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楼
4月13日是蒋经国百年冥诞,台湾当局和国民党近期不断举行纪念活动,肯定这位国民党和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对两岸以及台湾社会的贡献。这是推崇“台独”的民进党八年执政结束、国民党重掌台湾领导权以来,第一次高调宣传和纪念这位对两岸往来解禁的历史人物。
蒋经国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大举进行经济基础建设,让台湾经济起飞,成为了亚洲“四小龙”;同时,在政治建设上,解除戒严、开放组党也为台湾政治结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这些贡献似乎只在当地研究领域被承认。
在蒋经国百年冥诞之际,作为重回台湾地区执政地位的国民党开始为这位历史人物正名,纪念活动不断。在4月10 日举办纪念蒋经国百年诞辰口述历史座谈会上,台湾地区正负领导人马英九和萧万长、行政机构负责人刘兆玄、台湾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以及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等人都纷纷露面。
曾担任蒋经国英文秘书的马英九,迄今对蒋经国十分感念。马英九谈到,蒋经国最后开放赴大陆探亲,终于在两岸关系解冻上踏出第一步。这种和解举动为今天两岸相处带来正面效益。
同时,与会的国民党元老普遍认为,退居台湾的蒋经国在爱宝岛的同时,一直不忘中国的统一。所以在台湾应该从教育做起,人们不应该讳言中国统一
为蒋介石“恢复名誉”化解族群矛盾
并非要对蒋介石歌功颂德
在2000年政党轮替之前,国民党将蒋介石描述为“伟大的领袖”,而不曾反思其在台湾犯下的错误。而在民进党上台之后,陈水扁不仅对蒋介石曾经的过错进行揭露,而且更是将其贴上了“外来独裁者”的标签,全盘否定其贡献。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巫永平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指出,蒋介石时代的“统治方式”和“白色恐怖”的社会氛围让现在的台湾社会主流人群都能从自己或是亲朋身上找到某些时代的伤痕,这正是陈水扁敢对蒋介石肆无忌惮展开攻击的原因。但对于那些理性思考的人群来说,这种武断的评价只会加深社会的误解,会割断历史的联系。
事实上,蒋介石“主政”台湾的20多年,为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不少的贡献,比如“农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延长台湾的义务教育、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这些都为后来的台湾经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蒋介石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这也正是民进党要对他大加“抹黑”的原因之一,因为民进党的“去蒋化”与“去中国化”是同步进行的。
马英九上台后提出对蒋介石“如实多元”、“功过并陈”地进行评价,这并非是要回到对蒋介石歌功颂德的时代。台湾《中国时报》的评论也指出,蒋介石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需要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要能超越蓝绿,以务实的历史观点来对待,既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