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粤巡游纪略
当年,一个老人到了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上个月,两个老人到了南海边,不敢画圈,只匆匆地悄悄地走了一个圈。
出行是4月1号,回来是5月2号,整一个月,分4个版块,共走了十来个地方。
第一版块是深圳,顺便到了香港。在深圳,晓村夫妇陪我们逛了世纪广场、银湖度假村、红树林生态公园、大梅沙,我们自己又逛了笔架山公园、莲花山公园、园博园、黄氏宗祠,参观了明斯克航空母舰;看了两个展览,一个是天津仿古书画展,一个是深圳新人12人书画展;还利用一个星期天,到深圳基督教堂参加了一次主日礼拜,仪式似较长沙正规,宗教味道极浓,听着唱诗班领唱者极为精准的领唱,我有一种灵魂升到了天堂的感觉。在香港呆了4天:两天跟旅游团活动,主要是看海洋公园和看迪斯尼乐园,也算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两天自由活动。完全是到处乱走,极惬意,我们看了大大小小的街道、看了等级各异的商店、看了集市、看了渔码头、看了养老院、看了大学、看了公园,竟然还走到了赤柱,看了专为外国人开的小摊,就像长沙的早期的下河街。我们乘车,也走路,最划得来的,是坐双层有轨电车逛街市,2块港币,可以从头坐到尾,不必有固定目的,也说不清想看什么,欲行则行,欲止则止,随意极了。我觉得,我们看到了一点法制的香港、华彩的香港,也看到了一点市井的香港、平民的香港。
第二版块是江门,顺便到了开平、新会。到江门,主要是想去开平看碉楼。在开平看了自力村和立园的碉楼。依我的理解,碉楼是一组建筑中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防盗匪防火灾用的。立园不错,极为精美,是一谢姓华侨修建的,规模宏伟,洋式的建筑中仍然隐隐地透出些许的土气,其中有一座碉楼。后来才知道,真正最原味的碉楼在一个叫马降龙的地方,但我们不好意思再叫主人送我们去了,原也有自己二进开平的打算,后来还是放弃了。到新会,看了梁启超的故居。梁氏自己的成就就不用说了,最令人艳羡和惊讶的,是梁氏的一门俊彦,梁启超的后代,院士就有3个,其他的也个个出色。小鸟天堂过而未入,一是天晚且下雨了,二是据说景致已远不如从前,小鸟很少。在江门,爬了圭峰山,还参观了茶庵古寺。古寺不大,饶有古气,据说为明朝所建,但唐代一行和尚曾到此植茶并观天象。
第三版块是珠海,顺便到了澳门。在珠海,看了海滨的情侣大道、海滨公园、景山公园、名亭公园,参观了普陀寺,梅溪牌坊和农业奇观(实为一培育有新产品的农业基地)则只远观而未入,后进入了梅溪村,看了一些老房子。游澳门,得益于呵呵公子的介绍,我们仅花了4港币(买水喝),逛遍了澳门。从珠海到澳门,极为方便,我们是自己过海关的。在澳门,除了通常旅游团要参观的赌场、牌坊、炮台外,我们还参观了妈阁庙,参观了中环社区组织的老年人为妈祖诞辰举行的联演会,看到了我平生所见到的最大的土地庙,参观了主教山的教堂,还游览了许多小街道,看到了许多内地看不到的景象。我觉得,澳门和香港比,更有一种舒适的闲散的生活气氛,我喜欢。
第四版块是广州,顺便到了佛山、顺德、肇庆。佛山主要是看祖庙,木雕好、石雕好、泥雕好、砖雕好,古色古香,真让人流连忘返。顺德,乡音姐接待了我们,看了大良区政府前的广场,据说比天安门广场还要大,大吃一惊;还看了顺风山公园的牌坊,其高大雄伟为我平生第一次见到;还参观了清晖园,它既有苏州园林的曲折秀气,步移景换,又有广东园林的开敞洋派,于旧形式中透出浓浓的新意。肇庆,主要是看水看山。七星岩,水是主体,山是客座,七座山岩都是在水的背景中演绎出各自的精彩。很可惜,我们进去时已是下午三点,逛到7点多出来时,还只爬了一座岩,由它的精彩可以想象出其他六座的漂亮,令人后悔不已。鼎湖山,则山是君王,水是臣民。响水塘、宝鼎湖在满山浓绿的映衬下,绿得让人心醉,然而,那盘山的磴道、铺天盖地的奇花异草,方是山中的主宰。山上有庆云寺,依山而筑,其规模之宏大,也为我平生所仅见。宝鼎园则景色平平,不看也罢。在广州,除了会同学以外,也稍稍逛了逛。在西关,参观了陈家祠堂,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如今已是一个有名的景点;在上下九,参观了宝林寺和锦纶馆。寺在城中心,然而,其气势之宏伟,令人感叹,其香火之旺,令人惊讶;锦纶馆则是原广州丝绸商会的旧址,因城市建设,整体移动搬迁到上下九来的。陪着婆婆,当然是要逛街的,所以也走了相当于长沙步行街的北京路,还走了当年洋铺林立的上下九。
此次南粤之行,最开眼界的,是香港澳门;最好玩的,是肇庆;最舒适的,是珠海;最不喜欢的,是广州。
额外收入是,在路上虽不限饮食,但回家一称,体重竟然还减了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