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名词解释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获准建设,帖几个名词解释,以作宣传,算是对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做点贡献。
1.两型社会: 即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
2.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和产品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降低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生产”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定义为:清洁生产是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清洁生产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则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即利用清洁的生产工艺,将污染最大限度地控制在各个可能产生污染的生产环节中,以减轻末端治理的压力。
关于清洁生产还没有世界统一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无论从企业的角度还是国家的角度都应该是污染综合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经营中以非常少的投入就可极大地降低污染物的负荷,而且可达到有效使用资源和降低工业生产中的损耗,比末端治理更可取。
另外,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清洁生产”不是将生产场地打扫得“窗明几净”。
3.零排放:
“零排放”概念是1994年,联合国大学提出来的。并作如下定义:“零排放”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为零的活动:即利用清洁生产3R(Reduce,Reuse,Recycle), 及生态产业等技术,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从而不给大气,水体和土壤遗留任何废弃物。因此,“零排放”既要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直至减少到零,又要将那些不得已排放出的废弃物资源化,最终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换言之即以最小的投入谋求最大的产出。
“零排放”技术是综合应用膜分离,蒸发结晶和/或干燥等物理,化学,生化过程,将废水当中的固体杂质浓缩至很高浓度,大部分水返回循环回用,剩下少量伴随固体废料的水,可根据每个企业具体情况选择一种出路,而不排出系统。“零排放”决策至少应当考虑三大方面的因素: 环保要求—经济成本(企业竞争力)—生产安全。
另外,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在“零排放”系统中,并不是要做到绝对“零”外排,而是一个相对的极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