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茶陵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99)
----  [原创]四十年前我们上山下乡(之二)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99&id=49414)

--  作者:周纳天下
--  发布时间:2009/9/11 15:37:37

--  [原创]四十年前我们上山下乡(之二)

三、面对艰苦   知青们的迷茫与困惑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青年学子并不都是谦谦君子,不饮盗泉之水的孔圣人。经过几年的磨难与锻炼,有的成为了梁上君子和鸡鸣狗盗之徒,每逢闲暇和夜晚便四处突击,从农民家的家禽,水果到小菜无不收入囊中,每逢场赶集,混水摸鱼趁机偷盗。几年下来与当地农民们的的矛盾便越来越深,几乎到水火不相容。有些知青的所作所为被乡民们直呼为土匪行径。但一般的知青在本队都很守规矩的,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今后的招工返城必须得有本队干部的推荐与证明,土地老爷得罪不起呀,岂但不能得罪,还得拼命巴结与讨好。到招工时,有些知青与个别家属上串下跳,顷全力以赴,无所不用其奇,用财物收买,出卖色相等等。一些握有生杀大权的干部便乘机收刮钱财或欺压女知青。                                                                                              

         四十年后的今天,经济大潮席卷而来,这些个肮胀丑陋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当初,这一切却极大的震悍着我们的心灵,毁弃着我们的良知,十几年来的教育已经根深蒂固的成为了一种准则,做人必须诚实。可现实却在严酷的撕裂着我们曾拥有的信念,肆意涂抹着我们灵魂。                        

         活着或者惰落,这真是一个问题。是社会将我们掷于一种无所适从荒凉孤辟的境地,适者生存,也许是唯一的选择。                                                                                                                      

         从下乡的第一年开始,便有一些厂矿企业来农村招工,让知青们对自己的前途看到了一丝希望,其实不然,除了其中竞争之残酷外,一些有关系背景门路的人往往捷足先登,倒反是那些勤劳老实的人会名落孙山,更多的是一些出身不好的家庭有问题的知青会没有希望,一次次的落榜,让他们愈发焦虑,对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                                                                                          

         第一年招工或参军离开农村的知青和插队人员,没有累其体肤,也没有饿其饥肤,,却因有过这一段下放的经历,便到处述说起自己无悔的青春。                                                                            

          农村生活真正的苦难应该是在二、三年之后。知青凭自己的劳动没能分到基本口粮,没有饭吃时去讨要偷盗,却被乡民发现后被吊在屋梁下毒打。有的知青因招工无望而致使精神失常,有的甚至自杀身亡,有的因要急于返城各种自伤自残现象时有发生。对知青的管理也大多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况,社员管不了也不愿意管。知青下放的经费早被一些干部瓜分掉,建房款也不知用在何方?知青们被安排住在破旧的房屋里。乡民们都以为我们来此地是作客,是兔子的尾巴,不长久的。                                                                                                                                        

         经常会有一些上面的干部下来,有的作安拂工作,有的搞调查,有的整理典型材料,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改变现状,我们多次诉说自己心中的忧愁与生活的苦难,却得不到任何帮助。直到有一个叫李庆陵的知青家属给毛主席写过一封信,反映了农村的真实情况后得到回复,受饥挨冻,无以为炊,女知青遭侮辱的状况才稍许有所好转。                                                                                                              

四、梦里依稀话当年之一:‘公社武装部长 ’                                              

         下乡时,因为我们来得较晚,又是从别的公社转来的,须在公社,等待重新分配下去。能在公社呆着感觉着很舒服,公社非常热闹,有食堂,商店,也是唯一晚上有电灯的地方,很多知青和下放人员经常聚集在一起,公社的干部又特别热情,尤其是那位年青漂亮的公社女秘书,从早到晚都被知青们围绕着。                                                                                                                      

         我们三个一起下放的同班同学住进了公社招待所,刚进房间便发现这里早就住着一个人,一个同学将他的行李被子等东西挪放在房间的另一个地方,第一晚没有看见他,第二天早上我们都还在床上睡觉,一个人闯进来大吵大闹将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我们睁着怪异的眼光的瞧着他,都没有吭声。他中等个头,皮肤黑黑的,上身穿着一件四个口袋的黄军装,年纪大约三十多岁,吼起来的样子非常可怕,眼睛突出,像一颗随时要射来的子弹。我们当然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几年文化革命,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识过,好在我们都是隐忍着的,一是初来乍到,二是本来就理亏,可他不依不饶,骂个不休:“这些个臭王八羔子,臭鸡巴蛋,臭知识分子,赶快!让他们赶快滚下去!……”。实在听不下去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奋起反击,好一吨臭骂,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由震怒到惊赫,最后不得不拿起自己的东西灰溜溜的走掉。有人告诉我们,他是公社的武装部长,今后你们等着瞧,会有好果子吃的。                                                                                                        

         第二天正逢赶场,我们来到大樟树下,看见在那下面围着一大帮人,以为又有什么稀奇的热闹好看,原是公社民兵押解着一些四类分子在那下面批斗。指挥这一场批斗会的正是和我们争吵的那位武装部长,他挥午着手中的皮带,对那些四类分子们大肆地吼叫:“不老实坦白交待就叫你们灭亡!”有些批斗人员也许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便被责令吊挂在樟树上的钉子上面,钉子大约寸多长,离地面俩米多高,是用来挂砍杀的猪肉的,人吊在上面,支承整个身体的重量只靠几根手指,用那样的姿势受处罚,非常残酷,也真个狠毒。几分钟便会脸色惨白冷汗直冒。                        

         那人跳下来,在地面上一边打滚,一边大声哭泣:“我去死了罢!随你们怎么办?”场面惨不忍睹。在那个大政治形势之下,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大地随时都会发生,人们也麻木了。我们也只好仟仟然地走开,今天可算是看到了这位公社武装部长的‘威风’。                                            

          再一次和武装部长‘亲密的接触’,是在水库工地上。修水库的工作又苦又累,虽说有一定的口粮和工分补助,一般社员都不愿意参加,这活儿因此便派给了知青去干,在我们看来,什么活儿不都是干?修水库的民工依照部队的管理分成排、连、营,他是营长,管理着包括知青在内的几百号劳动力。老实的说,最初他对知青也算是照顾的,一些艰苦危险的活儿都不安排给我们,但修水库的劳动强度与艰苦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几年在农村的摸爬滚打,加之年轻力盛,有天大的困难咬一咬牙也都挺过来了。                                                                                                            

         精神的空虚和无聊,一切的无望与无助却在每日每时催毁着我们的意志与毅力,懒惰与消极怠工时有发生,请病事假的人和无故不上工或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每日剧增。劳动任务完不成这营长可不好当,他有如热锅上的蚂蚁整天座立不安扳着一付铁青的脸,到处嚷嚷地叫唤,逮着什么事情便会骂个不停,各种思想动员或批判大会接二连三的开,好像成效都不显著。                                

         他决定拿几个知青开刀了,杀鸡给猴看嘛,一次例行的批斗大会上等到所有的批斗对象都一一在台上亮象完毕。他说:“今天还要批斗几个资产阶级臭知识分子,他们抗拒改造,消极怠工,破坏生产……”他还没有说完,台下一帮民工便大声应和着吼叫起来:“把他们楸到台上去!不劳动,不老实就不给饭吃!……”首先是一阵难堪与长久的沉默,后来有如火山暴发,几个胆大调皮的知青一下子冲到台上指着那位营长的鼻子大骂起来:“你算个俅呀!你个王八旦!你克扣我们的口粮,贪污我们的补助,我们有病难道不能请假嘛?……”会议场上的次序一时大乱。他气得脸色由青转白手不停地抖颤。当天晚上我们全体知青一致决定,他如不对自己昨天的讲话作出赔礼道歉,从明天起所有的知青便开始罢工,即使事情闹大了我们也不再同意留在水库工地,并经过一致讨论写出了给水库指挥部和知青办的告状信。                                                                            

         几天的日子没有看见他,反正所有的知青都没有去工地,照样的吃住,乐得清闲,也没有什么人敢出来劝导。几天后他和另俩位水库指挥部的干部同志一起回到了营部,召集知青们开了一次座谈会。首先由我们知青派出代表呈述我们在水库工地上的劳动情况以及那天在钟对知青的批斗会上,我们与营长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和斗争的原由。也许当时正值中央有关知青文件颁发下来,有所顾忌,没敢大动肝火,营长也在会上实事求是的讲了我们前一段时期在水库工地上的艰苦劳动和努力的表现,并对前几天自己在会上的作发和讲话进行了解释与道歉。                                

         说来也怪,有过这一次的争吵,我们相处的关系反而融洽多了,知青们干起活儿来,更加不畏艰苦,一些抬巨石,凿炮眼,点雷管的事情都是枪着去干。在拼命的工作之中来麻痹自己的心灵,时间过得很快,一年的艰苦劳动后,我们的心智与体魄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很多知青被评为劳动模范和生产标兵。由于营里的整个生产任务完成的较好,营长也受到水库指挥部的表扬。那几天他特别高兴,看见我们知青一个个都是笑嘻嘻的,路上遇见隔老远便打起招呼来,称兄道弟的显得格外亲热。有一次他破天荒的请营部全体知青聚了一次餐,几杯酒下肚便打开了话闸:“还是你们知青好呀,总有一天你们都会回到城市去的,农村太落后了,农村生活太艰苦了,我在这里可是无期徒刑……。”接着他给我们讲到他的家庭,他的老婆和孩子,对这一切他都不满意,感觉忧愁苦恼和几分无奈,同样承受着生活巨大的压力。显然他是喝多了酒。                                      

         一个对农民兄弟有时非常野蛮暴戾的农村干部,其内心深处是那么的复杂与多变,但又能够自然地流露出真实的情感,让我们震撼与产生同情。自从水库修建完工分手,再没有看见过他,他调往自己家的所在公社,听说,林彪事件之后,他作为三反分子被楸了出来。想来,他曾经有过很多的仇敌,自己又经常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整人或者被人整,今日座上客,明日阶下囚,在那个时代是毫不足以为奇的。再后来又听说他身患肝癌死了,其实他比我们也大不了多少年纪。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9/9/11 17:17:50

--  

   你们修的这个水库是东坑水库不?

   无独有偶,我们公社的武装部长也是不可一世的,最后自己用手榴弹炸死了。


--  作者:吉辰
--  发布时间:2009/9/11 17:46:26

--  
周纳兄到底是住公社边上,对公社秘书印象还蛮深刻的,偶是冒点印象啦,公社武装部长就是公社书记不?也冒么印象哒哟
--  作者:吉辰
--  发布时间:2009/9/11 18:57:39

--  
以下是引用灵灵仙子在2009-9-11 17:17:50的发言:

   你们修的这个水库是东坑水库不?

   无独有偶,我们公社的武装部长也是不可一世的,最后自己用手榴弹炸死了。

好象是岩口水库吧


--  作者:格之明
--  发布时间:2009/9/12 1:04:58

--  

    从下乡的第一年开始,便有一些厂矿企业来农村招工,让知青们对自己的前途看到了一丝希望,其实不然,除了其中竞争之残酷外,一些有关系背景门路的人往往捷足先登,倒反是那些勤劳老实的人会名落孙山,更多的是一些出身不好的家庭有问题的知青会没有希望,一次次的落榜,让他们愈发焦虑,对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          

   我知道,周纳天下朋友对此有着更深的体会。

    一次次招工,一场场失落,一回回指望,一声声叹息。


--  作者:茶人
--  发布时间:2009/9/12 14:29:20

--  
写得深刻,真实。说出了我们的心底话。我希望你再继续写下去。把我们知青的苦难人生展现出来。它是历史。知青的历史。
--  作者:灵灵仙子
--  发布时间:2009/9/12 15:27:35

--  
以下是引用茶人在2009-9-12 14:29:20的发言:
写得深刻,真实。说出了我们的心底话。我希望你再继续写下去。把我们知青的苦难人生展现出来。它是历史。知青的历史。

   茶人兄也写吧!您的文笔也不错,个人的境遇不同,感受也不同。


--  作者:周纳天下
--  发布时间:2009/9/23 13:51:56

--  
感谢各位仁兄的光临,批评与指教。
--  作者:吉辰
--  发布时间:2009/9/23 23:50:57

--  
继续顶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