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多数下放到农村插队的知青不一样,我们下放到国营农场的知青算幸运---不象插队的,要为自己的不知着落的吃住苦熬打拼,我们的吃住基本上是有保障的.
1、东方君下乡让湖南老知青也包括我十分羡慕,羡慕你们下放还有工资,比我离开农村当工人工资还要高,我跑车,重体力,19元工资扎实拿了两年(因为机车乘务员是所谓的技术工种,而铁路上调车、扳道、信号员、列车员属于普工,一年后就可以拿38元/月),试想:每天铲煤三吨半,19元能吃什么荤菜?没法吃,只能体重100斤干着重体力活,所以:羡慕你们。
2、那时侯,知青正长身体,吃饭没有油水,所以吃得多,我每餐吃一斤也不见饱。东方农场定量45斤,插队知青第二年富裕生产队也就是一年400斤毛粮(谷)100斤谷用好碾米机碾出来也就73斤米,平均每月的粮食只有25斤,所以,农闲大家大多吃杂粮,不敢放肆吃大米,知青不管,吃完回家找父母,现在想起来,对不起父母啊,那是他们一口一口省下来的粮食呀,我看不惯父亲掉在桌子上哪怕一粒饭都捡起塞进嘴里,后来才明白了粮食来得实在太不容易了。
3、正因为女知青吃得少,两年一块上海表,也真算会精打细算,佩服,这让我想起当年因为女知青吃得少,男知青吃的多,女知青斤斤计较,这样下去吃大亏,所以,决然与男知青分伙,现在回想起来,不怪她们,情理之中,如果当年能够风雨同舟,接济男知青,那就不是知青同学了,就会成为夫妻,只有夫妻才会共甘苦。
山鬼兄的点评很特别啊.
我说这么个事: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去当了兵,2年后复员了,我还在农场,他来看我.我说,祝贺你当了兵啦.他回话:我就在部队农场养了两年猪,中间有几个月做了炊事员.-----能说他这个兵是个不完整经历的兵么?我现在想想,怎不是兵呢?有些个文艺兵,整个当兵时光就在舞台上蹦过去了.还有,就知青来说,有的只下放1年半载就回城了.与那些在乡下干了七八年十多年的比起来,又怎么界定呢?
我以为:界定知青身份,最主要的就是由城镇主管知青的部门认可而由学生到指定{或自选}农村的一个地点生活劳动,就成立了.那饱含各种酸甜苦辣的经历,都是知青生活的组成部分.此外,就很难以完整不完整来表述知青的概念了.真要划个三六九等,怕么知青团队就要重新组合了.
哈哈,本人之见,谁与合(和)之?
坦白一下,我也是拿工资的知青。比起东方君,那时我拿的工资还多一点点。
看了好几次东方君的此贴几次都想跟帖,但又怕知青朋友说你们下乡怎么又有工资可拿,那么的不知足。其实那时候我们都好羡慕你们下乡到生产队的知青,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均不知下放在队上的知青朋友们生活是那么地艰难苦楚,尤其看了好多知青朋友下乡记实,觉得我们下放在农场的知青朋友是那么的幸福。记得放牛娃说过那时还到我们农场去蹭过饭。上次她回长沙,我把帮她蹭饭的知青朋友叫来见面,她说她都已忘记了。也难怪,我的那个农场知青朋友(早已当教授,工作的压力与繁忙将这些事情忘却)下乡第一年,男知青拿十八元一月,发粮票五十九斤半一月。女知青拿十七元一月,发粮票四十九斤半一月。农场每半个月杀一次猪,有食堂,还经常有电影可看。第二年,我们男女知青转正都拿三十二元一月。(这样看来我在农场可比东方君收入多)当时我们知青都不愿意转正,怕会永久留在农场。但农场领导做我们的工作,说谁转正了就会推荐谁招工、上大学。农场领导也是这样兑现了他的承诺,只有没有转正的知青才最后步出农场。记得我们在农场时的劳动强度还是很大的,不管是什么严寒酷暑,每天都要出工(农闲时星期天除外)。记得下乡第一年过完春节回农场,冰天雪地的天气,我们都在给大田施上猪、牛粪。当时的我们好羡慕那些不在农场的知青可以在恶劣的天气时不出工。哦,今天还碰到农场一位知青朋友,学校已放假他正陪着老母亲去有事。我说起他们男知青当时在农场应该吃饭粮票够了,他竟说不够,我说怎么会呢?他说他们男知青拿粮票兑钱换烟抽,看来男知青还是灵泛些。在湖南知青网,我们下放在农场的知青算是很幸福的了。尽管我们小小年纪千里迢迢远离亲人、可比起下放在农村的知青朋友们我们可是幸运得多,没有愁缺衣少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