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楼
天主教,又称公教,但是自明朝时就沿用的名称“天主教”,已成了正式的中文代名词(因其将不使用上帝、神等词汇称呼所信仰的天主,而仅使用天主一词)。在基督教的所有公教会之中,罗马公教会(罗马天主教会)的会众最为庞大,全世界人数有11.3亿,占世界总人口17%,因此公教会(天主教会)一词往往指的是“与罗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会”,目前天主教会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会中最为庞大的教会
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音译加特力教,意译
公教。中国人根据明末耶稣会传教士的翻译,称之为天主教、罗马天主教,是取自中国一句古话”
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根据1990年统计,全世界共有信徒近10亿。395年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帝国在政治、社会、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影响了基督教,在其形成初期,就逐渐分成以罗马为中心的拉丁语派和以
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
希腊语派,东西两派为教会最高权力和教义等问题长期争论,终至1054年正式分裂。东派强调自己的正统性,称为正教,西派强调自己的普世性,称为公教。公教即天主教在中世纪曾深入
西欧社会的
政治、
经济、
伦理、
法律、
学术、
文化、
教育和
艺术等各个领域,成为无所不在的精神力量。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从中又分裂出与罗马教廷脱离关系的新教(抗罗宗)各派。天主教一方面发动了与之对立的反宗教改革,加强教廷权力,整肃教会
纪律,同时成立耶稣会等组织,深入社会各阶层进行加强天主教的活动。随着欧洲列强相继向海外扩张,天主教向
非洲、中南美洲、
北美洲和
亚洲开展传教,
扩大了影响。在20世纪,面对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天主教一方面在其内部反对现代主义神学,反对
共产主义等“错误学说”,另一方面也逐步改变
僵硬立场,提出了革新和对话的方针,谋求与基督教各派及社会各方面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