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烧石灰
刚到农场时,冬天看到好几处一些座落在石山边上、园园的几米高的土堆,顶上囲着茅草,白天冒烟晚上冒火的地方,问老职工;(老职工也是农场1956年建场之时由道县来知青)答曰‘石灰窑’。
第三年初冬,地里活己经全部干完了,队上安排全队上山砍“楂子”;就是不论茅草、小竹子、小树、刺筋,约摸桶大的一小把一小把捆好,放在山上吹过一天,第二天上山砍时把头天砍的挑下来,任务是不论男女三百斤一天,这可苦了那些身单力弱个子矮小的女知青了,砍尚不能胜任,更何况挑那捆出来1米多高、150斤重一担的楂子了,别无他法只有男知青多做点记在她们名下了,一天下来大家双手被刺扎得伤痕累累,第二天咬咬牙又上山了。
半月左右,老职工带着我们几个男知青到窑边山上开山炸石,取石灰岩装窑了,其他人继续砍楂子
原来窑里有一条砖彻的长条,长条下两边畄有许多口子,装窑时在窑内填满砍来的楂子直到砖彻长条的上面,同时每填一层依次踩紧,然后将条形石灰岩从边上一圈圈往内彻,还要边填楂子,最后窑内形成一个塨顶,待中间只有磨盘大的洞口时,必须找一个一头大一头小的石块狠狠的一次砸下去,这是关键!否则到烧窑时窑里会跨下去。
窑装好了,楂子(燃料)也备足了,派了六个男知青加两位指导员(老职工),首先是上午点的火,里面的填料夠烧一天的,到晚上再全部上窑,两人一个班24小时不仃的加楂子,半夜一点多钟吃一歺饭,有肉有鱼还有酒、蛮丰盛的,我们知青还带了狗肉去。到第二天天要亮时,窑顶上应该起“马刚火”(烧窑的术语;即是明火)了,但是没有半点动静,老职工发火了,说是不该把狗肉带上窑,并说他们烧窑时回家都不准和老婆睏觉的,我们听了又好气又好笑,当着他们的面把一盆狗肉汤连水带油泼到窑顶的石头上。说巧不巧,这一泼,那火轰的一下燃上来了。
三天三夜轮番劳作,不轮班时就在窑上席地而睡,一天四歺到后来也吃不出好味道来了,人总感到没睡过觉一样。
终于息火了,回到队上好好洗了个澡还得到一天放假休息。第二年冬季我又烧了一窑石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