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湖南知青各地知青茶陵知青 → [原创]那年我才十六岁…一、难忘的动员会二、来到八东山 三、接触生活 四、学干农活 五、村里的“牛鬼蛇神” 六、探路 七、扶犁掌耙 八、我们养的猪和鸡 九、烧石灰 十、招工 十一、后记


您是本帖的第 2341 个阅读者
平板 打印
标题:
[原创]那年我才十六岁…一、难忘的动员会二、来到八东山 三、接触生活 四、学干农活 五、村里的“牛鬼蛇神” 六、探路 七、扶犁掌耙 八、我们养的猪和鸡 九、烧石灰 十、招工 十一、后记
吴大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413
积分:3712
注册:2009年1月7日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吴大哥

发贴心情
[原创]那年我才十六岁…一、难忘的动员会二、来到八东山 三、接触生活 四、学干农活 五、村里的“牛鬼蛇神” 六、探路 七、扶犁掌耙 八、我们养的猪和鸡 九、烧石灰 十、招工 十一、后记

                那年我才十六岁

       人一生之中难以忘怀的,要么是幸福和欢乐,要么是痛苦和悲伤。而我们那时的那段知青经历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给了我太多的辛劳,太多的磨难,太多的苦涩。历经长期阴雨中趴涉才会倍感太阳的温暖,受过磨砺的痛苦才品味得出幸福的甘甜。我的知青经历在我刚懂事之时就让我领略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社会的沧桑。让我在思想上,身体上,意志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从而在后来的工作中无比受益。那逝去的岁月,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这些烙印不但没有淡去,反倒在脑海里的刻痕越来越清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我们那年代的生活会感到质疑,感到困惑,感到荒诞。可是我想说:那年我才满十六岁,刚刚成人。在现在的家长眼中还是小孩子,却胸怀着大有作为的抱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响应老人家的号召,奔赴广阔天地……。

            一、难忘的动员会

      设法将各个行动要点塑造成令人信服的愿景,并召开特殊的会议来推销新愿景。这是西方领导学里对动员会的解释。我们共产党人叫做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开展之前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动群众。当然这是我现在的感悟。那年我经历的两次动员会之所以永志不忘,有可能是当时我们年纪还小记忆深刻,也有可能是我们人生的转折。

      第一次是在1968年的11月。那是一个下着雨的日子。学校通知我们到工人文化宫前坪,参加全市的上山下乡动员大会。参加会议的同学们很多,大概全市各中学的都到了,因为这次动员会主要是66、67届的上山下乡动员,与我们68届关系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去晚了点,加上下雨大家又打着伞,文化宫前坪的会场已经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只好站在文化宫侧大桥的引桥上听广播。从会场里大家情绪激昂的呼口号声中,才知道这会议是“批判走资派破坏毛主席上山下乡运动的大会”。原来,当时我市主要领导的女儿是我们学校初三的学生,当时全市中学生由四个面向成为了“听毛主席的话,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一个呼声。初二三的同学都面临着上山下乡。其女儿回去跟妈妈商量,妈妈舍不得女儿走。据说妈妈不给女儿被子,藏起了女儿的衣物。女儿将此事报告学校。学校和市里马上召开全市的批斗会,批斗“走资派”两口子“破坏”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上山下乡运动。广播里其女儿在大会发言,“控诉”母亲阻止其上山下乡,破坏毛主席上山下乡运动的罪行。据说还在会上打了妈妈一个耳光!当然,随后就是市和学校全力支持她上山下乡,粉碎“走资派”破坏上山下乡阴谋,为这位女学生提供上山下乡的被子蚊帐等物品等等。后来这位同学和班里的同学一起下到了酃县,即现在的炎陵县。这些在小说里才能见到的情节,活生生的再现到我们的年代。该同学就像《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冲破家庭和社会的封锁参加革命。书写了背叛家庭,反对父母,走自己悲壮人生之路的“青春之歌”。在那种历史背景条件下,这样的悲剧发生得可能太多太多。我不知道上面在这里面做了哪些工作,不知道该同学与家庭的矛盾是怎样升华到路线斗争的,也不知道该同学为什么竟有这么大的力量撕破与父母的亲情与家庭决裂而上山下乡,更不知道不久的后来这位作为市里头号“走资派”的领导平反昭雪升任省长之后,我们的这位同学、学校和市里怎样来面对自己的父母和父母官。

     第二次动员会大概是第一次会议后不到一个月。学校里因为高年级的都已先后离校上山下乡。校园一下子就清静起来。我们68届的初中生,按时间说也应该毕业了。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大家几乎只读了一年初中,文化水平仅高于小学。这时刚复课闹革命不久,我们的学习热情相当高涨,学校为我们开设了物理、化学课,原来的俄语也改成了英语,上课的纪律明显好多了。但前面几个年级的上山下乡给我们的学习泼了一瓢冷水,大家明显地感到了学习危机,学习的时间不多了!然而, 12月22日,发表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形势豁然明朗,学校就在北舍一栋的大会议室召开了在校全体同学的动员会。动员会是由刚刚送完同学上山下乡到酃县的教导主任主讲。张主任用他那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酃县山区农村的美好景象和热情好客的贫下中农。那里是木板铺路,竹筒装水,苍松翠柏,四季花香的魅力山村,早去的同学们已经在那里安家落户,过起了田园般的山村生活。印象最深刻的是张主任最后两句深情的叙说,“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说酃县山水甲桂林”,把我们的激情推到了最高峰。同学们兴奋,激昂,大有“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慷慨情绪。有人还针对我们即将奔赴的茶陵,加上了“茶陵山水甲酃县”的无比憧憬。校园里此时也贴满了上山下乡的标语口号和已经下乡的同学们写给同学亲友的信件。当然都是充满豪情的祝福和对农村美好的描绘。连教我们体育的老师也提出和同学们一起奔赴农村。不需要再多的动员,这些足以使我们的心潮澎湃,血液沸腾,足以让我们这些青年立下豪言壮语,告别父母,奔向未来!

上山下乡前在学校门前的留影

(待续)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15 0:09:37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