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摊担上的农产品,既熟悉又亲切,雨晴姐姐又让我回到靖县赶了一回场。
那木制刀鞘最有特色,靖县人出门,先在腰间系上它,再插一把柴刀,好不威武!
这么大的葛根只有在老山里才有,很难得。我们当年吃的是用石碓冲碎,洗出淀粉再做粑粑。
枞膏和侗米一起卖一点也不希奇,正说明是自家产的,不是收的别人的来卖。农民赶场,家里有什么就拿什么来换钱。收场时如果没卖完,就丢到那里不要了。
我们队上的一个农民,小名叫“大队长”,他挑一担上好的木炭赶场去卖,走时他叔叔说:要卖两块钱,莫便宜噶别个。这个大队长一根筋,到散场也没人肯出两块钱,他一气之下,竟将这一百多斤木炭丢到大河里,饿着肚子走回去。
关于这两张图,我有不少话要说,另写一篇,算是回应雨晴。
谢谢雨晴给我们发来这么多,这么好的PP,很多朋友自然会产生共鸣—大家都是从那里来的嘛。多么熟悉的物件,多么熟悉的场景。再次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