许诺只要张说答应作伪证将来就提拔他。张说应允了。
第二天,武则天上朝,召集太子和所有宰相,让张昌宗与魏元忠当面对质。魏元忠根本不承认有那回事,两人争了半天也无结果。张昌宗说:“张说亲耳听魏元忠说过这些话,可以找他来作证。”武则天立刻传令张说进宫。
听说要张说进宫作证,许多官员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叫宋璟的对张说说:“一个人的名誉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为了保全自己去附和奸臣陷害好人啊!为这个得罪了朝廷,被流放出去,脸上也光彩。”史官刘知几也在旁提醒道:“不要玷污你的历史,累及后代子孙啊!”
张说进了朝堂,武则天问他:“你听到魏元忠诽谤朝廷的话了吗?”魏元忠见张说进来,就大声吼道:“张说,你想跟张昌宗一起诬陷人吗?”张说回过头哼了一声说:“魏公枉做宰相,竟说出这种不懂道理的话来。”张昌宗见张说的话头不对,赶忙催促道:“你别去管他,快来作证。”张说于是向武则天说:“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不以实对。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诬证之耳!”张昌宗阴谋败露后,又气急败坏地反诬张说与魏元忠共同谋反。张说又据理反驳,并说:“臣岂不知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做大官),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
武则天是个聪明人,一听张说的话就知魏元忠的确是冤枉,但她又不愿让张昌宗下不了台,就骂张说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令侍从将张说抓起来,随后又派人继续审讯。张说横下一条心,一口咬定就是没有听到过魏元忠说什么谋反的话。武则天没有抓到魏元忠的证据,但还是撤了他的宰相职务,并将张说判了流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