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兄的事是大事,你放肆去办就是,我们咯玩是细事,不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只是你到长沙来哒也告诉我一声呀,让我们又在一起喝杯吧酒好不......
到了长沙一定会来看望兄弟姐妹们,陪大家喝一杯。
花瑶美丽风情
如今,湖南隆回县小沙江-白马山花瑶风情生态旅游区正逐步为世人所知;隆回花瑶古寨也成功入选 “新潇湘八景”。特别让人欣慰的是,花瑶挑花和花瑶呜哇山歌已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花瑶挑花还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瑶挑花
花瑶挑花
花瑶挑花
这里海拔1300米以上,雄浑险峻的雪峰山逶迤其境,盘曲蜿蜒的省道S312穿境而过。这里林木茂盛,气候怡人;山泉潺潺,沁人心脾。冬日,这里白雪皑皑,是江南的雪域高原;夏季,这里凉风习习,乃天然的避暑山庄。
瑶山雪景
这里孕育着独特的花瑶风情。5000多花瑶同胞在这大山里,忠实地传承着先祖最为古朴纯真的生活。独有的地理环境,奇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花瑶独有的民风民俗。这种独特的民族风情是我们进行原始文明、少数民族历史与风情以及民间文化包括巫教活动研究的鲜活化石,是弘扬民族艺术永不枯竭的题材,是发展旅游经济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这独特古朴的民风民俗,更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1982年,花瑶艺人创作的《鱼纹瑶族挑花裙》等三件挑花艺术品被选入《湖南省民间美术集》; 1984年9月反映花瑶风情的《春到瑶山——隆回县小沙江摄影展》在首都北京王府井隆重展出; 1985年香港出版的《中国旅游》杂志(3月刊号)发表了以花瑶习俗为题材的《瑶山情》艺术绘画作品;1986年元旦《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七版)大幅刊登专门介绍花瑶挑花工艺的《瑶家挑花》文章图片;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旅游风向标》栏目组摄制播放了专题片《瑶乡情》;浙江卫视《旅行时间》栏目组摄制播放了《神秘的花瑶》;广西卫视《寻找金花》栏目摄制播放了长达40分钟的花瑶风情节目;福建东南卫视《精彩出击》用了半个多小时见证了花瑶奇异的婚礼;湖南卫视《乡村发现》等栏目多次对花瑶文化进行过全面的采风……各媒体的大力宣传,引起了海内外人士对花瑶风情的极大兴趣。
这里虽是高寒山区,却是中草药之乡。小沙江已经成为全国的六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以金银花为主导的药材品种有数百种,年产量近万吨,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国家。这里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每当山下酷暑难熬之际,这里却是花的海洋,花香幽幽,凉风习习。
绽放的金银花
花瑶姑娘采摘金银花
这里有湖南省第二高峰——白马山,海拔1782米,坡度小于30度,“远观山峦重叠,近看丘陵起伏”。位于白马山巅,原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宝莲仙寺,供奉着白马三仙女像与清代文物,寺院大门拓印着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著名思想家魏源亲笔题写的对联:“避乱入山,倒印蹄痕迷寇贼;绩麻度日,尚存心迹救民人”。这里气候凉爽,香客绵绵不断,站在白马山巅,“指顾之间,千里如历”,“虽不能如古人之登昆仑以眺八荒,亦庶几乎小鲁矣。”(清代文人廖友尚《游白马山记》)
旅游区内有瑶山石幕瀑布和峡谷瀑布群。这里山高谷深,怪石林立,村寨与怪石融为一体,民风古朴。花瑶古寨——大托位于虎形山瑶族乡大托村,村后有一巨型“石瀑”,高近300米,宽约1000米,为一整块岩石,山体陡峭,气势恢宏,是攀崖登山的最佳之地。村子脚下却是另一奇观——瑶山大峡谷,峡谷全长20多公里,远远望去,大峡谷淹没在苍苍莽莽的崇山峻岭之中,只隐隐现出弯弯曲曲的槽沟,深不见底,神秘莫测。大峡谷中,镶嵌着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飞瀑,自然天成,神韵十足,如诗如画,其中位于峡谷中上游的三龙洞瀑布,更让人称奇叫绝,瀑布高近80米,宽约30米,气势磅礴,如水龙从天而降,咆哮而来,蔚为壮观。另一个瀑布群位于花瑶古寨——小沙江镇旺溪村羊角尖大峡谷中。该峡谷在不足两公里的峡谷段里就有五处飞瀑,其中两处落差达100米左右,这里瀑布连着瀑布,一潭挨着一潭。可以说,黄果树有水无山;张家界有山无水;九寨沟有山有水却没有民俗风情,而瑶山峡谷瀑布却兼备了这些特点,它几乎拥有传闻中的香格里拉的一切特征,它是一片安宁、遥远的净土,有着南方罕见的高源自然风光和人类原始的透明面清激的生活。
大托石瀑
瑶山大峡谷
这里古木参天,绿荫成林。花瑶古寨——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距小沙江镇街上约3公里)的古树林海,是世人与森林对话,听雾海松涛的绝妙之处。几百株上千年的古树,见证着瑶山风雨沧桑的历史,撑起瑶山希望的太阳。位于小沙江镇金竹山村的瑶寨古杉,是县内存活最古老的杉树之一,树龄200年以上,树高22.5米,胸径79厘米,被当地花瑶视为神树,对其顶礼膜拜,精心保护。县内最大的檫树也位于花瑶古寨——虎形山瑶族乡茅坳村,这株古檫树龄180年,树高20米,胸径123厘米,冠幅遮地0.5亩。
花瑶古树情
花瑶戏雪
小沙江-白马山花瑶风情生态旅游区地处湖南邵阳、娄底、怀化三市交界地带,位于国家旅游局拟建的我国中部北起长江三峡,经宜昌、石门、张家界、凤凰、怀化,南至桂林旅游的旅游精品线路旁,是“大湘西旅游圈”和“大桂林旅游圈”的交集区域和联系纽带。凭借地理区位优势和“花瑶”、“魏源故里”两个品牌,小沙江-白马山花瑶风情生态旅游区已被正式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旅游区建设也被列入“大湘西”开发的重点项目。
花瑶迎亲图
这是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块遥远的静土。
这是一支被民族史料遗忘了的却创造出灿烂文化的瑶族分支。
这是一个历史悲惨却又古朴勤劳的民族。
打蹈(俗称“顿屁股”)
写了很多,也写了很久,就暂时辍笔歇息一会吧。
说实在的,尽管写着身边人,叙着家乡事,然而写下的毕竟都是一些疏浅表面现象,还有很多很多的习俗未能一一挖掘出来,与大家共赏,此乃憾事!
这一系列花瑶文章逐步发表后,网友们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览与留言,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记得有一位网友曾这样问我,你是花瑶族还是花瑶文化的研究者?我是这样回答的:我当然不是瑶族,但我以家乡有这样美丽的民族而自豪!
朋友,只有当你走进隆回花瑶,你才能真正理解和熟悉花瑶的种种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