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564
积分:10698
注册:2007年12月30日
第 21 楼
感谢朱纪飞、游客晏生、信马游缰、呵呵、pengje、哈兔、雨后斜阳、艳山红、雨声动听、耘子、秋语、向北挺进、念想、放牛娃、夏橙、依然美丽、荷塘秋叶和雨晴的热情跟帖,朱纪飞、晏生、信马、彭老师无疑也是深知烧山的好处和诀窍:一是建立可靠的防火带,二是必须掌握最佳时机,才能使烧山造福于人类,这是人们智慧和经验的体现,与失火造成的火灾完全不同。
现在农村已经分田、分山到户,山区也能买到化肥,又因为乡亲们很多人自己买了拖拉机和其他农机,牛已经很少了,所以山区已经没有必要放火烧山,这是生产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并不是因为“罪犯”一说。
当然,烧山的壮观和感觉,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了,这也是我写本文的目的。
等级:老知青
文章:623
积分:6652
注册:2008年12月5日
第 23 楼
大林九队是个好地方啊!那年(70年1月)我和XQH学姐从那里出发,经过那一条幽深的古道,吟咏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词句,徒步走到绥宁,又继续走到武阳——目标是回家。当然,后来就搭上车了......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892
积分:17078
注册:2008年12月9日
第 26 楼
谢谢寨牙老团的好文章,我知道烧山一说,还不知道有“一是建立可靠的防火带,二是必须掌握最佳时机,才能使烧山造福于人类,这是人们智慧和经验的体现,与失火造成的火灾完全不同。”的好处,谢谢老团兄的美文。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564
积分:10698
注册:2007年12月30日
第 28 楼
回行者:你是靖县乐园的贵客,拙文得到你的青睐,不胜荣幸。只是年纪大了,手脚慢,脑子也不太好使,只能慢慢写了。
回大队部:“那一条幽深的古道”的另一头,就是通往我们烧山的摇鞭界。从我们的知青屋往东,翻过一座大山,就到了绥宁的乐安铺,这里有一个公路的三岔路口:往南到通道,往西到寨牙,往东到绥宁县城(长铺镇),从长铺镇这边回长沙,可以不翻雪峰山,我们队上的知青回长沙,都走这条路。
董二老板的《驯鸡》给乐园带来了笑声,让人回忆起有苦有乐的知青生活。我在乡下没有驯过鸡,只是驯过猎狗和蛇。
山里人出门,一把柴刀,一把镰刀,是必须带的,往往就是用它们来砍路,从不胡乱点火烧山。粗人兄说的那个侗族老乡随意放火,不光危及安全,也犯了山乡大忌。“被捆了一索子”确是咎由自取。
同时也谢谢春英和晓泛的跟帖,你们的评论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等级:老知青
文章:790
积分:5623
注册:2008年7月24日
第 32 楼
老团兄放火烧山,居然烧不着大树,有意放火的人为什么一点就着大火呢,什么都烧得干干净净?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873
积分:16261
注册:2006年5月6日
第 33 楼
我在队上时也烧过山的,烧的是荒山,没有树的,全是烧枯草,让它长出新草来好放牛。烧山时,我们舒家两个队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有二百号人,先围住那小山砍一道两米来宽的隔离带,再点火烧的,火焰冲天很壮观。
等级:知青(VIP)
文章:161
积分:1264
注册:2009年5月18日
第 36 楼
楼主的帖子让我想起我们初到农村烧山积肥的事情,我们一般都是要先把烧的范围圈起来,挖开阻燃通道后再点火,有个知青不知道,开玩笑似的在还没有挖阻燃道时就点着了火,开始大家还笑,觉得是玩玩,结果被风一刮,火就扩散得没法控制了,差点烧了公社了林场,那次发动了周围的好几百社员扑火,紧急开挖阻燃道,才算是没酿成大祸。那个知青被吓得哇哇大哭。现在我们还笑他呢。
p align="center">请关注《公告活动通知》栏目,里面有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