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形异义词
标题求简。本文实际要讲的是长沙话中这样一些词:它们跟普通话的语词词形相同(书写一样、读音对应),词义却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
例如“未必”。我曾让长沙某电大中文班全班同学来修改病句“未必我会是那种人吗”,几乎都回答说看不出是病句,只一人悄声反驳道“咋没病”。一问,他是北方人。原来“未必”一词,普通话仅有一义:“不一定”。长沙话却于“不一定”之外还用如“难道”一义(口语中后者居多),是语气副词。
再如“放肆”,普通话是“轻率任意无顾忌”,长沙话却多半为“使劲”的意思。款待北方客人时,你若一口一句劝其“放肆吃呀”,料定对方是不敢放肆。(不过,我还是以为,长沙话此义还是写成“放势”的好。)
又如“搭帮”,普通话里说“搭帮共产党”,那是指对方或他方,决不包括己方在内,长沙话却可以“搭帮自己”——“搭帮我冒听他的”。那是因为在长沙话里,搭帮还有“幸亏”的意思,也是一语气副词。
再说一个“无聊”吧。普通话有两义,主要指因清闲而烦闷,也指言行无意义而使人讨厌。长沙话里,“无聊”一词的主要用法跟普通话的后一意思有些接近但是仍有不同,已类乎“无耻、下作”了,起因也不在“无意义”。“吹牛拍马”不一定被长沙人指为“无聊”,见了女人就动手动脚、说东说西是会被斥为“无聊”的。
这种同形异义词现象在哪种方言里都有,数量还不少,在长沙话里就有几百之多。所以学习普通话不光要学语音,还要学词汇。语音说标准了当然不错,但如果普通话标准音所表示意思的却是方言的意义,那还是不能算做在说普通话的。
我们常常见到这种情形:有些湘籍作者力图用纯正的普通话来写作,甚至像北京人一样将“花”写成“花儿”,“玩”写成“玩儿”,可就是冷不零丁会冒出诸如“未必您也不知道吗”、“得了这种病可真够讨嫌的”一类句子来。这样使用“未必”、“讨嫌”,我看“未必”是一种笔误,可能他压根儿就不清楚他用的是湘方言的词,只是正巧跟普通话的语词同了形(音同字同)。
同形异义词中有的容易辨认提防,有的因为差异细微辨认起来就很难。下面且让我试拟一段长沙话,闲着没事的读者首先不妨用普通话念念,再到里面找找究竟哪些方言词跟普通话是同形异义。
你大概连不晓得行情,如今哪个的鸡蛋不是买五块钱一斤,交代不骗你!作兴空几天还会涨价也不限定,信不信随你!未必你以为如今三块钱一斤的蛋还吃得到手吧?我是专门在咯里买蛋的,清白你也在我手上买过蛋。你要安顿买,我就做四块八买把你,靠得住不得吃亏。只几斤蛋哒,再不买慢点就买完哒。要选你就选,只是秀气点,莫打烂哒,其实只只新鲜,细的不也一样的吃!我是失错冒买过烂蛋。莫讲做生意的个个狠,摆开是要赚几个钱。但是真正有狠的生意人赚明钱不吃暗秤,秤高头你放心!称两斤吧?差不多哒,莫放肆往秤盘里捡哒。你看秤,两斤一两都不肯!熨熨帖帖两斤有哒,你又不信,好罗,那就等你自家来称,你额外去找把秤称过也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