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过年风俗由来:
我国历代过年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过年,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过年,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过年)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过年",至此,过年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