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我乃大旗,张大旗先生,中国十大著名策划人之一,也是下放时间最长的知青之一。大旗的代表作有《出卖天机》、《玩语言》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湖南知青个人专栏知青个人专栏我乃大旗 → [原创]肥料的故事:被何立伟称做“中国第一黑色幽默”,被儿子说成“不晓得有什么好看的”

湖南知青网历年论坛链接: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您是本帖的第 954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肥料的故事:被何立伟称做“中国第一黑色幽默”,被儿子说成“不晓得有什么好看的”
夜深人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夜深人静
等级:版主
文章:9284
积分:50629
注册:2007年7月24日
1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夜深人静

发贴心情

   郴州临武这样积肥,第一次听说,过了头哟,当年,每家还是都有自留地,他们全家老小蔬菜必须从自留地里出来,没有肥料怎么得了?

   四赖要定大旗属于小屁股,惹火了大旗,于是,据理力争自己是大屁股的理由,*不去赶闹子抵消回长沙的时间;*知青来队里打平伙,屎没有道理不给大旗留下来,呵呵。理由充分,大旗当大屁股都还吃了点亏,应该大屁股+小屁股。

   当年,我吃最高妇女分,一个大男人,只拿半个劳力工分,这与小屁股一样,其实,也是队里欺负知青,当时确实知青从没有在乎工分,所以难得去争,天天想的只有何时招工回城!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9/26 13:08:18
良石1124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71
积分:6160
注册:2006年12月8日
1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良石1124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草根思者在2008-9-26 12:48:34的发言:

短短一篇《肥料的故事》平实的写出了当时中国农民、中国知青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一个面。如果说是黑色幽默也是带着辛酸的幽默,现在的年轻人的反应是“不晓得有什么好看的”,但殊不知这样的真实记录却是后人研究中国那段历史的最好参考资料。

我是郴县知青,与大旗兄有类似的经历,所以读来倍感亲切,“历史在于细节”为大旗兄击节叫好!

真实记录却是后人研究中国那段历史的最好参考资料。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9/26 14:15:21
哥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484
积分:38477
注册:2006年9月26日
1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哥巴

发贴心情

我们桂阳乡下也和临武相同,按大屁股小屁股计工分。一年工分是多少我从没留意过,只知道有工分。这其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方面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9/26 19:46:36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我乃大旗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版主
等级:版主
文章:65
积分:1399
注册:2007年9月5日
1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乃大旗

发贴心情
<肥料的故事>昨天也在我喜欢的"凯迪论坛"的原创文学版块发布了,刚才看了一下,访问者有1216人了.我喜欢湖南知青网,也喜欢凯迪论坛.

读研攻读的是汉语言,毕业之后去中文系是教语言,后来下海就要说是去玩语言了,不是作秀而是把玩。策划、创意、定位一类,最终还要靠语言来“表现”。这都是语言的商用 。本人还有一个知青的重要身份,所以,还会特意跟我的老插朋友说些有趣的故事和新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9/27 10:17:36
我乃大旗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版主
等级:版主
文章:65
积分:1399
注册:2007年9月5日
1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乃大旗

发贴心情

以下转贴凯迪论坛原创文学版块加贴于《肥料的故事》后的部分访者留言

文章提交者:梧桐书屋 加帖在 原创文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读着读着,我都笑了。

文章提交者:丽达 加帖在 原创文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经典的湘式幽默和湘文风格^^

文章提交者:旧山河 加帖在 原创文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冒昧的问一下:大旗现在居于何处?长沙?郴州?
此文有趣.并且同下在郴州.故有此一问.

文章提交者:管中村 加帖在 原创文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苦涩的经历,有趣的回忆,精彩的表述,让我们领教了湖南局部地区公有化程度之高.

文章提交者:最高快感 加帖在 原创文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凡是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总有一些终生难忘的记忆。

文章提交者:旧山河 加帖在 原创文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谢谢,发一篇我几年前写的文字.聊博一哂耳.

下乡前后

囗囗街上的哥们姐们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哭哭滴滴的下乡时,我还愉快地在街头巷尾和伙伴们玩弹子玩香烟盒玩公民捉强盗等到处去找乒乓球打。我知道我之所以能有一段如此畅意的人生,完全是搭帮了文化大革命的停课闹革命。然好景不长,忽然又要复课闹革命了。

囗囗这是一九六八年的下半年。我升中学了,那时不要考试。而我一直在为不要考试而悄悄地高兴。因为我知道倘要考试的话我这一辈子就只能小学毕业了。当时我就近分配在二十一中。

囗囗我在二十一中只读了一年半书。老师说只能让你们读一年半了,因为停课闹革命,有很多的弟弟妹妹们没有教室上课。所以你们必须提前毕业。老师宣布完后把我和另外两位女同学叫到了她的家,老师用一种很沉重的声调告诉我们,因为班上只有我们三人的成分不好,所以不能和其他同学一道安排到工厂上班,因此我们只有下乡再去锻炼锻炼。我们三人的成分不好这点我们彼此早就知道了。小何的父亲和我的父亲一样,都是国民党的残渣余孽,而小石家里是大资本家,而且她有两个妈妈,她的妈妈是小妈。我当时听到老师的话懵然至极,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的,但两个女同学却立即哭了起来。我后来知道两位女同学哭的理由是因为她们都有姐姐下了乡,而且都因为姐姐象她们一样漂亮,很快就承担起为党养育新的革命后代的神圣使命了。而她们当时不仅未将这当作一种荣幸,不仅不喜欢那颇有些呆头呆脑的姐夫和同样有点呆头呆脑的外孙,反而将这当作非常不幸的事件,所以就都悲哀了起来。而我在家是老大,况且我是男孩。故没有她们这样惨痛的记忆。

囗囗老师姓甘,三十多岁,她用毛巾抹去两个女同学的眼泪,对她们说:你们三人要争取下到一个队,你们是女孩子,懂事早,要照顾他。然后又用手拍着我的肩说,你是男孩子,但你还太单薄,等你长成后,你要照顾她们两个女同学,不能让别的人欺负她们。我唯唯,并没有一点儿是男儿的自豪,因为我一直很少感到是男儿的骄傲,我的个头和我这副尊容都很有些女气,而班上的那些已经开始长胡子桩儿的男同学,就给我起了个非常不雅的绰号:“妓女”!男同学每一叫我这绰号,就有女同学掩着嘴角悄悄的笑。我十分的无奈,因为倘若要动武的话,别说是男同学就是女同学我恐怕都不会是对手。所以我一直恨恨地几乎不主动的和同学说话。而这两位女同学也曾偷偷的笑过我的,现在却叫我今后来照顾她们,做梦去吧!

囗囗因为知道我们三人从此要在一起生活,原来不说话的我们就开始说起话来了。我们先是一道上街去买地图,去找那个从未听说过的革命老区在何方?那时我们的眼睛都很好的,没有谁戴眼镜,却也找了半天才找到,我们就问老师,老师说这里当年是毛主席去井冈山路过的地方,属于南岭山脉,是真真切切的老革命根据地。我们后来下乡后知道老师说的都是真的,因为在我们下去之前,那里还下了不少北京的高干子弟,他们有的就是属于回乡性质的。他们的父辈的名字说起来让人的舌头都吐长!只不过他们都只是在农村里打个转就都回了北京,而我们这些人可是下真的!她们两人的姐姐有个是六二年下的有个是六五年下的,至今不还札根在那里。因为都知道规定了要下乡后就是无法改变的命运(不去是会销户口的),所以我们三人的心态都渐就平静起来,再说一想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毛主席闹革命的地方,那心里就有了一份莫名的期待和紧张。

囗囗但是出了一点小小的波折,小石的母亲找到学校来了。

囗囗在我的印象中,我没有在现实中见到过比小石的妈妈更美丽的女人,真的。我当时不能准确的说出对她妈妈的那种感受,后来读了陈思王的《洛神赋》,她妈妈的形象一下就跳到我眼前来了。那是一种轻云蔽月流风回雪的仪态。她妈妈找学校的具体的细节我不太清楚,反正是老师带着小石的妈妈在学校里串来串去的,后来学校这一关已经过了,同意小石不下乡但也不分配工作,理由是她只有两个女儿,而她的大女儿已经下了乡,按照政策身边得留一个子女。但工宣队不同意。工宣队的说小石的大妈还有儿女在身边,大妈的儿女自然也就是小石妈妈的儿女。

囗囗一九七0年四月十五日,我们三个人还有我们三个人的母亲都聚到了47次列车的车厢外。列车开的那一瞬间,月台上轰的爆响起一阵惊天动地的嚎声。在车上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起,在车下三个母亲聚在一起,我的母亲和小何的母亲都在嚎,只有小石的母亲没有嚎哭,但我看见她的唇角浸出了血痕。见了母亲们哭的惨样,她们俩个也哭了个希里哗啦,我本来没有眼泪的,被她们这样一来,那眼泪就不由自主的往下流了。

囗囗很多年了,我一直对这一天的几乎要哭塌了月台的悲声不解,我们不是去参加革命工作吗?电影里的那么多送儿子的送丈夫去打仗的母亲和妻子们为什么都是笑得那么灿烂呢?倒是电影里国民党抓壮丁的埸面与这有点相似,那哭声都是声震云霄的。

囗囗大半年内,小石的妈妈看了小石两次,小石的妈妈第二次离开大约十天吧,小石就疯了,她在冬天的晒谷坪里赤裸着下身,嘴里哼着“东方红,太阳升……”的歌;是小何不顾一切的扯出一张床单,冲出来把又抓又踢的小石包了起来,然后就叫上我一道把小石拖了回来。但只要我们不留意,小石就又手舞足蹈的赤裸着下身在晒谷坪里又唱又跳的。有时候我和小何不知道,就有很多的小孩围着小石一起跳“忠”字舞,一起唱“东方红,太阳升……”只是那童声的合唱显然比小石的歌声要嘹亮很多。

囗囗小石走了,是她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来接她走的。小石走的这天,我和小何去送她们兄妹,我们送了五十里地,这五十里地有三十里是上呀上到天下呀下到底的山路,然后才是二十里地的简易公路,然后才能到一个有客车经过的小站。看着他们兄妹俩进了客车,看着小石的哥哥从车窗里挥出来的手,看着面无表情却一直在呆呆的注视着我和小何的小石,小何就流泪了,默默地不出声,那眼泪却是不断线的。我也眼红了,所以我就扬了扬手并立即别过身去,飞快的用衣袖抹了一把眼睛。

囗囗回家的路上我和小何说:真想也上车去而且永远不再回来,真想也象小石样躲过这场苦难。小何却说:你躲不脱的,工宣队的早说了,说你又矮又瘦,就是让你进工厂,你体检也不会合格。

囗囗一个月后,小石来了信,是写给我和小何两人收的,她说她好了,她说等一年后我们吃工分粮了就每个月帮我们寄五斤粮票来,她说要我们互相照顾……  ……
                                                             200235

文章提交者:befair 加帖在 原创文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作者 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地科动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他*的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亲热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1220


读研攻读的是汉语言,毕业之后去中文系是教语言,后来下海就要说是去玩语言了,不是作秀而是把玩。策划、创意、定位一类,最终还要靠语言来“表现”。这都是语言的商用 。本人还有一个知青的重要身份,所以,还会特意跟我的老插朋友说些有趣的故事和新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9/27 10:57:04

 15   5   2/2页   首页   1   2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