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非讲笑话:“哗”和“崽也”
几年前,长沙晚报副刊邀我开了一个《大扯长沙话》的专栏(更早以前,也让我开过一次就叫《长沙话》的专栏,当时一口气发了50余篇)。在这次的专栏里发过一篇几百字的《 “哗”和“崽也”》。不料第二天,就有一位叫常克(笔名“湖湘颂源”?)的读者朋友在一个网站上发出批评文章《 嘿嘿!讲一个笑话》,扎实把我奚落了一餐。现在,请让我把两篇文章转发如下,然后我将做点“自我辩护”,再以后就想听听诸位知青访客的评判了。
张大旗:《“哗”和“崽也”》
作为一种地方之言,粤语的影响在国内越来越大了,主要原因是广东经济地位的迅猛上升。我在好些省市与人闲谈时都会问问对方,本地方言是否也受到粤语的影响。多数人一开始会加以否认,说到后来则不得不承认,粤语的一些词语的确不知不觉已进入本地人的日常用语之中,虽然经过了本地方音的处理。例如靓、买单(埋单)、的士、打的、搞定、分分钟、一般般、有没搞错。
广东以外的许多城市的商铺要想搞“大甩卖”了,门口张贴的海报上也会像广仔那样大大地写上一个感叹词—“哗”。长沙商人也不例外。我有意问过他们中的一些人,这“哗”字是什么意思啊?都说不上来,只说是学了广东的。再问何不就用我们长沙话来写呢?都说长沙话哪来这样的字。我说,你写两个这样的字再加一个感叹号试试看——“崽也!”他们一运神,再试着出声这么一念,他们自己倒先笑起来了——“是的啊,好运味的!”但是他们又说不敢写。为什么呢?“顾客会以为我们骂他做崽。”我说,至少长沙人不得怕你这样写,他们都懂得,说不定看见你写“崽也”,他们一笑之后倒要进来看看。
“崽也”是长沙话中很有特色的双音节感叹词,其情调跟粤语“哗”一样。哪个商家用了,保准能哗众取宠!
常克:《嘿嘿!讲一个笑话 》
张大旗先生在“大扯长沙话”中,认为长沙话的“崽也”“是长沙话中很有特色的双音节感叹词”,与广东话的“哗”“情调一样”,建议商家将“崽也”加上感叹号,用在招徕顾客上,说是“哪个商家用了,保准能哗众取宠!”(见2003年3月27日《长沙晚报》“橘洲”副刊张大 旗文《“哗”和“崽也”》)
去过广东的人都看到过这个“哗”字,它在广东话里并不读“华”(hua)的音,而是读“哇”(wa)的音。“哗!”是象声字,仅表示惊叹的意思,广东的商家常在门前贴上广告纸,写上“哗! 快来买!本店商品大放血!”或“哗!裙衫跳楼价,欲购从速!”等诸如此类的招徕语。
“哗”作为单音节字,它不产生歧义。但使用时,还得配上其他的文字才能完整地表达出使用人的意思,像上面提到的广东商家用语。但“崽也”是双音节词,除了感叹词的意思外,“崽”还是名词,长沙人叫儿子为“崽”。像小孩学步摔倒了,做母亲的扶起他时,一定会这样说:“崽也!哦肆搞的?快起来!”孩子走得太慢,做母亲的会这样喊他:“崽也,快点走!”这里,“崽也”就恐怕不仅仅只是感叹的意思了。
拜读了大旗先生的高论后,不禁想起了一个笑话。
最近,网上出了本E书,叫《情色男女》(见远景·出版网www.chnebook.com.cn)。第十八章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叫赵忆的台商在长沙约见副市长之前,突然想起,何不学几句本地话去见副市长?这样有利于活跃气氛、轻松谈话环境。于是他就问别人,本地土话“你好”怎么说?没想到人家搞恶作剧,告诉他,“你好”本地话应该说成“哈筒卵”!害得他充满感情地将“哈筒卵”三字用长 沙话练了一个下午。见到副市长后,他在与副市长握手时,煞有介事地打招呼说:市长,哈筒卵!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当然,这很可能只是该书作者杜撰的一个故事,倒是不必认真。
说到这里,笔者的意思相信读者都已明白了。如果哪位商家真信了大旗先生的建议,在商店门前 贴上“崽也!快来买!本店商品大放血!”“哗众取宠”的作用绝对是有了,只怕这位商家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哈筒卵”!
另外,长沙方言“策”,像经视台的“越策越开心”,意思大家都明白。大旗先生考证一番后,说不是“策”,也不是“择”,应该是“扯”。长沙人常说的“韵味”,他使用时是作“运味”解。
笔者认为“韵味”有回味、享受的意思,符合长沙人说这话的本意,但“运味”就不知这“味”如何能“运”(“搬走”还是“运动”)?这已是题外的话,也无须大旗先生再去考证一番。因为究竟是哪种用法好,使用的人多了,自然就约定俗成了。
最后,笔者试着用大旗先生的见解对他表示一下敬意:“崽也!你的高见真是惊世骇俗咧!”相信大旗先生是绝不会产生歧义的。
听说大旗先生是语言学家,拙文大有不敬,先说声对不起了!
常克君对语言学有兴趣,这让人高兴,我因此很愿意视他为自己的“同好”甚至是“同类”了。不过,我觉得,常克君若是换个角度批评我,或许他自己更不容易被人笑话,而且更能显出自己在语言学上的专业修养。换个什么角度批评呢?第一,指出张文应该交代清楚“崽也”的“崽”只是借用了一个同音字(因为本字不可考或无本字可言——文字总是落后于口语的),既是借用,当然用“宰也”也是可以的(不过商家忌讳对顾客用“宰也”,宁愿用可以逗乐的“崽也”)。第二,指出张文既然已经说到“崽也”后面要加上一个感叹号,那就还应细致到必须指出出:“崽”音要长读,“也”要轻读,书面上则不妨写成“崽——也!”,以跟娘唤儿时的“崽也——”区别开来。
诸位看官,你们以为如何?你们在跟对方(并非你儿子)说话而打头要表示惊讶、感叹时,是否用过这种语气“崽——也(zai-ye)”?你在这样用的时候是否丝毫没有想要轻慢对方的意思?
如果大家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我要告诉常克君,你的错觉只是来自你的“非长沙话”语感,或是“非老派长沙话”语感。
不知道常克君能不能看到我这篇文章。很想他能看到,也很想能听到他新的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