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峰这几幅日出日落片,感觉有两点,深色而没层次的山峦和前景过多,使很美的晨晕和晚霞减少,画面的表现力相应就弱;画面后期痕迹很重,也影响了画质。因早晚拍太阳,最佳时间太短,如没事先作好参数的调整,往往拍到的与看到的差距很大。我在这个回帖中,转一有关拍日出日落的帖,是别人的经验,应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拍摄日出日落
———————————————————
日出日落是广大业余摄影爱好者拍摄风景最爱选取的题材之一。这不仅是红日本身的美,还在于千变万化的晨晕和晚霞,构成了分外瑰丽的景色。拍摄日出和日落,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
(1)拍摄日出和日落,都是在太阳接近地平线时,以太阳作为主体,用逆光直接对着太阳拍摄的,目的是要表现红日和彩霞,因此,宜使用彩色片。因为用这类感光片适应的色温约在5600度K左右,用以拍摄色温较低的红日,会出现偏红,正好夸张喧染了主题。
(2)由于这类照片是以红日为主休,在曝光上不能以地面景物的亮度作为曝光标准,而应直接对着太阳进行测光。但是,如果以直接测得的光值曝光,会使地面景物显得过暗,出现夜景效果,因此应适当再增加一二级曝光量。这样,可使地面景物明亮些,并不会影响太阳的色彩。最好是用不同曝光量多拍几张,以便选取,才不会失去机会。
(3)拍摄日出日落,宜在人眼直接观看太阳不感到剌眼这段时间内进行为宜。不然,易因阳光过于强烈而在感光片上形成光晕,影响拍摄效果。
(4)日出日落的持续时间很短,尤其是日出,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出现后,几分钟就会升得很高,放出强烈的光芒而不能拍摄。只有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出现时,才会产生美丽的朝霞,太阳一离开地平线,晨晖便会消逝。因此,拍摄日出,要事先选定拍摄点,在拍摄前便开始等待。拍摄时,动作要尽量快,尽可能多拍几张。
(5)人们观看日出和日落,总是感到太阳特别大,但拍成照片后,却会感到特别小。所以,在可能条件下,最好使用长焦距镜头。焦距每长一倍,太阳将放大一倍。
(6)拍摄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拍摄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在拍摄日出时,以太阳刚从地平线或海平线上升起呈圆形时为最佳时刻,拍摄过早太阳拍不全,拍摄过晚,太阳会发出刺眼的强光,也不能很好地表现太阳,日出时的太阳光的强度变化很快,在拍摄时应提前做好准备,当太阳即将升起时,就要处于临战状态,在恰当的时候迅速地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拍摄日落以西即将落入地平线时为最好,日落的速度要比日出的速度慢一些,在拍摄时可以比较精细地构图后,再进行拍摄。
(7) 拍摄太阳的快门速度通常都比较快,特别是使用长焦距镜头,手持照相机拍摄时,其快门速度与所用的镜头焦距长短相适应,即使用200MM的镜头,应选用1/200秒或1/250秒的快门速度,选用500MM的焦距拍摄,其所用快门速度不能慢于1/500秒。曝光量的正确与否采用改变光圈档数的方法来调节。
(8)在拍摄取景构图时,应该将太阳放在画面的趣味点上,并注意前景的选择和处理。在处理前景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物体,如小树、小草、树枝、礁石等等,这些前景在逆光的照明下,常常以剪影效果呈现于画面前,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效果。 <-- 导航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