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策文就不啻一首颂歌,
一位策神就带来一泓激情,
一杯香茗就品出一段友谊,
一句乡音就烘托一网知青.
先要向马灯及所有的朋友说一声:“对不起!” 从莽山回来后,一直没能静下心来。而自从在莽山接到朋友们的短信,知道马灯上了这篇帖子后,此帖怎样回复就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近日,经朋友批评后提醒说,你就算回答一下乡音何许人也好呵!但《乡音何许人也》这帖子,是两年前乡音刚在茶座陪大家玩时曾回答过不相识的网友的话,如今这篇帖子是找不到了,但乡音是何许人也,自己心里却更明白了。
退休前,我曾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中学化学教师,两个孩子的母亲;退休后被受孩子们“蛊惑”学了电脑打字,在电脑上玩游戏,在电脑上码文字......从此退而不休,天天与电脑做伴,到处神游,直到有一天,发现了广州老三届社区,在那里碰上了长沙的老呆、大千,而后又认识了昀梅和轻描淡写、白云悠悠、老灯火等湖南朋友,开始真正体会到这网络世界的奇妙--原来,湖南和我只相隔不到半米,静听乡音的那感觉也妙不可言。再后来由昀梅指点上了西部知青网的湖南知青论坛,再后来因为笨老总装修了个新家,我又跟着呵呵来到了现在的湖南知青网,有幸成了湖南知青网上第一批注册网友,应该算是在湖南老家长期安顿下来了。
当时人少,论坛上要看家的,我们几个就都成了看家人;再后来的一个晚上,接琳琳(李姐)电话通知,我和轻描淡写将被送到茶座当“实习店小二”。此后,网站的新人越来越多,茶座上茶客中时有新人露面,老客吟唱。“乡音”听得多了,也听出些许门道,原来,这湖南知青网是块风水宝地,藏龙卧虎,在行走“江湖”之知青中,角色有的是......越这样,乡音在茶座当班越有惶惶的感觉。从此尽量少说话,多做事。将茶客撂(聊)下的好文好字,好珠好宝好货色,揽进自家仓库,算是为湖知网尽些微薄之力,每天偷闲再读它几段,更是一大乐事,为自己晚年能找到这样一个精神寄托之地而高兴!既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些事情就成了理所当然了,故马灯兄弟及后面跟帖的朋友们的褒扬实在承受不起!这是我迟复的主要原因。
与马灯相识的时间并不长,他写的文章也不少了,我几乎每篇都看(对不起,不是每篇都跟)。马灯写这篇文字与他其它的文章风格稍有不同,文字中少了策劲,多了几分稳沉。他站在高处俯看湖知网,看到了网里许多珍贵的“鱼儿”后发了一通妙言。所以乡音非常感谢他画了这条龙,点睛之笔则由笨笨牛完成,从莽山回来当晚,看过所有的帖子,才让乡音心安,才让乡音敢于回复!
还有一个乡音不敢在湖知网里大呼小叫的原因是:看过许多朋友大量的回忆帖,方知几十年前,受苦承冤的不仅仅乡音一人,这是一代人的遭遇,有的人甚至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尸骨永不得还乡;更因为从知青网友的帖子里,读到了他们的先辈,或战功显赫,或提着脑袋与日伪汉奸们周旋、或与GCD患难与共几十年,当的是无名英雄,遭受的是不公平待遇,这种不公平甚至毁了他们的一生!这些知青的血液里流动的是他们前辈的热血,骨子里承接的是前辈的傲气,他们的努力,他们的精神,成就了他们今日的成就!这是作为一个普通知青的乡音,永远也达不到的状况,那么我还有什么东西值得在兄弟姐妹们面前卖弄和喧哗的呢?惟有静下心气来,静下来无声地读他们、读懂他们,才是我自己最应该做的。
花开花落本无声呵!马灯兄弟,你说呢?
--以此帖谢谢所有跟帖和看帖的朋友们!
我是在湖知网和我的博客上认识的乡音姐姐。我非常喜欢乡音姐姐的作品,从她那娴熟、活泼的字里行间和PP里,我看到了一位知青的不尽情怀和不尽青春,我感觉乡音姐姐比我年轻,说不定还真是妹妹呢;我非常喜欢看乡音姐姐的回忆和传纪,可能是大家都曾经有着共同的遭遇和曲折,从哪些文章的情节里能找到共鸣,从中我能看到坚强、成熟和淡定乡音姐姐,从她的经历和处事的风度看,她确实是一位干练、慈祥、尊敬的姐姐;我是初进网络的新手,是乡音姐姐介绍我进入的几个专栏,我因此而认识了湖知网,乡音姐姐的指导和评论,对我上传的作品都有所帮助,她的研究孙栏目有着许多的读者,乡音姐不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