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兼程
(知青小说连载.三)
第一章 风云乍起
时轮到回到一九七零年。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不分青红皂白,一场上山下乡运动席卷了所有的校园。充满着烂漫情怀的青年狂热的响应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伟大号召,不顾家人的劝阻和挽留,跃跃欲试。
我们下乡的目的地是罗霄山下的老区。毛主席曾率领红四军在这块土地上打土豪,分田地,在这里主持了连队建党,第一次把支部建在了连队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好几万人参加了红军,把鲜血洒在了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中国革命的摇篮,怎不让年青人热血沸腾?象我们这种出生在生活拮据的家庭的人,更希望早日自立,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人们也放弃了文革中的对立,蕴酿和憧憬着新的生活和未来。
我和吴丽云同在一个班。平时她不拘言笑,沉默寡言,来去匆匆,谁对她的印象都不深刻。同学们都在自由组合,结伴而行。我因在学校是活跃份子,自然受到同学的欢迎,特别是受到女生的亲睐。命运偏偏把她和我连在了一起,她、我,还有其他六人被分在一个知青集体户。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故乡!我们被巨大的红绸花五花大绑,享受着从未有过的殊荣,仿佛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吴丽云圆圆的脸,留着齐耳短发,一身退色的草绿列宁装静静的坐在座位上。脚边放着她单薄的行李,跟我比只不过少了几本书。她没有笑,也没有哭,上齿咬着下唇,两眼直直的盯着脚尖。汽车颠簸着扬起灰尘,载着这群不知是高兴还是忧伤而流着泪的人驶向了迷惘。我在揣摩着她的心理,将来跟她这种屁不打屎不屙的内向人怎么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呀?
乡亲们挑着我们的行李把我们迎到了村上。
这是一个美丽但很贫瘠的小山村,一条小山溪把小村劈成两半,百十来亩田挂在四面山坡上,晨雾中你会看到人在云中走,牛在云中哞。人们太穷了,无暇顾及这大自然的恩赐,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画地为牢,就象晒谷场边的一群大大小小的鸡,从土里忙忙碌碌的刨着食,过着几乎与世隔绝、与世无争的生活。
艰苦的劳动和艰难的生活,使那种初来的烂漫很快就消失了。
(第一章风云乍起.1)
(知青小说连载.三)
第一章 风云乍起
时轮到回到一九七零年。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不分青红皂白,一场上山下乡运动席卷了所有的校园。充满着烂漫情怀的青年狂热的响应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伟大号召,不顾家人的劝阻和挽留,跃跃欲试。
我们下乡的目的地是罗霄山下的老区。毛主席曾率领红四军在这块土地上打土豪,分田地,在这里主持了连队建党,第一次把支部建在了连队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好几万人参加了红军,把鲜血洒在了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中国革命的摇篮,怎不让年青人热血沸腾?象我们这种出生在生活拮据的家庭的人,更希望早日自立,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人们也放弃了文革中的对立,蕴酿和憧憬着新的生活和未来。
我和吴丽云同在一个班。平时她不拘言笑,沉默寡言,来去匆匆,谁对她的印象都不深刻。同学们都在自由组合,结伴而行。我因在学校是活跃份子,自然受到同学的欢迎,特别是受到女生的亲睐。命运偏偏把她和我连在了一起,她、我,还有其他六人被分在一个知青集体户。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故乡!我们被巨大的红绸花五花大绑,享受着从未有过的殊荣,仿佛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吴丽云圆圆的脸,留着齐耳短发,一身退色的草绿列宁装静静的坐在座位上。脚边放着她单薄的行李,跟我比只不过少了几本书。她没有笑,也没有哭,上齿咬着下唇,两眼直直的盯着脚尖。汽车颠簸着扬起灰尘,载着这群不知是高兴还是忧伤而流着泪的人驶向了迷惘。我在揣摩着她的心理,将来跟她这种屁不打屎不屙的内向人怎么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呀?
乡亲们挑着我们的行李把我们迎到了村上。
这是一个美丽但很贫瘠的小山村,一条小山溪把小村劈成两半,百十来亩田挂在四面山坡上,晨雾中你会看到人在云中走,牛在云中哞。人们太穷了,无暇顾及这大自然的恩赐,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画地为牢,就象晒谷场边的一群大大小小的鸡,从土里忙忙碌碌的刨着食,过着几乎与世隔绝、与世无争的生活。
艰苦的劳动和艰难的生活,使那种初来的烂漫很快就消失了。
(第一章风云乍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