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沅江县是我省下放知青最多的一个县,仅长沙知青就有一万四千余人。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湖南知青各地知青沅江知青 → [原创]《我将在知青团拜会上演出的节目。》


您是本帖的第 2164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我将在知青团拜会上演出的节目。》
雄鸡报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307
积分:5802
注册:2007年7月24日
2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雄鸡报晓

发贴心情

   谢谢天命兄的再指教,再行送上我的认识供兄批评。

   谢谢我兄同意“是知青‘挤占农民的微薄口粮。’的这一事实。这一事实就是基于感恩的理由。向所有施以帮助的人说感恩,这是一种道德情怀,中国的千年古训。

   知识青年下农村,农民是不满意的,“不满意”是公论。正如我兄的判断,例如农民把知青“看成了包袱”,“认为是到农村来与其争食的负担。”

    但是,事实上农民接受了知识青年,既已挤出微薄的口粮给以了帮助,这不就够了么,就可以感恩载德了么。复何所求。

   农民挤出微薄的口粮为知青,这是既得利益的被剥夺。对于既得利益的被剥夺,任何人都会不高兴的。这是一条真理,放之人类甚至包括畜类皆准,所以又称“狗知定理”。不信可以试试,你去抢狗嘴里的骨头,它绝不会向你报以微笑的。畜牲尚如此,何况人呢。

    知青下农村对农民而言,不是救援者,不是拯救者,不是解放者。我兄说的不错,是来“与其争食”的,是“负担” 呀。那我们还要求农民如何做?明明是争夺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也已作出了牺牲,包括承受“包袱”,出让口粮等,还要他们回报“温暖”的感觉么,这有点说不过去了。

    当今社会分层,切分为强弱不等的阶层建构,社会不公导致分层加剧,一部分积富积强,另一部分积贫积弱。这种情状体现在“三农问题”上,原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曾上书国务院总理,反映“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确如此,农民不幸,他们处在社会最底层。

    我们可曾聆听一个道德呼唤:强势要感恩,弱势要维权。

    美国和加拿大是移民国家,移民过感恩节,一是感谢上帝赐予好收成,二是感恩原住民收留帮助了他们。知青当时是“移民”,要感恩原住民的收留帮助。

    至于“真实地反映中国的农民、农村当时的状况。”我想将前面已经重复的话归纳一下,真实的状况就是:知识青年下农村与农民争食,挤占了农民的口粮,成为了农民的负担,农民不满意,但在事实上是接受了包袱,出让了口粮,付出了代价,作出了牺牲。

   “一把揽入怀中”是语言修辞,因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来源,农村是城市的子宫,农民是万民的始祖。所以文学表达常用来借喻。

    基于照顾我兄的感受,我意修改“一把揽入怀中”的表达,请我兄留意。

    最后祝我兄春节快乐。

    另,谢谢wenwen君的评点。也祝春节快乐。

雄鸡报晓上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2 14:43:55
p align="center">请关注《公告活动通知》栏目,里面有新的内容
象子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30
积分:3027
注册:2007年1月2日
2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象子

发贴心情

   农民对知青并没有要照顾的义务,他们对我们的种种厚待主要还是缘于他们淳朴的天性。农民有一些小农意识这不假,但对于知青,与时下一些都市人对农民工的态度相比恐怕是要厚道的多的。

   各人发表意见是好的,不过报晓兄能独当一面的担负知青网春节联欢会代表沅江知青出演节目确实是值得我们支持和感谢,祝你演讲成功,展现我们沅江知青的风貌!谢谢你!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2 14:55:15
雄鸡报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307
积分:5802
注册:2007年7月24日
2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雄鸡报晓

发贴心情

   谢谢象兄提到“农民工”,这是我的一个关注点。我在返城后,还曾有过数次机会到农村基层活动。在有了一份知青情结后,我再也端不起高高在上的架子。由此更加为“三农”问题所忧虑。

   只说农民工吧。是他们打造“世界工厂”的声誉,让“中国制造”占领全球市场,使中国的GDP在全球化中占得个盆满钵满。但是他们在发展成果中所占的份额最少,还在多方面排在“国民待遇”圈外,最多地承受开放中的问题、困难或缺陷。

   今年的冬季比往年来得早,金融危机中的凛冽寒风打在他们的返乡途中,或许他们听到了一些利好的消息,例如救楼市、救股市,增加退休职工工资,给因燃油费改革而下岗的15万收费职工予以保障的政策等。但这都与他们无关,只能增加他们的心中凄凉,给返乡旅途增加了更多的寒冷。

   社会分层制造社会不公,社会不公演绎“霍布斯丛林法则”,食肉动物占据食物链高端,食草动物逼到低端,注定接受来自高端的掠杀。

   社会分层制造“帕累托困境”,某一阶层的利益获得,必然造成其他阶位的利益剥夺,这种剥夺最终加剧落到最底层的人群身上,其利益剥夺不是相对的,就是绝对的,不幸是农民,他们处在最底层。

   知青下农村,不能较真农民对知青的态度,不能沉溺于个人对个人的情感纠葛当中,只要把自己看成是与农民一样的权利平等人,就会感到农民的付出何其多,获益何其少,苦难何其深重。

   有一个例子更为伤痛。我的职业是与违法犯罪人打交道,我发现这部分人群中来自农村的城市边缘人居多,他们离开农村到城市来讨生活,但是城市歧视他们,他们找不到工作,无缘“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同时不是城市人,享受不到“不劳而活”的城市福利。最终上演逼上梁山的现代版。

   说到这里,我就像手握一把摺刀,将刀锋指向自己。我在当城市人时,参与了城市对农村的掠夺。我在当知青时,挤占农民口中食,使他们的负累加重了一分。

   我下农村,如果说是学会农活,不如说学会生存更为贴切。只要不是鲁宾孙漂流荒岛上,那我的生存本领就不是自创。而是在原住民的示范下,或模仿习得,或教会学得的。

   还可以找出很多的理由来,逼我不得不谦卑地送上一份感恩,仰望那方土地那方人。

雄鸡报晓上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2 16:35:55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不知天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413
积分:13337
注册:2006年2月9日
2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不知天命

发贴心情

报晓兄,见兄又写了一段,忍不住也写一段。

      把过去故事搬到现在来讲,应该把过去的感觉一并移过来才好,这中间有四十年的断层,社会事物已是沧海桑田,人的思维在酿化、改变,年龄是个原因,渐渐老去,一个个都变得慈眉善目起来,把感恩挂在嘴上,好像是个基督徒,当年,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农村的一群人当中,几十年后,一部分已成为社会之翘楚,不觉之间,又有一个美丽又狡猾的道德呼唤:强势要感恩,弱势要维权,好像非常动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链中择取可操作的一个小小片段说辞:“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用这个多年的老话题来重新编织心中的价值目标,以此探寻和继续此生的生存理想,为民为众,自然就会伴随着某种“英雄情结”而高大、而崇高,而久远,除了享受物质的精致外,还注重了精神的救赎和洗练,物质与精神的大餐来得这么的顺当,这真是个好时代呵,这一切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值得欣赏的。

       功利渐渐淡远,压迫感越来越轻,人倒是越来越清醒,此生留下很大的感悟空间,四十年前,感恩这词还显陌生,四十年后,听说感恩会对健康有利,感恩多了起来,通过不断的感悟,农民突然变得高尚起来,竟然可像父母一般。

       一百年前,中国人大都是农民,鲁夫子是刻薄了点,把我们农民那样的丑化,但仍然可景仰,不论怎么说,阿Q们是社会制度的产物,说到阿Q,又是一个文学人物了,也是文学创意,与实际是否有差离呢,活了近六十的人了,当是有判断的。

      说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有什么办法呢,农民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理应(或者只能)充当一种角色——二元社会受损害、受歧视的角色,除非改变这个制度。

       最有话语权的应该是比我们更老一些的知青,他们的苦,他们的泪,深啊,长啊。阶级斗争、再教育,那种阴暗的日子......,贫下中农“把我们当弃儿一般揽入怀中”,多美妙,呵呵,苦与泪用一段美妙的说辞一笔带过,不要看了他们在笑,他们在唱,他们在跳,就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是,兄是否想过,他们会把这些带进棺材呢?

    从兄的言谈举止中,知道兄是热血汉子,有一股正气和令人佩服的道德情怀,兄为知青作出的努力在知青的口碑中,同样,知青的口碑是顽固的,不会由于一段文学创意而发生改变,尽管这些创意能够使当下意旨生动活跃起来,使形式与内容相吻合,使我们好像既正当又有为可作,但是,我想,如果一旦偏离知青原始的情结,内心不可低抗的执拗就总是会要表现的,这不仅仅是我个人。


                                                                天命上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2 18:53:15
wenwen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438
积分:5415
注册:2007年5月6日
2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wenwen

发贴心情
  看了关于“农民与知青”的这个议论,我以为——对问题首要的是站在历史高度。如仅仅站在知青这一方面,过去的苦难,现在的状况,将来的未知,说多少也会说不完。知青不过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人群,他(她)们不会有第二次。农民不一样,他们将永远存在下去。因此,农民是所有人的衣食父母,说“一把揽入怀中未尝不可”。既如此,又何必将时代叠加在知青身上的重负,转怨于农民呢?知青与农民其实都是被折腾的对象(那个时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1/23 17:22:44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人背犁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5角又4
等级:小知青
文章:8
积分:392
注册:2007年8月9日
2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人背犁

发贴心情

致报晓君:

一个灿烂的微笑、
一缕淡淡的微风、
一声亲切的问候、
一个衷心的祝福、
都在期待老朋友2月8日
知青团拜会上的演出成功!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2/1 23:14:40
p align="center">请关注《公告活动通知》栏目,里面有新的内容
乡音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3096
积分:54812
注册:2006年4月26日
2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乡音

发贴心情

我也冒昧说几句话自己的想法:

最好发挥报晓君的强项,先即席说几句这个发言的来源(自己发挥比别人圈定的稿子要顺口),因为,联谊会上不是所有到会的人,都看过或者认真读过您的发言,也不是当时沅江知青返乡的大环境中。这个过程,也是给自己热身,积聚感情,让听的人从前面的欢快节目中,跟着您回到当时发言的环境中去;

然后,挑选(孟晓君和乐闲都已经有帖在先,我不重复) 选取其中一或者两段精彩的段落,作为演说(呵呵!不是长篇的朗诵也不是全部发言的内容,)的重点内容 以达到调动全场情绪的目的,在高潮中结束!

至于普通话,我不知道您的水平怎样,易山应该是个现成的指导老师。

预祝您的演说成功!


http://blog.sina.com.cn/amydth0218 http://www.56.com/h89/u_xiangyin5.html http://xiangyin5.blog.sohu.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2/2 15:04:43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隐士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992
积分:22860
注册:2008年11月7日
2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隐士安

发贴心情


“知识青年”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

殊“阶层”我们不必去讨论它的“对”与

“错”,也不必深究它产生的原因……。

讲实在的:当时知青与家庭肯定是不情愿的;

当地农村和农民也是不愿意的,他们是不得而

为之。“帽子”戴下来是担戴不起的,这些你

知、我知、他们也知……。

我想报晓君的发言也只是增添一点修饰和文

采吧。

现在追究那些个东西,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让我们期待报晓君的精彩表演。预祝成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2/2 20:33:30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雄鸡报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307
积分:5802
注册:2007年7月24日
2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雄鸡报晓

发贴心情

    谢谢天命兄、wenwen、人背犁、乡音、隐士安等。

    这篇拙劣的发言稿一直得到朋友们的热情关注,有发帖评点的,有电话商榷的,还有短信交流的等等,好叫我感动、惶恐。

    于是我进行修改,修改的思想大致几点:

    其一,保留知青的原生态感受,有在乡下“天天倒计时”“盘算胜利大逃亡”,还有临别时发下重誓“永世不回望”等叙述。

    其二,保留知青生涯回忆中的那份触痛,有“灿若星辰的青春陨落”,有“少女的柔弱发丝”、“男孩子的瘦削脊梁”,有对苍茫大地的拜谒,有对燃血青春的悼挽,等等。

    其三,保留对知青生活的一份感念,有“青涩之恋”、“少年轻狂”和“少不更事”,等等。

    其四,保留对农民的一份感念,有“让出微薄口粮”,“宽容”、“再教育”、“没有忘记我”等等。

    其五,提出一些理性的思考,有少年学子用“朝阳般的生命精血浸染‘知识青年’四个大字”,改革开放用“四个不满意”叫停上山下乡运动等,这是一种定位定性的试图。还有就是对“苦难”的价值判断。

    其六,去掉一些敏感的触点。

    文稿修改后,又请教淮羽兄、笨牛兄,最后定稿。现发上:

情系沅江

                                   湖南知青网 雄鸡报晓

  去年枫叶荻花秋雨时,一支团队长沙集结,他们行色匆匆赴沅江,为的是一段悠长深刻的记忆。

  时光回溯,1968年的中国天落狂飙,有两千万学子上山下乡,用朝阳般的生命精血,浸染“知识青年”四个大字。

  历史铭记,1978年的共和国决然转向,以“四个不满意”作出判定,叫停“上山下乡运动”。

  长沙的600名老知青见证,2008聚会沅江,纪念上山下乡运动40余载,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一首消亡断续的苍凉绝唱,一个浴火重生的伟大起点。

  我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在聚会上作了一个发言。

  话说在我当年下放沅江的蹉跎岁月里,我天天倒计时,盘算胜利大逃亡。

  终于在一天,我搞到了一份“招工通知书”,踏上了驶离的客船。当时我泪凝成霜,伫立左舷发下重誓:永世不再回望沅江。

  但是错了,后来我发现,沅江在我是放不下的,那份誓言不能坚守。

  人的一生中唯有青春灿若星辰,我的星辰在日食月亏时分陨落沅江。曾记否,蜿蜒长蛇般的垸堤,低矮破败的茅草房;少女,被冰凉湖风吹乱的柔弱发丝;男孩子,在烈日下烧灼的瘦削脊梁;还有悄然萌动的青涩之恋,懵懂莽撞的少年轻狂。那,都是不能忘却的。

  大湖之南,洞庭湖滨,僻地沅江。70万农耕子民,2000里大田湖山。当年是他们,默默收留下1万4千长沙知青,为补弃儿们的辘辘饥肠而让出微薄的口粮。这般的情意怎敢舍弃。

  于是我重返第二故乡,摆酒举杯,敬谢父老乡亲:

  一杯酒,感谢对我少不更事的宽容,那是我当时的一个误判,以为无论公鸡母鸡,都是可以抓来吃的,不算偷。

  二杯酒,感谢对我的再教育,使我读懂了什么叫艰难,怎样才能变得坚强。

  三杯酒,感谢没有忘记我。让我像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三杯酒后我醉了,我在村野田畴踉跄行步,捡拾残留的记忆,触摸远去的时光。我嚎啕大哭,我单膝跪地:

  拜谒这片苍茫大地,缅怀对我严寒酷暑般的多方眷顾;

  悼挽那段燃血青春,追思在我孤独创伤时的温情呵护。

  悠悠岁月,匆匆时光;沧海桑田,青丝白发。我在春望秋思中问自己,难道就没有一种知青精神需要坚持、固守和传承的么?

  如果有,那就要把直面苦难,追求幸福,作为最现实的关切,最高远的理想。

  或许不需要,它本是我中华民族的一缕精气,亘古洪荒,长存万世。

  谢谢。

2009.春节团拜会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2/3 8:45:01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wenwen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438
积分:5415
注册:2007年5月6日
3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wenwen

发贴心情

   报晓君辛苦了!我们都期待你的精彩表演,祝你成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2/3 12:53:19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49   10   3/5页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