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真桃花源到底在哪里?/黄守愚 文
中国人做了1600多年的“桃花源”美梦。但直到当前,还是没有人知道 “真”桃花源究竟在哪里。这不但是一件怪事,而且至今仍然是一个神秘未解的谜。
疑问在哪里呢?有六大悬念:一、陶渊明是不是当时受歧视的“少数民族”溪峒蛮人的后代?二、陶渊明的创作、生活与思想,对写作《桃花源诗并记》有什么影响?三、较早记载入史册的 “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四、陶渊明究竟受到了哪些“传闻”的启发?五、“发现”桃花源的渔人黄道真是南方的“少数民族”溪峒蛮人吗?六、武陵在陶渊明时代有没有桃花源?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率先捅了这个“马蜂窝”。1936年,陈寅恪发表《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公认的南方武陵说,认为“真”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洛水上游一带。这篇论文传播开来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许多人争先恐后地抢着拜读。在当今的文化界,学者们对这个问题,还在争论不休。
也许人们会好奇地问: 桃花源不是在武陵吗?难道另外还有地方叫桃花源的?一般人看来,桃花源在武陵已是“定论”,这个质疑竟然引发这么大的争议,简直不可想象。这是为什么?都是那些疑问惹的“祸”。读完本文,就会知道其中为何如此神秘的。
先从第一个疑问谈起,讲讲陶渊明是不是当时受歧视的“少数民族”溪峒蛮人的后代?
许多人都不了解,陶渊明有“少数民族” 溪峒蛮人嫌疑的身世。陶渊明的家族可能是当时受歧视的溪峒蛮人,还被人抓着了“把柄”,属地位低下的寒门庶族。他的祖先原居住在鄱阳郡(今江西波阳),西晋灭掉吴国后迁到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那里都属鄱阳湖地区,杂居着汉族和溪峒蛮等少数民族。陶渊明的曾祖叫陶侃,早年是一个穷光蛋,靠捕鱼为生。来到洛阳“跑官”,因“府望不显”,没有人把他带进“圈子”,甚至认为同他打交道都是耻辱。虽然后来成为一个大军阀,官拜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但还是被士人鄙视为“溪狗” 。可见,他们的家族为主流社会所歧视,根本没有什么门望,极有可能是溪峒蛮人,不然的话,别人也不会骂他是“溪狗”。
当时的户籍档案的记载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东晋时期的户籍档案有“黄籍”、“白籍”之分。江南本土户口,编入“黄籍”;南渡侨民,类似于“流动人口”,于是侨置郡县,编入“白籍” ,相当于办“暂住证”。当时的士族豪强享受特权,“百役不及,高卧私门”,所以不少寒门庶族,冒充士族,逃避赋役。一旦在它上面造假改动一下,写上一笔辉煌的“神话”,偷偷填下原本没有官爵之类,那么一生不仅能享受特权,还可能趁此显赫的资历做官,如鱼得水,平步青云。
陶渊明家族有可能偷改户籍档案,以受歧视的“少数民族”冒充华夏族,但被人抓到了“把柄”, 盖子没捂得住,“负面”消息传播开后,于是人人都认为他家是“溪峒蛮”,所以即使陶侃身为大军阀,还是被骂作“溪狗”。
因此,陶渊明一生坎坷,到处碰钉子,不是偶然的。更不幸的事情,到陶渊明长大成人的时候,有数代人做大官的他们家已经衰败没落了。四十一岁的那年,他做了彭泽县的县令,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官,想起多年来的辛酸,好没面子,在官场中混了这么久,还要向一个比自己年纪小的上司哈腰敬礼,何必“为五斗米折腰”?不如提前“退休”算了,于是陶渊明把县令印信一丢,主动离职,回家种地去了。
既没有显赫一时的官爵,又不是士族豪强,还有少数民族溪峒蛮人的嫌疑,更被主流社会歧视,所以,在当时的世人心目中,陶渊明只是一位人格高洁的隐士,他的诗文没有什么大名气。
陶渊明死了百余年后,被崇拜者们追捧为大诗人。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为之编集和作序,还举办了《陶渊明集》首发式的“新闻发布会”。一时,陶渊明的身价飞涨,蔚然为一代大诗人。于是,他被推尊作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也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家。譬如唐代的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正是这位“先进”“标兵” 陶渊明 “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遗风。
现在再谈第二个疑问,看看陶渊明的创作、生活与思想对写作《桃花源诗并记》有什么影响。根据文献材料,可以断定,其中必有紧密联系。
陶渊明隐居山林,一生从事田园诗歌创作。作为民间文艺家,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歌,内容包括为对田园自然风光的描绘、对自己劳动生产的体验和闲居交游、读书饮酒等多个方面。陶渊明热爱自然风光,厌恶现实社会,把它称作“俗”,认为官场是“樊笼”、“尘网”。他怕“坐牢”,要“逃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作为一个农民,陶渊明非常贫困。在一首怀念古田舍的诗中,他说,“转欲志常勤”、“聊为陇亩民” ,表示要勤劳和安心种地。还有一首诗,写了他为豆除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在一首收获早稻的诗中,写他早起收割,夜晚负耒而归,“田家岂不苦” ?陶渊明这样勤勉,却不免“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甚至于无米下锅,被迫乞食。
陶渊明改创新自然说,鼓吹“非暴力不合作主义”,是一位大思想家。陈寅恪先生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说:“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推其造诣所极,殆与千年后之道教采取禅宗学说以改进其教义者,颇有近似之处。然则就其旧义革新,‘孤明先发’而论,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岂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第一流,为世所共知者而已哉!” 依据陈寅恪先生的研究,旧自然说公然对抗“吃人”的“名教”,甚至搞宗教起义,而陶渊明的新自然说虽反对 “名教”,但仅只是搞“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即不和政治势力合作,外学儒家,内修道家,将生命精神融入宇宙造化之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点,类似于道教吸收禅宗学说改进教义的方法,也是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范例。
正是如此,在生命融入宇宙造化之中后,田园生活无处不有“真意”。在“心在两端”的陶渊明看来,生命的“真意”只有从田园风光的游赏、劳动生产的体验、读书饮酒中才能获得,有他的诗为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中提到的“真意”究竟是什么?应当是真朴无伪,纯粹天然。庄子早就说了:“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桃花源是陶渊明幻想出来的安慰剂,有点像吃现代人摇头丸。他想通过它彻底否定当时的既成社会,以寄托他一生对田园山水的诗意理想。这些理想全部体现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桃花源里风光恬静和谐,自然与人融为一体;没有世俗政权,不收农业税,没有杂役,无剥削与掠夺,人人自由、平等,人人劳动,家家富裕,人们生活愉快。
也许有人会问:桃花源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理想世界呢?
许多人认为,桃花源是带有道教色彩的神仙境地。大约是《桃花源诗并记》中有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一句,于是诗人们都认为桃花源是仙境,如韩愈《桃源图》有“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诗句;刘禹锡《桃源行》有“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流水山重重” 诗句;王维《桃源行》有“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与“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诗句。据说,最早认为桃花源是仙境,还是陶渊明的《搜神后记》一书。
对于真桃花源在武陵(今常德),几乎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自从陶渊明以后,历代文人骚客还争相咏题 “桃花源”,譬如南北朝时期有庾信、徐陵等人,唐代有王昌龄、李白、刘禹锡、杜牧等几十个人,宋代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等人。
陈寅恪先生是近代第一个怀疑者。因此,他撰写《桃花源记旁证》后,引起学术界争议,先后有唐长孺先生的《读桃花源旁证质疑》、劳榦先生的《桃花源偶记》,逯耀东先生的《何处是桃源?》的对他的质疑。
最近几年,中国旅游业发达,不少地方乘机大肆炒作,在某些学者索隐文献的配合下,牵强附会,自称“真” 桃花源。于是乎,“真”桃花源如雨后的春笋,一夜之间冒遍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