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楼
影片【高考1977】十大质疑
http://tw.netsh.com/eden/blog/ctl_eden_blog.php?ctlAct=get&ctlObj=blog_log&iLogID=1419534
上个礼拜天,有朋友送来了二张烟草集团的【高考1977】观影兑换券,于是通过电话查询以后,便拖着妻子兴冲冲的往离家最近的八佰伴新世纪影城而去。
现在的电影院流行小厅格式,因为是礼拜天又是临近开场前3分钟,因此我们兑换的是7厅边角位置的2排9-10座,(一共就只有12座,前后大约也在12排左右)。
影片描写的是东北某农场三分场直属连的知青故事,那个年代(1977年之前)上大学是需要群众推荐,领导审核批准的,影片一开始讲述的是知青们为了“公平、公正”,决定以扛沙包比赛来决定谁能够得到推荐表,体格强壮的强子扛沙包失败,弱小的小根宝因为太想逃离农场这个苦海,不顾一切的、出人意外的也来博命参加“扛包比赛”。失败之后,连长潘志友(王学兵扮演)扛起“终点线”来到小根宝身后,并果断宣布小根宝成功了,众人欢声雷动,小根宝感激涕零。强子扛不动的包,身体最弱小的根宝却能扛那么远,老实说,这一段曾经被许多影评人渲染为内心被深深的震撼的细节,却让我这个真正的知青很失望,不得不质疑影片的编导们是否了解真正的历史。
质疑一:那个年代上大学说的好听,群众推荐,领导审核批准的。但是这些本身就是徒有虚名的,实际上就是连队党支部悄悄的决定的,就拿我们连队去上大学的几个知青来说,不要说群众推荐,有的就连什么时候走掉的我们都不清楚,凤凰卫视的【滚滚红尘红土地篇】里面就多次反映了这一客观事实:有的知青离开很长时间了,知青们才了解真相。
质疑二:这个“扛包比赛”貌似公平,其实非常不公平,你想那些女知青,那些体格单薄的知青谁不想离开农场这个苦海,这样的比赛等于剥夺了他们的权利,毁灭了他们的希望。因此他们绝对不会同意,因此从情理上来看是绝对说不通的。
质疑三:当年只要大多数知青知道的事情,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领导肯定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的清清楚楚,(嘿嘿,甚至比现场知青还清楚,因为告密者往往还会添油加醋)。因此试图用“扛包比赛”这种“纯爷们”比力气的方式来取代本来“严肃”的“推荐政治思想改造优秀的知青”上大学的行为,在那个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更是从“法理”上说不通的。因此当过知青都知道;连长潘志友“明目张胆”的造假行为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获得全体知青的拥护而“欢声雷动”,因为当时在场的每一个知青都想“得到推荐”早日脱离苦海。
质疑四:直属连连长潘志友是影片刻意塑造的一个正面人物,得到分场一把手老迟青睐的他,马上就要成为三分场革委会主任,但是他却处处与知青们打成一片,站在知青们的立场上和他的“伯乐”迟场长顶撞。这些在我这个亲历者来看,纯属胡编乱造。以剧中潘志友的性格,在那个年代,在蛮横又独揽大权的迟场长领导下,我不得不怀疑这样的知青代言人怎么会当上连长?!编导们想塑造的一个“高、大、全”的人物在我看来却事与愿违有“假大空”之嫌。
质疑五:潘志友与女友陈琼(周显欣饰)的感情戏里出现一个大特写,陈琼的脱戏非常唐突,甚至显得荒唐,绝对是一个大败笔,也许有些影片里出现这个“美色”能够增加美感,但是出现在这个戏里根本就与主题无关,显得很滑稽,想起了一句:戏份不够“色”来凑,这种裸戏是编导们一厢情愿的意淫,纯属编导们对本片信心不足的表现。
质疑六:高考1977是每一个知青梦寐以求的事情,影片最后潘志友这个高材生为了报答迟场长居然退考,这个“儿戏”很难令人信服。
质疑七:关于恢复高考,老迟从不相信到设置障碍。已经为参加高考做了充分准备的强子(张国强饰)以绝食抗议这个情节并不可信,文化水平很差没有考试信心的小根宝竟然为此自杀更是缺乏说服力。因为当时的农场农村从领导到百姓对于恢复高考一直是半信半疑的,何况之前推荐上学的咄咄怪事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1977年恢复高考来的非常突然,人们还不习惯,虽然小平同志强烈推行恢复高考,但是各地的各级干部大多数还是不理解的,因此1977年知青对于任何人都能参加高考的概念其实并不强烈,反响强烈的只是极少数当年凤毛麟角的“文学青年”,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知青并没有积极参加这次高考,由于至今都不明的原因,我这个“反动文人”(肖重慨连长荣誉加封)1977竟然没有看到恢复高考的信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即使1978年在孟定者哈参加高考,我们连队只有3人前往,其中除了我是225分离录取线230差5分之外,大多数考分总成绩都在100分之下,因为我们69届初中生的实际文化水平是小学五年级。因此影片结尾处渲染的那么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等一长串录取通知虽然足够煽情但是显然夸张过头了。
质疑八:影片有“标题党”的嫌疑。都知道当下盛行“傍名牌”,《高考1977》也不例外,明明描写的是东北某农场三分场直属连1977年的一些事,却扯上了《高考1977》这面大旗,充其量故事虽然与当年恢复高考有一点间接关系,但是影片显然不具有《高考1977》应当具备的那种宏大的历史厚重感,更不用说全景式的描写这个史诗般历史题材的跌宕起伏了。要知道1977年8月,当时小平同志力排众议委托部分教育专家,为恢复高考作前期准备的“洛阳会议”就开了半个多月,光是关于高考如何设置“政治审查”这个议题就讨论了十天,因为根据当时的“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氛围,又要执行小平同志“人人可以参加高考”的指示,那么如何设置这个“政审”条件成了与会者的难题,最后汇报到小平同志那里的“政审”初稿虽然符合小平“人人能够通过”的指导意见,但是林林总总有二十多条,其中有:爱卫生,讲礼貌,饭前便后要洗手之类的人人可以过关的条目。小平同志快刀斩乱麻的删除其中大半,只保留了高考者只要承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几条。就是这样,各地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对一些有所谓的“历史问题者”实行种种限制。
质疑九:知青陈琼的父亲陈莆德(赵有亮饰)顶着“反革命”的名头不顾一切地挣脱禁锢从学校逃走来到千里之遥的黑龙江,只为了把恢复高考的消息和辅导材料送到陈琼手中,但是父女之间的隔阂特别是陈琼对他的厌恶让他想念不能相见,(这一点他事先是清楚的),只能在阿三的帮助下先住了下来,如果没有碰巧遇见阿三,陈莆德还不知道落脚何处呢?因此无论从动机到效果来看,陈莆德千里之行是不切实际的,更可笑的是他接着还冒充招生办公室领导,私刻公章给自己平反结果弄巧成拙,这些只有今天才能够看到的事情,当年那种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历史背景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没听说过谁有这样的豹子胆,只有对历史无知的人才会自鸣得意的编导出这么一出闹剧。
质疑十:影片前面部分对于迟场长(孙海英饰)这个人物刻画的不错,这么多年的农场生涯,投入了他的青春和理想,也收获了成绩,在这个人物身上我能够感同身受的体会到我们孟定农场干部的影子。他们几乎就是一种固定难移的思维模式:知青是需要脱胎换骨式的改造的,知青们是不安份的。知青们应该扎根边疆。他掌握的公章和权力足以维持他的一意孤行。但是后面他的思想不知道怎么有了一个180度的转变,全心全意的支持知青们能够参加高考,为陈琼现行的“政治思想”错误问题努力开脱,不惜专程赶到省城可谓竭尽全力。1977年是什么年代?还是阶级斗争为纲的“二个凡是”思想猖獗的年代,有这样的农场干部?想着法儿让手底下的知青尽可能多的离开农场,因此迟场长从很顽固很蛮横到后来突然“很开明”翻天覆地的转变,他的转变因素影片没有交代清楚,显得很突兀(实际上也不可能交代清楚),因此给我的感觉有一点不连贯,影片的编导们的自由想象真的很可爱,却缺乏可信度!另外,孙海英操着一口铁岭市莲花乡策水沟子的方言,使得不太了解纯东北话的南方观众不得不分散部分注意力到荧屏字幕上,从而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观影效果。其实,迟场长的方言我在【乡村爱情2】里赵本山扮演的王大拿口中已经领略,但那是喜剧且赵本山说的比孙海英慢多了因此听着不费劲。
难怪妻子看得就想打瞌睡,出了影院,看了一下电影票票根,上面的票价是特价15元,想起春节期间就在这个影院,同样的7厅看过一场【非诚勿扰】,票价48元。呵呵,真是应了上海人的那句老话:一份价钱一份货!嘿嘿,只是委屈了俺的爱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