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他乡>>------(4)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
1996年11月底在旧金山入关后, 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多年的梦想,藏在心底的野心终于实现了。
老板带着我及她的副手一路从西海岸旧金山、洛杉矶直到东海岸纽约。路上我贪婪地观察每一景点,包览着异国风光。我们在每个城市都是住华人的家庭旅馆。所谓家庭旅馆其实就是住在别人家里。比如一个三口人的家庭,买了一套四个卧室的住房,自己三口人住一间,另外三间给旅客住,每天每间房50-60美元,还包早晚餐,比起住正规酒店便宜一半多。每早吃过早餐后,房东会开车把客人送到要观光地点,约好下午几点来接。如客人要去远一点的地方,房东会帮忙买好旅游团票然后送到上车地点。我觉得这个对于自费旅游的国内朋友很合适,接待的家庭都是华人,没有语言障碍。这样的家庭旅馆在全美有他们的联系网络,只要在一个家庭住下了,他们会安排好你要去的每一个城市。但是这样的家庭旅馆不合法,没有执照的,如被邻居或他人告到房屋局,要罚很多款。对房东不利,对客人倒没什么影响。
仔细观察这个国度,除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特别现代外,我发现了一个不同国内的地方,也是后来每个英文老师都提过的问题: 来美国后你们第一个不同于你的国家感觉是什么? 有的同学回答是:美国人民很友好,有礼貌和气待人。而我的回答是:美国的公共厕所里都有免费手纸,真方便。虽然我的回答很没水平,却是实际情况。在国内时只要是出远门,首先记得要带手纸。公共厕所门口,要交一元钱买一张手纸才能入厕。记得有次我在长沙火车站前,没有一元零钱,只能急得蹦跳,不知现在这类情况改变没有?2006年回国时在北京机场的公厕里没有备手纸的。(今年五月回国时发现首都机场的厕所里有纸了,是因为奥运?)去年回长沙,在王府花园旁的"一家"粉店的厕所门上写着这样一告示"只能小便,不准大便"看后哭笑不得.有次我英文老师的朋友要去中国出差,她托老师问我:到中国去要注意些什么?我第一反应就是告诉她,提包里一定要常备一卷手纸。
<<在他乡>>-----(5)世界不大
通常人们在很远的地方意外地碰到了熟人或是朋友的朋友,都会说世界真小,连美国人也经常用这个词.(It's a small world)到纽约后负责接待我们的是长沙伢子强.提起强还有段小故事.
当年我在工厂工作时,有个年青小伙子同事,他告诉我教他英文补习课的老师,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这个人在文革后期跟从很有名气英文教师应开实老前辈学习英文,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师院外语系.但是由于毕业后工作分配得不理想,一直把户口揣在口袋里.为了练习口语他经常在湘江宾馆门口和老外交谈,为此他常被请进派出所.为了生存他在家里办了个英文补习班,挣点小钱.后来他骑单车从长沙到了广州,在广州经过许多磨难后,凭自己的本事进了一家远洋轮公司,再后来就去了美国.听了这个故事我打心眼里佩服这个不知姓名的奇人.1986年当我19岁弟弟准备去美国时,我把这故事告诉他并嘱咐他到了陌生地方不要怕,要像这个有闯劲的长沙伢子学习.那时我根本不知这个人的姓名.
弟弟到美国后在一次教会聚会时,碰到一个长沙老乡.这个老乡语重心长地告诉弟弟,你们现在出国比起我当年是幸运了很多.想当年我是怎么...怎么地艰难,当他把自己的经历叙述了一半后.我弟弟帮他讲完了曾从我这里听到的故事后一半.这个老乡激动得跳了起来,你怎么会知道我的经历,我们可是素不相识啊? 这就是世界不大,长沙太小,这奇人就是强.就这样强成了弟弟和我们全家的朋友.
在强接待我们几天的时间里,我悄悄地问他:“如我留下来不回去,会有麻烦吗? ”
“最大的麻烦就是要有合法居留身份,而且要快办,要在三个月内你合法身份黑掉之前。”强回答。
我们访美最后一站,是我弟弟家.在纽约上州一个小城的郊区.同学老板给我留下两百美元,去加拿大了.因我没有拿到加国签证,也正好我想就留在这里. 我手里紧紧抓着这两百元钱,心里知道这钱将是我在异国他乡生存的基本.我能坚持住吗?能生存下去吗?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我心里憋足了一口气,我要尽我所能.
强一家人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