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们的先哲和先贤请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榜样和示范,看看他们是怎么争鸣的。
●《逍遥游》中,庄子不是嘲笑燕雀之小,而是嘲笑燕雀之笑。
解放周末:近来,因为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引起的过激事件时有发生,这引发了人们对当前学术批评、观点争鸣现状的一些思考。此番“重返”,是否会因为学术观点不同,带来更大压力,您考虑过么?
易中天:会不会招致批评或带来压力?我倒是真的没考虑过,顾不上。但有一点,我从来都是欢迎批评的。其实这次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就是提倡争鸣,把我们的先哲和先贤请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榜样和示范,看看他们是怎么争鸣的。
解放周末:您有什么发现?
易中天:在诸子的争鸣当中,我就发现,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看起来是在PK,实际上他们很大程度上是站在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如果把这些方方面面综合起来,就成了我们民族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其中不存在谁比谁高一等,或者谁比谁高明、谁比谁高贵的问题,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同时也都有各自的片面性。我们应该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问题。
庄子当年写《齐物论》的时候,已经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高明。那么就应该以一种平和、平等的心态来看待不同观点的分歧。其实很多批评、不认同,就是起因于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关注点不一样,这是完全可以求同存异的。我们现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就更加应该注重求同存异。
解放周末:学术需要这种相互尊重、互相包容的心态。
易中天:对,理性的争鸣。这里我还可以讲一个诸子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就是庄子《逍遥游》的开头一段,我们过去的理解恐怕是不对的。
《逍遥游》一开始说,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飞起来九万里,一路上飞过去激荡起海水三千里,花六个月时间从北海飞到南海。于是那些雀、斑鸠、蝉就嘲笑大鹏,说你飞那么远干什么。这个故事我们一直解释为雀是可笑的,它们不知鸿鹄之志。这次重读之后我发现不是这样的。因为庄子的观点是“齐物论”,就是大的、小的、美的、丑的都是一样的,只要你是真实而自由地活着,都是生命,都是活法,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才是庄子的思想内核。但是庄子又明明嘲笑了雀,为什么嘲笑呢?我的结论是,庄子不是嘲笑雀之小,而是嘲笑雀之笑。大的且没有资格去嘲笑小的,小的还去嘲笑人家大的,这不是很可笑嘛。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什么呢?是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