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呆兄(元宵)在我《一通问题电话》 后跟帖说:
这一类事情太多了,该管的事没人管,不该插手的事却抢着管。
艾木地在另外栏目发了有关北站拆迁的帖子,这北站拆迁还才吹风,房产开发就趋之若鹜。打出的旗号是棚户改造,真正的棚户还没见有人光顾,首先就看上了我们这些临街的福利分房。不能不让人联想,究竟是为民众改善住房条件,还是看中了升值潜力的利益驱动?
建成才十来年的七八层楼房,就打着棚户改造的旗号动员拆迁,是不是浪费资源?拆迁方谓之货币拆迁,早些天贴出一纸公文,几家评估公司定出一个低得离谱的补偿价。业主们当然不满意,我在这儿住得好好的,你要拆我的房子,总要让我在同等地段还买得起原有面积的新房。
无人签约,早几天就派人在房屋墙面上刷上大红油漆的“拆”,再加上花花绿绿的标语口号,让你住得不安心。这种做法似乎就有点违法,既然房产已经私有,那物权法保护的权利是什么?今天下午,听到外面噪声喧哗,出外一看,一台宣传车在播放拆迁动员,车上无人,他们自己也晓得烦躁。更滑稽的是,那车子竟然是城管办的车,ZF机构,口口声声阳光拆迁,居然想出这扰民下策。
读到此我忽然想起附近一铁路住宅区类似山寨哨聚的故事:
老铁路局住宅楼“动迁”——呆兄所遇之异同
据铁路退休的老父回忆,49年10月2日解放军进入衡阳,故当年同在铁路工作的同事,在株州的享受“建国前参加工作”待遇,而在不远的衡阳的只能享受“解放后参加工作待遇”,虽然两地只相差3天先后“解放”,当时衡阳“国军”巳逃是“不设防城市”,是解放军四野为完成对白崇禧部聚歼调动迟滞两天来衡。
而在解放军进入衡阳不久,就在衡阳成立了衡阳铁路局(后于53年撤消,分别成立广州局、柳州局、武汉局),其局长郭某后曾任铁道兵司令、铁道部长。其管辖范围涵盖今广州集团公司大部,南宁与武汉局的一部份。参见轶事“铁路局和老倌——附:粤汉铁路变迁”帖。老铁路局所在苗圃一带却留下了比长铁向韶村规模大得多铁路住宅区,数万居民堪比广州东山铁路地区。那一带主要街道一度未纳入市政管理范围,由铁路建筑段道路工区管辖,直至04年“后三届”贺某(本地铁路子弟,据说吾妻兄同学)由省里发改委调回老家当市长后搞道路改造才纳入市政范围。市长父母家就在这片地方,打破几十年条块分割插手铁路地区道路改造,既是改革壮举,亦是光宗耀祖之事。
而这改革壮举,还包括老铁路局象征的2棵百年老樟树下,铁路苗圃花园旁数栋80年代铁路福利房(房改房)列为开发改建项目。开发商大张旗鼓地动员居民搬迁,也是很苛刻的条件,如原址新建的高楼除原房改房面积外,居民的新增面积要出很高的房价,尤其对于退休老人多的老住宅区无疑增加了生活负担,打破了平静生活。据一位朋友说,于是有人牵头,几栋楼的人揭竿而起,成立了反拆迁“自发组织”。开发商手下欲来墙上涂“拆”字,马上有日夜放哨的居民鸣锣为号,众人阻止其进院子。同时,出动了若干包括老干在内的老头、老太请愿团赶赴当时的长铁总公司领导办公室,陈诉这片房屋动迁既不为国家修路也不为其他国家建设,只为开发商拆去几栋四、五层老楼开发高层电梯楼,是纯为开发商谋利……当时长铁的领导被闹得烦躁,就与衡阳方面交涉:1。希望市政当局妥善处理铁路住宅区拆迁事,不要造成大批职工、家属省城上访,影响“和谐”2。这几栋楼涉及国有资产,要慎重处置(因当年的福利分房仍有少数住户未购买,仍属铁路国有房产)……实际上本来长铁当局是默许的,老干在内这一闹腾只好重与地方当局交涉。
鉴于这几栋楼数百居民哨聚抗“改造”,加之长铁的交涉,事情只得暂缓。不久那衣锦还乡的“后三届”市长据说班子里的人“尾大不调”,徒怀“改革壮志”,又调回省某部门,这几栋楼的拆迁不了了之,至今屹立在大樟树下、苗圃花园旁这“宜人居住”的地方……
当然,这群老头老太的“胜利”有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仅供合理维权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