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清明
怎样过清明?清明意味着什么?清明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怎样传承清明节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问问90后的年轻人,他们所呈现出的迷茫姿态,就是一个民族的一代人带给上一辈人的尴尬境况。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有义务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传承给下一代,代代相传,演绎以“孝”为核心的文化内涵;延伸“变革、维新”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题记
一:慎终追远,清明演绎以“孝”为核心的孝道文化。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更喜欢中学语文老师把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断句成词的意境。也正因为中学语文老师不落俗套地讲解唐诗,慎终追远与清明的内在关联才如此深刻地烙印脑海。
《论语.学而》篇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而庄重地对待父母的去世,时刻追思怀念远代祖先,这就会使得民风日趋淳厚,百姓也更加安分守己。《论语.为政》篇中,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葬,祭之以礼。”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切不可违背礼节。”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告诉他说,切不可违背礼节。”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健在,按规定的礼节服侍他们;去世了,按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就是孝道,祭祀先祖是孝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祭祀先祖作为孝道文化的一部分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基石。政府把清明节定为法定的节日,让清明时节百姓祭祀先祖的活动更贴近民生,亦是以政令的形式在引导民众礼敬先贤,尊重传统的民俗。
二:清洁明净,清明延伸“变革、维新”的理念。
去年,我曾在湖南知青网撰文《中秋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文中,我以民俗学的观点,从节日的起源、节日的架构、节日与文化的传承,论述过人文文化与自然性的结合而形成节日习俗的原理,在此不再重复。清明节作为24个节气中唯一与节日合而为一的节气,也不例外地不排除人格化的历史演绎。
相传,春秋时期,介之推是重耳的侍从,在重耳落难逃亡之时,割自己身上的肉给重耳吃。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人格化的手段演绎的历史,不一定就是历史史实。但唐时卢象写的:“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却昭示寒食节的祭祀,通过这样的人文演绎,导致了清明节的祭祀成为了几千年来的民俗。而其实,清明节的这一天并不是真正的祭祀先祖的日子,祭祀先祖的日子是寒食节,也就是冬至之后的第105天,一般在清明节前1到2日。父亲是我们那一带远近闻名的道人先生,曾淳淳告诫我:祭祀你爷爷,必须在清明节前一到二日,也就是寒食节那天。这在道家来说是很讲究的,不能像一些人的认识一样,祭祀在清明节前后一周都可以,那是不行的,否则,祭亡达不到佑生的愿望。 道家讲清明节那天不是真正祭祀的日子,那么清明节到底是个怎样的日子呢?
《岁时百问》里是有解答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相对于“枯”而言,草木一岁一枯荣,草木兴旺为“清”;万物皆清,生机勃发为“明”。清明节是唯一与24季气重合的节日,这表明清明节这一天与大自然是一年中联系最为密切的一天,这一天意味着物候的变化,新的季节,新的希望,新的生命,新的循环,大自然开始催护新生。从天文季节的这个层面来看,清明节是孕育新生的一天。民间有三月桃花水,洗尽污秽之说,其意也在于站在一个去旧图新的临界点,获取新生。人与自然一样,自然界的新生是生生不息的枯荣交替,人的新生是思想的变革与维新。
清明节这一天,自然赋予万物清明,我们从自然的变化中延伸出人文的“变革、维新”理念,则自然界万物清明的同时,家庭清明、社会清明、国家清明、世界清明。
三:亲近自然,清明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大多数的人只了解清明节与祭祀的关联性一层含义,因此,清明节往往被误认为是庄严、肃穆的日子。其实,清明节又称“三月节”,它涵括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三个节日,而上巳节民间称“三月三”,是个很快乐的节日。
《论语.先进》篇中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话是孔子问曾皙的志向,曾皙以亲近自然的思想,把上巳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情形,当成自己的志向告之孔子:“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都已穿定,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再唱着歌儿回家。”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喟然长叹:“我的想法与曾点的主张不谋而合呀!”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三次拜见过老子,并问道于老子,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是融汇于儒学之中的,加之孔子编辑了《诗经》,孔子在《论语》里就常常引用《诗经》的说法。因此,孔子赞同人类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诗经·郑风·溱洧》云:“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诗经》里《溱洧》这幅淳美的古代风俗画,带我们回到了《诗经》时代上巳节的快乐情景:溱河和洧河迎来了桃花汛,春水涣涣。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奔向河边,爱情和喜悦之情一起在心灵里疯长。岸上青草茂密,枝头鸟鸣啾啾,阳光金子一样铺洒下来,叫人春心荡漾。屋子里坐不住,三五邀约着,去河边参加欢会。河边,已然热闹如市集了,男男女女,往来如织,人人手拿兰草和芍药。他(她)们开朗大方地说着笑着,将春天清爽的空气搅动得欢腾起来。
上巳节——三月三,长沙城里人有去野外采地菜子煮蛋吃的风俗,据说吃了地菜子煮蛋腰不痛。其实,清明时节,男男女女相邀去野外采地菜子就是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看到三月的野外,春水涣涣,鲜花盛开,小草青青,树木葱绿......人类会感恩于自然的恩赐,而倍加爱护自然,不忍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祥和,是上巳节里也是清明时节最美的景观焦点。
四:后记
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传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教化后一代人从清明的祭祀活动里延伸出礼敬先贤、诚信待人、无愧先祖的传统美德;在万物清明时刷新“变革、维新”的人类思想,推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亲近自然,倡导人与自然的融汇,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惟有如此,过清明节才能推动“责任文化”的兴盛,清明才有与时代与时俱进的历史意义。
<--v:2.3-->
————题记
一:慎终追远,清明演绎以“孝”为核心的孝道文化。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更喜欢中学语文老师把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断句成词的意境。也正因为中学语文老师不落俗套地讲解唐诗,慎终追远与清明的内在关联才如此深刻地烙印脑海。
《论语.学而》篇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而庄重地对待父母的去世,时刻追思怀念远代祖先,这就会使得民风日趋淳厚,百姓也更加安分守己。《论语.为政》篇中,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葬,祭之以礼。”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切不可违背礼节。”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告诉他说,切不可违背礼节。”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健在,按规定的礼节服侍他们;去世了,按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就是孝道,祭祀先祖是孝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祭祀先祖作为孝道文化的一部分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基石。政府把清明节定为法定的节日,让清明时节百姓祭祀先祖的活动更贴近民生,亦是以政令的形式在引导民众礼敬先贤,尊重传统的民俗。
二:清洁明净,清明延伸“变革、维新”的理念。
去年,我曾在湖南知青网撰文《中秋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文中,我以民俗学的观点,从节日的起源、节日的架构、节日与文化的传承,论述过人文文化与自然性的结合而形成节日习俗的原理,在此不再重复。清明节作为24个节气中唯一与节日合而为一的节气,也不例外地不排除人格化的历史演绎。
相传,春秋时期,介之推是重耳的侍从,在重耳落难逃亡之时,割自己身上的肉给重耳吃。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人格化的手段演绎的历史,不一定就是历史史实。但唐时卢象写的:“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却昭示寒食节的祭祀,通过这样的人文演绎,导致了清明节的祭祀成为了几千年来的民俗。而其实,清明节的这一天并不是真正的祭祀先祖的日子,祭祀先祖的日子是寒食节,也就是冬至之后的第105天,一般在清明节前1到2日。父亲是我们那一带远近闻名的道人先生,曾淳淳告诫我:祭祀你爷爷,必须在清明节前一到二日,也就是寒食节那天。这在道家来说是很讲究的,不能像一些人的认识一样,祭祀在清明节前后一周都可以,那是不行的,否则,祭亡达不到佑生的愿望。 道家讲清明节那天不是真正祭祀的日子,那么清明节到底是个怎样的日子呢?
《岁时百问》里是有解答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相对于“枯”而言,草木一岁一枯荣,草木兴旺为“清”;万物皆清,生机勃发为“明”。清明节是唯一与24季气重合的节日,这表明清明节这一天与大自然是一年中联系最为密切的一天,这一天意味着物候的变化,新的季节,新的希望,新的生命,新的循环,大自然开始催护新生。从天文季节的这个层面来看,清明节是孕育新生的一天。民间有三月桃花水,洗尽污秽之说,其意也在于站在一个去旧图新的临界点,获取新生。人与自然一样,自然界的新生是生生不息的枯荣交替,人的新生是思想的变革与维新。
清明节这一天,自然赋予万物清明,我们从自然的变化中延伸出人文的“变革、维新”理念,则自然界万物清明的同时,家庭清明、社会清明、国家清明、世界清明。
三:亲近自然,清明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大多数的人只了解清明节与祭祀的关联性一层含义,因此,清明节往往被误认为是庄严、肃穆的日子。其实,清明节又称“三月节”,它涵括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三个节日,而上巳节民间称“三月三”,是个很快乐的节日。
《论语.先进》篇中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话是孔子问曾皙的志向,曾皙以亲近自然的思想,把上巳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情形,当成自己的志向告之孔子:“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都已穿定,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再唱着歌儿回家。”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喟然长叹:“我的想法与曾点的主张不谋而合呀!”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三次拜见过老子,并问道于老子,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是融汇于儒学之中的,加之孔子编辑了《诗经》,孔子在《论语》里就常常引用《诗经》的说法。因此,孔子赞同人类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诗经·郑风·溱洧》云:“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诗经》里《溱洧》这幅淳美的古代风俗画,带我们回到了《诗经》时代上巳节的快乐情景:溱河和洧河迎来了桃花汛,春水涣涣。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奔向河边,爱情和喜悦之情一起在心灵里疯长。岸上青草茂密,枝头鸟鸣啾啾,阳光金子一样铺洒下来,叫人春心荡漾。屋子里坐不住,三五邀约着,去河边参加欢会。河边,已然热闹如市集了,男男女女,往来如织,人人手拿兰草和芍药。他(她)们开朗大方地说着笑着,将春天清爽的空气搅动得欢腾起来。
上巳节——三月三,长沙城里人有去野外采地菜子煮蛋吃的风俗,据说吃了地菜子煮蛋腰不痛。其实,清明时节,男男女女相邀去野外采地菜子就是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看到三月的野外,春水涣涣,鲜花盛开,小草青青,树木葱绿......人类会感恩于自然的恩赐,而倍加爱护自然,不忍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祥和,是上巳节里也是清明时节最美的景观焦点。
四:后记
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传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教化后一代人从清明的祭祀活动里延伸出礼敬先贤、诚信待人、无愧先祖的传统美德;在万物清明时刷新“变革、维新”的人类思想,推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亲近自然,倡导人与自然的融汇,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惟有如此,过清明节才能推动“责任文化”的兴盛,清明才有与时代与时俱进的历史意义。
<--v: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