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楼
司马相如带卓文君回到成都,文君才知道相如已是“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气急败坏,决定一分钱也不给他们。等过了那段蜜月的日子后,文君实在受不了这穷困,提出回临邛。相如同意了妻子的意见,变卖了车马,在临邛开了个酒店。他让文君站台卖酒(而令文君当垆),自己系着围裙与伙计们一块打杂洗碗。他们这样做显然是让当时的“首富”——卓王孙丢脸。卓王孙是个家有八百奴仆的人,怎能让自己的女儿亲自卖酒呢?他虽又气又恼,但想想司马相如也算个是人才,又是县令的好友,再加上生米已煮成熟饭,何不花钱消灾呢?于是他分给文君一百仆人,一百万钱和一大笔嫁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便关掉酒店,回到成都,买田买地,过上了幸福生活。如果到这里打住了,那么流传千古的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这对才子佳人的爱情传奇故事就真是完美无缺。
但历史和生活往往没有完美,这对才子佳人的爱情又出现了波折。那是在汉武帝读到《子虚赋》后,武帝被赋中华美的文辞和磅礴的气势所吸引,拍手叫好。当知道是司马相如所作,便召其来京。相如见皇上喜欢《子虚赋》,便又为爱好游猎的皇上写了一篇《上林赋》。武帝很高兴,封司马相如为侍从郎官。后相如作为汉武帝特使招抚了夜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小国也纷纷归顺汉朝。武帝因此十分赏识他,遂封为中郎将。就在司马相如被汉武帝召走之后,卓文君一直在家苦苦相守,不想五年多过去,却收到相如一封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家书。文君明白这信中十三个数字惟独无“亿”,知是相如对自己“无意”了。她既悲又恨,当即复信道:“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水流,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看信后,感到十分惭愧,觉得自己对不起一片痴情的妻子,决心改悔,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迎回了卓文君。可惜好景不长,司马相如这个风流雅士很难抵挡红尘世界的诱惑,没过多久,他又想纳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忍无可忍,悲愤地写下了著名的《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诗后还有附书一封。司马相如读此诗书,悔恨不已,忆及当年恩爱,遂绝纳妾之念,夫妻这才和好如初。
对于《凤求凰》是否为司马相如当时所作,《白头吟》等是否为卓文君所写,至今仍有存疑。但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两人夜奔,临邛卖酒,相如欲纳妾等均为史实,那些民间传说也好,杜撰也好,应该还算合情入理,关键是后人的评说。“骗子”说的依据是:一、司马相如知道卓王孙是个大富翁;二、司马相如相信自己可以用计谋琴挑卓文君归己;三、司马相如深知自己“家居徒四壁立”根本养不起千金小姐卓文君;四、司马相如深信卓文君受不了穷会主动提出回临邛逼父出血;五、司马相如坚信卓王孙受不了丢人定会拿钱摆平。还认为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不揭示这些是因为偏爱司马相如。司马迁确实是看重这个文学家,在他的《史记》中,写到文学家的只有屈原和司马相如两人,而在传记中全文录下司马相如《上林赋》和《大人赋》等赋文更是绝无仅有,这甚至与整个《史记》风格不一,可见司马迁对司马相如的态度。但在文章中,司马迁在“临邛令缪为恭敬”和“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两句中都用了个“缪”字(缪,假装),故也就是个暗示——相如与王吉是早有预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