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开工
第二天,我和细夫来到甲方办公室,商谈合同一事,原来甲方是某铁路分局工务段,他们的房子是办公室和宿舍建在一起。甲方告诉我们材料早已进场,签了合同即可开工了,细夫与他们签合同,我主要就基础没有图纸一事发表看法,甲方说房屋建筑在地基很坚硬的地方,採用片石水泥基础,我提出既然没有图纸,就请甲方按他们的要求写个书面材料给我们,甲方照办了。我拿到材料,细夫拿着30%工程款支票离开了办公室。
我们来到工地边一看,只见一片约有一亩大的平整土地上,在一边分别堆放着木材和砖头,另一侧空地就是房屋的建筑工地了。走进工地,仔细看看地上,是我们长沙所谓的“驻夾泥”,这种土质很坚硬,同时不易渗水,是建房理想的土质,心里更有底了。离开工地己近中午,在外面随便吃完饭后回到了住处,他们也回来了,安排了下午的工作;细夫去开远找人,其他人到工地选撘工棚的木料并尽量要甲方提供一些工具,得便挖洞竖工棚立柱。
下午的工作很顺利,与做工的打交道我很在行,因为我既是做工的又从不讲外行话,工友们很愿意帮助我们,不但借到了柴刀、锄头、铁铲等工具,还和他们文上了朋友。有了趁手的工具,一下午就竖好了工棚所有的立柱。
晚上连小辉五个人在一起聚齐了,细夫不但拿回了钱,还找到了泥工明天中午到,小辉的电报己发出,估计第三天能到,大家放心了,好好睡一觉了吧。
第二天又撘工棚,到中午如约来了泥、副工共九个,其中有一个泥工头,姓李,长沙县人,人多力量大,到晚饭时不但撘好了住房,还有厨房、木工房,甚至还有一个小厕所呢。
正式开工了,从挖基础坑起,到第三天坑都挖好了,木工没来没有灰桶子用,(那时候没有现在这种塑料灰桶卖)
李师付提出不用砌法而用灌浆法,把片石在基坑内层层摆放好,然后在地面上和水泥砂子,要和得浠一些再往基坑里灌,这样进度快得多。
当晚,知青,木工班头刘安定来了,他可是从小在其父亲手中学细木(做刨子曲尺、木模)的“奶叉子”师父呢,还有张华建与他同来。为了工程进度,当晚从新分配人手;刘班头、华建、湘尧、宏立和我四人做木工并兼倒制屋顶时装模板,细夫全面负责,小辉外跑接下个工程。没办法工程不等人,当晚班头立即安排为打灰桶备料,六个泥工要20只灰桶明天一天做完。
到底是老师付,工作安排井然有序,两个按他的尺寸选门架料,两个帮他把灰桶板材裁成他定的长度并一定的寛度供他打灰桶,做门窗的木材是硬杂木,打灰桶的木板是水桐木的(这里没有杉树),材质松软易于加工,一把长刨一支扯钻,到晚上真就打出了20只灰桶,泥工的基础还要两天,有这两天时间做门架让泥工开始砌墙肯定不会窝工了。
工程按预定的计划进行着,我们木工做完门架做窗架,做完窗架后安排两个手艺好的跟班头做门页和窗页,另两人准备支柱、砍平木板边以备浇注屋顶做模板和撑柱。
日复一日,房子砌起来了,红砖白灰缝的清水墙面,红白相间十分醒目又好看,屋顶浇注好了,模板也拆了,泥工在屋内粉墙面,木工装门页,窗页,几天工夫,房子完工了,甲方的领导只在下基础时和后来浇注屋顶时各来过一次。
房屋建造成功,请来甲方领导验收,他们围绕着房子走了一圈,第一次看到这种清水墙,啧啧称奇。在屋里看看摸摸,对泥工粉出来这么平整光滑的墙面也连连赞叹,给我们的工程作了很高的评价,并表示将帮我们做宣传,最后在工地和我们同进午餐,席上频频敬酒,气氛热烈而友好。
我们终于完成了进入大西南的第一个工程,比我们预期的收获大了许多。
明天,新的工程,新的生活,新的困难,新的磨折在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