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0日,吉首市近郊,岩寨村。 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晴朗冬日,黄色的野菊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怒放,淡淡幽香散入四围薄薄的雾霭中,阳光慵懒地透过松林的罅隙,照在通向村口的水泥公路上,以及公路上成群结队的步行者肩上。
这些步行者三五人一队,有男有女,清一色五十来岁的样子。一路说笑中,几公里的盘山公路被甩在了身后,连同冬日阳光下朦胧的城市。来到岩寨村口,这些步行者拐进了一条岔道,走进一片极具湘西特色的小型建筑群中。
这片建筑群的山门门楣上,有"知青山庄"几个大字;这些步行者,正是当年下放到湘西农村的知识青年。
无论历史有没有绝对的结论,历史仍是历史。
40年前的1968年,中国近2000万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离开父母,离开校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来到了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同时,给中国农村、边疆带来了科学文化,传播了现代文明。
偏远的湘西也不例外,在那之后的10年里,接纳了成千上万张青春热情的面孔,并在这些面孔所代表的心灵中,烙下了无数不可忘怀的记忆。
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至今日,这许多青春面孔,早已被岁月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而他们中的一部分,也已不知去向。
然而今天,他们来了,他们从吉首、花垣、古丈、凤凰、保靖等不同的城市出发,走到了一起来。无论来之前,他们告别的是气派的办公室,还是简陋的小杂铺,还是温暖炉子上的麻将桌,今天,他们丢掉了熟悉的一切,只带着 "知青"这唯一的身份来了。
"知青山庄"为他们的到来,做好了一切准备。
响亮的标语挂起来了,简单的舞台搭起来了,革命的音乐响起来了--喷香油亮的红烧肉炒好了用大盆子装起来了……260多知青,260多沧桑的笑脸,"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抄起碗筷享受了红烧肉、豆豉辣椒和大白菜组成的大会餐,一如当年的"打牙祭"。
阳光明媚,温暖如春。山庄的桥亭里、鱼塘边、坪场上、树林中,失散多年的朋友叙说当年,有的执手相看泪眼,有的把茶互话桑麻,有的并肩追忆旧友,有的共坐细数酸甜……就连山庄高处的半坡上那一树树红红的"救兵粮",都能让知青们感慨万千。
山庄新布置的"知青文化墙"成了大家情绪的加油站。在墙上,山庄把辛苦搜集来的许多老照片展贴出来。看到照片中自己年轻的身影,或者见到照片上熟悉的故人,这一张张照片,就代表了自己曾经火红的青春,又有谁,能不动情呢?
集结号响起,文艺演出开始了。
对年轻一代来说,"繁殖场"、"三线"、"道二"这些词汇所指何物,即便猜测玩味半天也未见得知。但文艺演出节目单上,这些词汇出现在"表演者"一栏,现场的知青朋友个个明白,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熟知"非主流"一样。
独唱、小合唱、健身操、京剧选段……那段特殊时光的流行符号,被鲜活地再现;对那段蹉跎岁月的种种记忆,也被或深或浅地勾起。青春虽已不在,青春的记忆永恒。
革命的旋律,一次次在山林的上空回响,这一闹、一笑,就是两三个小时。而为了表演好一个节目,有的知青竟然做了一个多月的准备。这一天,是他们的节日,是40年来沧海桑田后又一次可以"纯粹"的日子。
12月,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个月。当知青们还沉醉在往日的氛围和记忆中,很多人还想增加表演节目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山岚从树梢刮过的声音更响了,而太阳也偏到西山的树顶,就要落下。
无论阳光有多美,都要落下;无论相聚有多快乐,都有离别的时候。
知青们依依惜别,像来的时候一样,相携着、相伴着、相搀着,离开知青山庄。
我们约定,明年的这个时候,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