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试味尝味)好肚量啊!
我们知青,要说青春无悔那是自我解嘲,自欺欺人!要说大势所趋,不得不去,无可奈何那倒不假!正是求知若渴,意气风发的青春年代,却被无端的剥夺了学习深造的机会,旷世的荒谬啊!
下乡的时间短的一两年、三五年,长的七八年、十几年,那都是我们的黄金岁月呀!一寸光阴一寸金,谁给过我们中肯的评价和补偿?!
特别是出身不好的,我们拼命地表现好,吃苦耐劳,为了生存更为了得到公正的评价。有苦无处说,泪往心里流,盼啊盼,盼来的是一批又一批的人走了,自己还在苦苦挣扎、等待,却遥遥无期!彭姐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然而我们的子女,因为职场上的压力,或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或者网络的丰富和繁杂,根本无暇顾及到历史长河中的知青浪花!所以知青史只能也应该由我们自已来写,虽不求留芳千古,至少要让后人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有过这样一个沉重的事件,有过这样一个优秀的、受过委屈的庞大的群体!他们是好样的,历经磨难,决不丧志,成为过各行各业的栋梁,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 知青现象”的本质我觉得还是一个“经济问题”,虽然经济问题的出现最终还是政治问题所致,然而政治问题太过复杂,应该留待后人去评说。而经济问题是明摆着的事,按照我这个粗人的理解就简单多了:新中国诞生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增长速度与人口的增长速度相背离,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困扰着各级领导(直至最高领导),最终采取了没办法的办法------知青下乡。经济学对知青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城市新增剩余劳动力”(请经济学家不要打板子)。实实在在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化结构成为了当时唯一的“城市新增剩余劳动力”(知青)的释放可能。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实质是:城里人国家要负责,农民可以“自立自强”,就这么简单。成为了知青的人们(本人也是知青)如何评价这段历史,我非常赞成彭老师的高论。
“ 知青现象”的本质我觉得还是一个“经济问题”,虽然经济问题的出现最终还是政治问题所致,然而政治问题太过复杂,应该留待后人去评说。而经济问题是明摆着的事,按照我这个粗人的理解就简单多了:新中国诞生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增长速度与人口的增长速度相背离,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困扰着各级领导(直至最高领导),最终采取了没办法的办法------知青下乡。经济学对知青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城市新增剩余劳动力”(请经济学家不要打板子)。实实在在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化结构成为了当时唯一的“城市新增剩余劳动力”(知青)的释放可能。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实质是:城里人国家要负责,农民可以“自立自强”,就这么简单。成为了知青的人们(本人也是知青)如何评价这段历史,我非常赞成彭老师的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