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井的故事
长沙有个考古研究所,所里有二位研究古井的专家,老吴是研究“水风井”出名的,老刘是研究“泉嘶井”出名的。时间久了,大家不称“吴研究员”、“刘研究员”,而干脆称“水
风井”、“泉嘶井”。二人坐对面,没什么新课题就整天看报纸。这时研究所又分来一位大学生,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的,他没什么研究成果,因此只能被称为“小田”。
2008年秋天,长沙修老城区坡子街,这时发现了一口古井,“水风井”、“泉嘶井”被考古工作队请到了现场,小田也去看热闹。其它的不说,最奇怪的是这井是盖着的,井盖卡在距井面二尺的地方。考古队花了三天时间才把井盖撬上来,井盖直径90公分厚7公分,时间久了,泥土包着,敲起邦邦的响,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水风井”、“泉嘶井”研究了一辈子古井,也没见盖着的井。并且这井盖不知多少年了,也不腐烂,“嘭!嘭!”的响也不知是什么材科。两位研究员都有丰富的长沙历史知识,一个月都拿出各自的研究报告,研究结果都认为古井是清代的,只是这井盖各有各的说法,因此整天论战不停,这小田资历浅,只能在一傍听着。所里没有更权威的专家,因此只得从厦门大学请来了著名学者易教授。易是长沙人,正好乐得回老家。
第二天在所里开了研讨会,易教授坐中间,法官一样,那小田当然只有端茶倒水的份。先是“水风井”讲一通:
井盖是当时长沙太守盖的,材科是花岗岩,因为当时正值灾年,城内谣言四起,讲什么岳麓山蟒蛇到长沙专吃小孩。这太守也不辟谣,他懂些心理学,就做了这花岗岩盖子盖这口井,再在井边开新闻发布会。太守说:“岳麓山的蟒蛇就是穿过湘江从这井里出来的,现在我请丁字湾吴石匠打了麻石盖子盖着,这麻石盖三片豆腐厚,这蟒蛇还出得来嘛?”果然这谣言不攻自破,社会也安定了。这“水风井”当然有些证据,他吴家往上十几代都是石匠,他小时就听奶奶讲过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