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很好,通篇细读后,感到比较贴切!没有空洞的口号与说教,合乎逻辑又讲出了道理。文章通过几个层面的分析,比较透彻地分析了知识青年下乡这个历史事件。文章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青年成长道路的特点,一代人的成长道路也没有统一的模式。一代知青在后上山下乡时代有所作为,是多因素造成的。”我很赞成他的观点,我将此文转发在这里,以期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
知青现象评价的新视角
作者:安 育中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一段历史,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留下来的却是厚重的文化思考。假如,八十年代初,以伤痕文学为突破,以反思文革、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为主题,称为知青研究的第一阶段。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特别是以知青上山下乡30周年为契机,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多角度予以全方位反思,进入知青研究高潮期,也可以称之为第二阶段。那么,本世纪以来,以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为契机,由于互联网的介入、海外研究的推动和知青群体的参与,使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具广泛性和群众性。一方面文学界、学术界对知青现象的关注度下降,另一方面知青本体对上山下乡评价的关注度明显上升。评价视角也有了新的改变,多是从人性化视角去评价,呈现鲜明的人性化特征。这一阶段应称为知青现象研究的第三阶段。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依次提升的,也是顺理成章的。
知青现象评价进入新阶段,有三个不容忽视的背景。一是“老三届”知青相继接近或迈过60岁门坎,作为插队的实践者,他们希望自己付出青春的实践被社会予以认可,他们不愿意一辈子背负“被遗忘的一代”、“荒废的一代”、“迷惘的一代”的名声。他们更多的是从人生历程的角度评价插队,淡化了知青上山下乡的政治色彩。二是和谐社会的提出,也使社会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对插队带来的灾难、创伤和不公,也体现了大度和包容。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理性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关注点。比如,青年成长道路问题、价值体系建设问题、城乡差别问题等等,人们反而从知青现象中看到更多的积极元素。
知青评价呈现人性化趋势,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
一是人本思想的视角。对任何历史现象的评价都不能离开对实践主体的评价,不能不尊重实践主体的意志。尽管知青上山下乡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延用了政治运动的方式,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老三届”分配问题,是极端错误的。但知青本体毫无过错而言。一代知青承担了政治失误的成本,付出了青春的代价,同时也历经了生活的磨难,锻炼和造就了知青性格和知青精神。返城后,广大知青被压抑的热情和能量得以释放,在各行各业,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他们经历了共和国建设、灾难、改革、复兴的全过程,成为共和国的中坚和忠实守护者。他们身上体现的奉献精神、忧患意识、创新品格都是今天应提倡的。从这一角度看,知青上山下乡,是他们人生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入了不易改变的基因。所以,对插队的评价应尊重插队实践的主体——知青们的意志和愿望,这也是人本理念的体现,是评价知青现象的前提和原则。
二是青年成长道路的视角。青年步入社会都有一个切入点,青年成长道路也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但历经艰苦磨炼是生活第一课、必修课,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既便没有知青上山下乡,年轻一代也要历经磨难,只不过知青上山下乡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代知青步入社会最底层,了解了生活的艰辛,了解了中国农村的实际,也了解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需求,从而把理想、信仰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增强了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奠定了人生观基础。今天,广大知青感慨人生,更多的是感慨青春,感慨知青岁月。知青上山下乡造成了不少灾难和不幸,但经过历史的沉淀,你会发现它为一代知青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成为他们成长的奠基石。
三是百姓情结的视角。一个人有自己出生的故乡,同时,也把自己生活、工作过,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地方称为第二故乡。现在,知青们都把当年上山下乡的地方亲切称为第二故乡,并有强烈的思乡情结,这绝不是偶然的。在那个动乱年代,是农村、农民接纳了他们,给予他们生命个体和人格的尊重,使他们感受了亲人般的温暖。在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之际,北京、天津、上海及各地知青纷纷举办联谊、研讨活动,组织了大规模“返乡感思”活动,体现了知青对第二故乡的眷恋之情,也体现了知青的百姓情结。
四是人的社会价值的视角。城市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融和更替,城乡关系的演变和进化,是中国永恒的话题。1700万知识青年从城市来到农村,对知青本身是一种挑战,对农村却是一种机遇。当时,全国人口仅有6亿人,农民不足4亿人,知青占了农村人口的2%,这为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沟通,搭建了一个新平台,知青也成为城乡沟通的纽带。城市的理念、信息、生产和生活方式,全方位、大规模向农村转移和渗透,形成冲击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城乡壁垒的冲击波,也成为七、八十年代农村变革的前奏。
在知青上山下乡评价上,众说纷纭,评价不一,很关键一点是概念不清,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我认为评价知青运动有六个问题要区分开:
一是把上山下乡运动与知青区分开。上山下乡运动是特殊时代的产物。首先决策机制是错误的,是个人主张,并非党的民主决策。其次决策本身是错误的。上山下乡原本是一种探索,是蕴含积极意义的新生事物。但要以自愿为原则,是青年学生分配的多项选择之一。而发生在1968年的知青运动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违背了人的意志,成为继大跃进、人民公社、反右派、反右倾、文化大革命后政治运动的延续。再次,决策后果是严重的。造成一系列家庭和个人命运悲剧。但是,知青本身无任何过错而言,他们是错误决策的承受者,是中国曲折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者,更是知青精神的创造者。二者不要混为一谈。对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否定,并不等于对一代知青的否定,而对一代知青的肯定,并非认同了那场运动是正确的。
二是把知青怀旧情结与上山下乡运动区分开。知青怀旧,是怀念付出青春的岁月,是感恩接纳、关爱他们的农村百姓。把这种怀旧情结和感恩现象误认为是对插队的怀念,甚至推断上山下乡运动是正确的,是不妥的。
三是把青年成长道路与上山下乡运动区分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青年成长道路的特点,一代人的成长道路也没有统一的模式。一代知青在后上山下乡时代有所作为,是多因素造成的,也包括上山下乡锻炼。但由此而推断上山下乡是培养接班人的必由之路,是不妥的,更不能复制这种模式强加于后人。同时,也要看到,青年在成长道路上,要经风雨、见世面,多吃一点苦,历经坎坷并非坏事,否定上山下乡运动,并非否定这一社会共识。
四是把上山下乡错误的决策与插队客观社会影响区分开。一代知青经过农村艰苦生活锻炼,为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知青身上体现的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1700万知识青年成为联系城乡的纽带,推动了城乡文明的融合。但不能由此推断知青运动是合理的,正确的。正确的决策,执行结果未必完全正确,错误的决策,执行结果也未必完全错误。承认知青上山下乡客观上的积极社会影响,并不影响对其性质的认定。
五是把个人感悟同社会共识区分开。每个知青起点不同,机会不同,后上山下乡时期经历也不同,对上山下乡的看法都带有个人感悟特点。要尊重个人感悟,众多个人感悟的集合就是社会共识。但也要看到个人感悟的局限性。知青潮作为中国历史上、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理应有一个基本评价,也就是社会共识。这种共识没有必要几十年后让后人评说,完全有必要、有可能由我们知青本体来完成,这也是知青对自己历史负责的表现。
六是把知青运动和“十年运动”期间其它运动区分开。1958年至1968年十年间,我国发起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派、反右倾和文化大革命。对以上五次大的政治运动,中央都有明确的结论,是全盘否定的。上山下乡运动作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非理性的。但毕竟与前几次运动有所不同,特别是和知青评价相关连,更需采取慎重态度。
任何历史评价都是着眼于未来,目的是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上山下乡知青潮是多因素的时代产物,需要多视角、全方位阅读和阐述。既要接受这一沉重历史教训,又要正确评价知青、肯定知青精神。在二者的选择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有现实意义。
(作者系原山西插队北京知识青年,廊坊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