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包子”的歌
游客晏生的语言魅力
晏生说;“筐一猛瓢”, 朵朵凤眼园瞪;“各不白跳哒”,短短两句话,活灵活现两个人。
自上湖知网后,就被晏生兄“一笼子”带到靖县金麦,寨古冲,听半夜鸡叫,吼山歌,恰杨梅,啃红薯,外带麻溜偷鸡恰。一群“农夫俗子”,硬是把我留在山冲里,乐不思归。
文章的灵魂是语言,在晏生的文章里,绝少见“书面语言”,“学生腔”,字里行间无不扬溢着泥土气,每人都讲着老百姓的俚语,俗语,和你无拘无束的策乱谈,个个亲切迷人。在他字里行间,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你就不知不觉的融入了他的故事,跟着他浏览人生。其实晏生的文章,结构多很简单,平实。喜用直叙式,人物多用白描手法。但精彩之处,就是他娴熟的平民语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你看到活生生的生产队长,支书,喂奶的农妇,多情的翘妹子-----,在他的文章里,你都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精确的把握人物的语言,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三尺之寒”!晏生的刻苦和天赋,可见一斑。你能相信他是只读了小学的人吗?
文学大师其实就是语言大师,像曹雪芹,老舍,巴尔扎克-------,通过他们的语言,能使死物都有灵气,人物菱角分明。只要他(她)们一张口,你就知道他(她)们是教授?农民?荡妇?淑女------。无需铺垫描写。这就是大师们的不凡功力。
晏生在艰难的人世中,睁大两眼,仔仔细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揣摸人,用心听他(她)们“策”,将他们的“口白”记在心里。用他的“原始录像机”,录下了人的形形色色,积累了他人生最大的财富。虽然他仍住在那拥挤的小屋里,过着艰难的日子,其实晏生才是最富最“阔”的人。
文章的驱体是风格,没有风格的文章,如同过眼云烟,稍纵即逝,晏生的风格已然铸成,这种风格是由心血,日月,经历磨砺而成,千万不可逐流应景而丢失自己的风格,那将会变成一“文丐”。
湖知网风情万种,美文无数。还是最爱听晏生的“土包子歌”,平民草根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