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号
吴哥七日游之第三天,去洞里萨湖Tonle Sap和格罗姆山,离暹粒较远,大约要一小时左右才能达到。
洞里萨湖Tonle(河湖)Sap(淡水)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洞里萨河和湄公河在金边附近交汇,是湄公河的天然调节水库,湖的大面积伸缩随水位涨落变化。每年12-6月,湄公河枯水期,水量少,洞里萨湖的水经洞里萨河向下游补充流向湄公河,湖水面积仅3080平方公里,水深1-3米;6-11月,雨季湄公河水量充沛,湄公河的水就经洞里萨河向上倒灌进洞里萨湖,湖水面积增至十万平方公里,水深10-14米。
从与洞里萨湖湖畔的寺院与大门结构相似的石梯台阶向山顶攀登,攀登过程中,道路开始的台阶有151级,中间有一段平缓的坡,然后再攀登石梯抵达山顶,登上126米高的格罗姆山。(至山顶后可观格罗姆寺)
格罗姆寺Phnom Krom
建 造 者:耶苏跋摩二世
建造年代:9世纪末期至10世纪初期
信奉宗教:印度教(湿婆教);从高棉时代到最近,罗姆寺一直是军事要点,直至1994年都驻扎着柬埔寨国家军队。
然后去巴公寺。
巴公寺Bakong
建 造 者:因陀罗跋摩一世
建造年代:881年
信奉宗教:印度教(湿婆教)
巴公寺是因陀罗跋摩一世所建,它算是吴哥遗迹中第一座多层式的神殿山,也是吴哥王朝第一座用砂岩石块代替红砖的寺庙,因此意义非凡,它曾经是市中心的大型庙宇。远远一看,只见一尖顶方型的高塔,立于较宽阔的塔基之上。5阶式的高塔据说是象征印度教里的神山(须弥山),神殿里供奉的是湿婆神(Siva)。古代高棉人信仰湿婆神(Siva),是以最原始的阳具Linga形式来表示。阳具是以一根石雕圆柱代表(神的本质),阳具直立于女性生殖器(一块方形凹槽)Yoni基座上。 这种阴阳具Linga-Yoni的组合石雕被供奉于早期的高棉神殿内部,祭司便是在它的周围举行宗教仪式。
神牛寺Preah Ko
建 造 者:因陀罗跋摩一世
建造年代:879年
信奉宗教:印度教(神牛寺原于寺院中供奉着神牛“难底”。另外,分别位于南北两侧的建筑物,认为可能是藏宝的仓库。)
神牛寺出来我们吃中饭(只能在统一的地方,过了这里就没得吃了),这边离暹粒较远,买三天门票的游客不能来游,所以游人少。跟饭店老板讲价,她答应1.5$一份,饭送上是一小碗蛋炒饭。这来才明白:原来钱少可以减量。
罗莱寺Lolei
建 造 者:耶苏跋摩一世
建造年代:893年
信奉宗教:印度教(湿婆教)(在因陀罗水池的一个岛屿上,献给封面及祖父母)。
与0291号摩托司机讲好,明天要去高布斯滨、崩密列,要租一辆汽车。他遇到一个会讲中文的汽车司机,介绍给我们,怕回家客栈老板没有找到,我们就定下了这辆汽车。回到客栈,我们即刻通知老板,不需要他帮我们找车了,跟他好说歹说,但他无论如何要收我们10$介绍费,我说不是还没有介绍吗?他回答:你叫我找,你知道我没有去联系?为省麻烦,给了他10$,(10美元,人民币将近70元),这样赚钱,容易、划算(淡季,到处都是车,收点介绍费也可以。10美元!天价)。本来对他的印象蛮好(他的柜台收拾得很整齐,所有房间的账本,编号、按序,一本一本的摆在柜台上,不像一般年轻人那样毛糙)。心底下决定不送我的书给他。
吴哥 巴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