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开清朝古街后,富裕中农带领我们七弯八拐的来到斗门县南门村,南门村立村于明朝永乐年间,到现在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村内有一套族谱;五座祖祠:菉猗堂、逸峰赵公祠、崑山赵公祠、意塘赵公祠、意乡赵公祠;二条建于清朝的石板街;一块坐落在祖祠正前方小山丘上的望石;一棵有两百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一座有如《红楼梦》中大观园一样气势恢弘的“赵家庄”。而当地人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赵式祠堂,是赵氏后人为了纪念到此开山建村的元朝诗人、礼学家赵梅南而建。
我们到这里已近中午了,又是周日,除开大榕树下坐了几个人外,几乎见不到人,清静更有意境,更好慢慢参观。
南门村的五座祠堂实际上是一个建筑群,由录猗堂、逸峰赵公祠、昆山赵公祠组成。前三座祠堂连成一体,后两座祠堂则分别位于前三座祠堂的左右两边。
一下车,就见菉猗堂、逸峰赵公祠、崑山赵公祠、三座祠堂并列排在那里迎接远方的客人,先不忙参观看看介绍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