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汨罗知青的节目发挥了较高的水平,我觉得应该感谢一些人。(我将此贴内容跟在淮羽先生的总结后了)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淮羽老师的总结,很感人。知道是很多很多知青的无私奉献才有了这个成功的“知青的春晚”。我只是个小老百姓,本应该只像其他知青网友一样喊几句口号就是了,但从头看到尾好像没见到总结汨罗知青的文字?估计淮羽老师是不了解汨罗知青中的感人事迹,于是鼓起勇气在这里跟帖了,望理解。
汨罗知青的节目今年上了一个台阶,首先是因为多了一位认真负责的组织者。她就是外国语学校的唐书记(现在退休了),她在去年参加了“知青春节联欢”之后就下决心要组织排演一个更丰富多彩的节目。这次,她接到任务后马上调动了自己的所有资源。(她邀请到了原汨罗文工团的有经验的编导和手风琴演奏家、安排排练场地、自己带水给“演员们”喝、用自己的车接送“演员”……)
其次,唐书记邀请到的两位主力都是大忙人,手风琴演奏家刘大哥是某公司的负责人。有两次我们去他的公司排练,他见人还没到齐,就说:“等我还上几分钟班着。”他很忙,但从来没有缺席过排练。排练时,因为他是自由人,不一定要时时刻刻呆在台上,他就很认真地观看,并毫不客气地提出中肯的意见。另外,他也是男演员的召集者。我们前后换了几班男演员,每当有男演员不能来了,他就去找新人。临到出演的前一天,他得知有一名男演员不能来了,立即提议让周老师的先生代之……他还请“演员们”吃饭,也用自己的车接送“演员”。总之,他也为排演这个节目付出了很多心血。
我们的编导——周老师也是个大忙人,请她指导的的单位络绎不接,有的还是要参加某项比赛的节目。她常常像跑场子一样,在我们这里忙完,又去了另一个地方;她为了帮我们省钱,想方设法且不厌其烦地帮我们联系便宜的录音棚和服装租借地;她还让她的先生为我们的节目救场。我们想用钱感谢她,她说:“这也是我自己的事啊!”怎么也不肯收钱,弄得我们反而不好意思,觉得把她当外人了。她不仅指导我们排练,还出钱做了“祝知青朋友春节快乐”的横幅,她的先生竞为找到举横幅的棍子,跑了好多地方,最后在一个农民的菜园子里找到了一根竹棍……
最后,我们应该感谢高桥夫妇,不仅高桥很认真地参加了节目的排练和演出,他们还为排演这个节目赞助了2000元钱,否则,我们参加节目的人至少每人要出100多元。高桥的先生一直关心着汨罗知青的节目,他没有时间来联欢会,但他来电询问演出的结果……当然,所有台前幕后的汨罗知青都为这次演出付出了很多。比如我们的雪雪版主,她毫无怨言地服从安排,要她上,她就上;不要她上,每次排练她也按时来。还比如天井夫妇,经常是双双出动……我只是不详细地记录下了汨罗知青参加联欢会的一点点事情,目的是想让淮羽老师的总结稍微丰富了点点,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