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旅生活片段之十二:吃伤了的猪肉罐头
上回说的是吃伤了的面条,这回说说吃伤了的猪肉罐头。
我们部队是地震后不久进入唐山执行恢复生活生产任务的。由于地震后物资供应跟不上,从1976年10月一直到1977年夏天,上级作为纪律,规定部队不得在当地购买群众必须的食品和生活日用品,部队采购食品要到北京天津北戴河。由于采购路途比较远,又不能天天买新鲜肉食、蔬菜,就买来大量罐头食品。
1976年10月份,连队从重庆附近出发前,养的有好几十头猪。由于我们连队领导比其他连队领导有远见,知道到了唐山一定供应紧张,没听上级不准携带与施工无关的物资的指示,把猪全部杀了,用盐腌了放进焊死了的好几个如现在的集装箱似的大铁箱里,偷偷吊进了军列。那年气温低,连队一到唐山气温就是零下了,装肉的铁箱就放在连队营房外。这些肉,让我们连队缓解了一段吃肉困难。但是,我们连队是一个有混泥土预制、钢筋配制、木模、电气安装、管道安装、铁件制作、机械修理的综合性施工连队,有200多号人。不久,从四川带的肉就吃完了,只好和其他连队一样,以肉罐头为主。
那个时期,吃得最多的就是午餐肉罐头,就是肥猪肉为主做的罐头,间或还有鱼罐头,梨子罐头,橘子罐头。连队一个星期发一次罐头,一发就发好几十个。那段时期基本是冬天,每天打了饭,把猪肉罐头从玻璃罐头瓶里倒在搪瓷碗里,就在烤火炉子上炖,有的就直接用采暖的暖气、开水烫罐头瓶。而且炊事班做的菜,也是用肉罐头配的荤菜。我们那些战友以前几乎没人吃过什么午餐肉罐头,很多人只是在小说里读过午餐肉罐头。
开始吃午餐肉罐头时,那种肉罐头特有的油荤香味,觉得好香,那肉肥腻腻的,吃在嘴里好过瘾。吃了几个月后,闻到肉罐头的气味就厌恶。直到现在,我是不吃猪肉罐头食品的。
后来到了1977年夏天后,唐山生活生产基本恢复正常了,允许部队在当地购买商品了,可以在驻地买肉吃了,我们才不再吃肉罐头了。
不必吃肉罐头后,我特别喜欢吃唐山的灌肠。唐山人习惯用猪大肠灌上瘦肉煮熟了再卖。我有个同学是另一个连队的负责买菜的司务员,我们时常在他骑着自行车买菜回连队的路上“打劫”,从他的菜篮子里“抢”些灌肠、鸡蛋,然后拿到工地吃。
但是不吃肉罐头后,不能老是只吃猪肉。唐山的鸡便宜而鸡蛋贵,听说唐山人不喜欢吃鸡。连队就开着载重车,拉上几十个战士,到北戴河、山海关那边去买鸡、买鹅,司务长在前面讲价付钱,战士们就在后面左手几只鸡、右手几只鹅的掂上。买回来后,炊事班负责杀,各班战士自己负责煺毛。连队常常开这样的“百鸡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