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甲骨文中开始就有了畜牛的“牛”字,这是发现最早的文字记载。《礼记》中说:“中央土、食稷与牛”。牛进入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有五千多年历史了。为了使牛免遭风雨、冰雪严寒之袭,在畜牧过程中首先为牛建造了“牢”;在水草旺盛的夏秋季放牧于野,甲骨文象手执鞭子牧牛之状,许慎释:“牧,养牛人也”; 甲骨文中有“牡”、“牝”二字,说明古人对牛有了相当的研究。中国畜耕始于新石器的中晚期,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在全国得到了广泛推广,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象形字是个牛头的模样,弯弯的牛角特别显眼,在后来的演变中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就像以女字偏旁的字多与母系社会有关联一样,牛字作为部首偏旁的字也很多,我们最熟悉的“犁”就是一个。肯定的说,是先有了牛才创造了“犁”字的。犁原本作“犂”,就是耕,《山海经》说 ,后稷之孙叔均是始作犁牛耕的人。古代谓人耕者为“耕”,牛耕者为“犁”。此字外形可知,牛对人类的利益不言自明。
春耕、夏耘、秋收、冬运,一年四季无闲日,生产劳动当主力。步虽慢但稳健,食随粗但无怨,活虽累但能干。工作不管多么脏、多么累,路途不管多么远、多么难走,牛们“牛劲”十足,一门心思的奋力前行,爬坡过沟,克难履险,不达目的的决不罢休。“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颌血”,我们知道了“粒粒皆辛苦”,也应知道“粒粒”之中有着牛的“汗牛功劳”啊!古代,官府十分重视对耕牛保护;解放后,政府同样严厉打击擅杀耕牛的人。“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那个时代的理想追求啊。
牛默默的耕耘,“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鲁迅),不仅干着非凡的重活,还为人类贡献了全部的热量。牛是农家宝,自不用说。牛全身是宝,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真正地实现了“裸捐”,想一想,牛,还有什么没有奉献呢?我们听到了牛的一声怨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