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他乡>>——(10)第一份工作
考取驾照,我开始筹划下一步生活。我不能老呆在弟弟家,时间长了和弟媳的关系不好相处,再则还是没真正走向美国社会,过独立生活。我要真正地杀出去,向纽约进军.
我先打电话给先我半年到纽约的长沙朋友杨,向他打听就我这个年纪,文化水平能在纽约找到工作吗?能生存下去吗? 杨肯定地回答,一定能!人家从福建、温州偷渡来的,连中国的小学文化都没有,电话账单都看不懂的农民都能生存下来,你还怕什么? 听杨这一说坚定了我进军纽约信心。我拖着行李箱,乘大巴来到纽约。杨下班后来巴士站接我,把我送到了一个他曾住过的地下室。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结尾,王启明从飞机场接到一个刚从北京来纽约的朋友,送到一地下室出租屋完事。我当天的情景就和那场面一模一样。杨告诉我他明天要上班,一切都要靠自己了。首先买一份中文报,在上面找招聘广告,再打电话联系。或者坐地铁去曼哈顿唐人街,那里有很多华人职业介绍所。第二天我按照他的吩咐自己一个人在街上瞎闯,走错了就再走回去,不知道就问人。鼻下长个嘴是干啥的?小时候家里人就是这样教我的。我尽量地找亚洲人的面孔问中文,有时却是问的韩国人或日本人,问错了就下一个再下一个。不耻下问总会有结果。第一天在纽约街上转了一圈,没丢,找回了住所。这天我在一职业介绍所交了六十元的介绍费, 然后站在公用电话亭按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挨个打,看哪里需要人。第三天我的努力有了结果,职业介绍所告诉我有一中餐馆要请一洗碗工,工钱五十元一天. 另外,我从报纸上找到一份褓姆工作,对方在电话里问我:
会开车吗?
回:有驾照。
问:会做饭吗?
回:不但会还上过厨师学校。
问:从哪里来的?
回:中国,湖南,长沙.
问:会烫衣服吗?
回:不会.
对方说不会没关系我教你,你明天就来上工吧。
初来乍到的我,面对两份工作,要做出选择,真是犯难了。同住地下室的邻居们帮我出主意,这些人也都是从大陆来美打工的,他们来美时间长,有经验。他们告诉我千万不能去洗碗,那活很累,就连强壮的男劳力都吃不消,这活一般都是墨西哥大小伙子干的。还是做褓姆好,这活是机动的,等主人上班后你一人在家想坐想睡,自由自在。再说家务活,做饭、洗衣、擦地板你在家也是要做的,更何况你没身份,在餐馆被移民局查到的危险性要大很多.我一想有道理,到纽约的第四天我带了几件衣服去上工了。只是可惜了我那六十元的职业介绍费,对方介绍了工作你不去就没得退了.
我小时是褓姆带大的,听妈妈说在五十年代初当时国家施行供给制,我和妹妹一人有一个褓姆都是国家付钱。到我生了儿子后,婆婆家出钱为我们请褓姆带孩子。怎么也没想到我自己会去做褓姆。世事难料啊!
我的这第一任老板叫秦太,是从台湾来的移民。她母亲是湖南益阳人,父亲是山西人,曾是阎锡山手下军官,解放前带全家去了台湾。秦太有两个儿子,一上高中,一上初中,她和先生都在曼哈顿上班,很简单的家庭。但这段时间她家来了包括她母亲在内共五位客人,每天家里像开流水席,不停地有人吃饭。秦太又舍不得开洗碗机,我就要不停地洗碗,擦地,第一天工作下来腰都伸不直了。我在自己房间里暗自流泪。我告诉自己:万事都是开头难,一定要挺住。再说这份苦也是我自找的,擦干眼泪还是要继续干。
我认为洋插队和当年的知青下乡插队,有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就是:当年的下乡插队是没有选择的,上面的指示一来,不管你愿不愿意就像赶鸭子式地通通下放。洋插队侧是自己削尖脑袋钻出来的,我在纽约遇见过曾经签过十七次证,最后终于来到美国的人。既然都是自找的,所以再苦再累也都得挺住。
我急于想找到工作,秦太想急于有人为她工作,到她家开始工作后我们才谈工钱的问题。她问我一千元一月,每星期休一天,可以不? 我一算一个月可挣到我在国内半年的工资,就满口答应了。
这次回国听到有人说:宁肯饿死也不会去做下人.但我觉得我是挣得辛苦钱,是干净钱,我活得很坦然.是这样的人有阿Q精神?还是我?记得在一次同乡会上,有位82岁的老乡告诉我,不要一辈子抬轿子,现在抬轿子是为了将来要坐轿子。他的这句忠告我记住了。我告诉自己现在做褓姆,将来我要请褓姆为我工作。
<<在他乡>>——(11)偷虾吃
秦太家客人走后,我的工作轻松多了。每天早上第一项工作是打果汁,他们家人早餐就是每人喝一杯,果汁是用七种水果和蔬菜打成,苹果、桔子、芹菜、葫萝卜、黄瓜、柠檬、包菜, 还放一点蜂蜜,很好喝,只喝汁渣子不要。早餐后她们家四口人都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中午都不回来。他们走后,我清理卧室和卫生间,洗衣,擦地板,下午做晚饭。
秦太是个很漂亮的女人,她与我同年,但看上去却比我年轻十几岁。她很愿意把钱花在穿带上,对于吃控制得很紧,尤其是对我。这样好喝的果汁老板从来不叫我喝。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每早打完果汁时就自己先喝一杯,然后再多兑些蜂蜜水充数了。对不起了,杀猪宰羊厨子先尝了,谁叫你不让我喝呢,你让我喝可能我还会少喝点,我心里在对老板这样地说。
秦太继承了她山西父亲的节省,湖南母亲的精明。她喜欢买一种水晶虾,这种虾没有壳,一盒五磅,化冻后分成十三小包,每包二十二到二十三只,再回冻箱里。一个星期吃一两次虾,每餐一小包。起初我不知深浅,虾仁裹着鸡蛋清炒完后,很顺口,忍不住一颗接着一颗地品尝,这可不是喝果汁少了可以兑糖水,一包虾才二十二颗,一下被我吃掉十来颗,吃完了补不上去。老板回家后往装虾的盘子里扫一眼,就知道我已吃掉了一半了,满脸的不高兴。闯祸了,我下次再不敢偷吃了。可人就是这样,看见好东西不能吃,比没看见吃不到要难受得很多。第二次炒虾,瞧着一盘虾不能伸筷子,那个馋就别提了。我捂着肚子在厨房里踱着方步,不行,这虾是我的最爱,怎么也要想法子解解馋。思量了一夜,办法有了。老板不是每小包里的虾都点了数吗?可是那冻箱里究竟有多少包她并不知道。第一次的十三包还没吃完,又买了第二个十三包,总共有多少包老板就搞不清了。第二天等老板全家都出门后,我拿出一包虾,快速解冻,熘一盘,吃个够,边吃还边咬牙切齿地想:我叫你山西人能节省,湖南人会算计,今天看看到底是咱俩谁在算计谁?后来,一包虾一次吃不完,剩了不就漏馅了吗?我强迫自己一次吃完。再往后,吃膩了,我见了虾就怕了。
虾子胆固醇高,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当年真不该偷吃,无知啊! 后悔呀!
打果汁的六种基本原料,芹菜,红萝卜,柑桔,苹果,黄瓜,柠檬.还可加时令水果,如西瓜下来时加西瓜,葡萄下来时加葡萄.
这种果汁好喝,我想主要在柠檬,放了柠檬就大不同.
打果汁机.
上面盘子里的菜,果打出来的一杯果汁.
渣子不要.
这里是一盘二十三颗虾,是我为了这篇文专程买的,比我当年偷吃的那种虾稍稍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