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故乡情(3)
平 乐 中 学
乐 乎
出发前,母亲列了份出行清单,说这些地方是一定要去的,其中就有平乐中学。母亲说:“你爸爸解放初期曾在此学校任教务长,那时学校叫‘省立平乐高级中学’,你也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多呢。” 我早就听父母说过这件事,能有机会去看看婴幼儿时期曾生活过的地方,仍很好奇和兴奋。
平乐与恭城是邻县,县城相距不过五十公里。平乐的名气比恭城大,解放前,平乐是专员公署所在地,恭城隶属平乐,说起来,平乐也应该是母亲的故乡。平乐中学历史悠久,创办已有100多年了,是桂林地区大有名气的重点中学。
汽车拐进平乐县城不到
图2 与母亲在校门口留影
母亲求情说,五十多年前,我先生曾是这个学校的教务长,旧地重游,让我们进去看一看吧,马上出来。白发苍苍的母亲这么一说,小伙子不忍拒绝,破天荒让我们进去游览,还让车开进校园,说不用急,慢慢看。我们感谢不尽,给小伙子送了一个红包。
校园几乎全是新的,当年的旧校舍已无踪影。变了,变得不认识了,母亲感概道。她边走边回忆边指给我们看:这里原先是教师宿舍,那边里是教学楼,教学楼后面是实验楼。左边是学生食堂和宿舍,右边是操场……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唯一的旧遗迹是办公楼前面的那棵大樟树,母亲说经常带我在树下游戏、乘凉,奇怪,我是一点印象也没有,可见智商之低下。因为有研究报告说,智商高的人能够清晰地回忆起两岁之前发生的事情。
图3 大樟树留下了母亲多少难忘的回忆
母亲说,父亲任教务长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正是英姿勃勃,充满理想和热情,奋发向上的大好时光,他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事业上,同时兼任许多社会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日,完全就是个工作狂。不过,那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待遇很高,有专门的勤务人员服务,每天负责送牛奶,打扫卫生,洗涤衣物,采购生活用品等,无后顾之忧。
图4 父亲后来戴了22年的帽子(右派)与这顶帽子有关
我说后来之所以要批斗臭老九,就是因为旧知识分子没有劳动人民的感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让他们吃些苦头,下乡下厂劳动改造,怎么会与工农兵相结合,又怎么培养劳动人民的感情。母亲笑着说,邓小平现在说了,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家互相学习,不折腾,一心一意搞建设,多好!母亲订了三份报纸,每天看报,懂得的道理还不少呢。
学校办公大楼前立有一块碑,上面刻有历任校长的名字,可惜没有教务长的,不然的话,先父也将占有一席之地,多荣耀多威水。校园宣传栏上,密密麻麻列有上届考上大学的学生名单,洋洋大观,录取率达90%以上,其中还有不少是重点大学的哩,这对正在攻读的学弟学妹无疑将起着极大的激励作用。
平乐中学出了一位如雷贯耳的名人,那就是最近逝世的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梁羽生。他在这里念了三年高中。我在平乐中学的墙报上看到这一信息,非常吃惊,想不到这学校藏龙卧虎,居然出了这么一位不会武术,却写出了几千万字的武侠小说的大师。无论是《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还是《武林天骄》、《飞凤潜龙》无不风靡港澳,东南亚和中国大陆,让读者如醉如痴。
然而父亲在世时从未提起梁羽生曾在平乐中学就读的事,他应该知道有这么一个名人的,可能是认为武侠小说不能登大雅之堂而不屑一顾吧。
图5 平乐中学的骄傲——梁大侠
平乐中学还出了一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湖南中南大学博导,即被称为“中国霍金”的
图6 中国霍金——中南大学的金展鹏院士
一所边远地区的中学出了这么两位名人,实在了不起。我的婴幼儿时期在学校生活了一年多,这么好的环境,居然没沾上一点灵气,一辈子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一世人就咯样散哒场。可见孟母三迁的故事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小孩天资聪慧勤学,脑袋瓜子愚蠢迟钝,不思上进,四迁五迁都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