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零陵知青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93) ---- 我们接待的一位长沙知青--万方宗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93&id=44156) |
-- 作者:七星相伴 -- 发布时间:2009/7/11 10:26:05 -- 我们接待的一位长沙知青--万方宗 我们接待的一位长沙知青--万方宗60年代的春节后元霄节的一个黄昏,我们知青刚刚吃完晚饭,我们大家正在聊天,这时队长从公路上走来,后面跟着一位比我们大四、五岁的青年 ,背上背着一个那时代流行的黄挎包,队长一见我们就说:“你们知青来了客了”。虽然眼前这位知青客人从没有交道,但一听是知青客人,马上就去了几位知青,牵的牵手,接的接挎包,迎到了我们知青家。 因为临近晚饭后,我们知道他肯定没有吃晚饭,大家又刚从家里过年不久,虽然那时都讲革命化的春节,但大家还是有点过年物资,在那物资困乏的年代,一听说来了知青客人,大家都把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我记得,我拿出来的是年糕。饭后,大家又烧了水给他洗脸、洗脚。 一切搞清楚后,我们开始进行谈天,他说,他名字叫万方宗,万是万众一心的“万”,方是四方的“方”,宗是宗旨的“宗”,是长沙下放到前进人民公社的,因过年后返回公社,从衡阳乘衡阳--南宁的火车,在黄阳司下火车后,想步行到前进公社 ,黄阳司到前进公社有34公里,走到你们这儿还有24公里,肚子也饿了,也想找一个地方吃饭和睡一觉,在这时我想到了知青,打听到你们队长,你们队长将我领到你们这儿,想不到受到你们一见如故的接待。 睡觉时因我个子小,自然和我睡,当晚我们谈了很久,自然离不开知青话题,我现在记忆最深刻我问了一句有关浏阳河的话题(因那时经常唱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浏阳河是不是长沙的主河?他回答说:“浏阳河在长沙以之字形注入湘江”。 第二天,我们早饭后,依依不舍的送他走了,他仍然是沿着通往前进人民公社的公路走了。 40多年过去了,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万方宗知青朋友了,当年云集长沙知青为主体的前进人民公社已成为柑桔示范场。 如万方宗知青朋友以及知道万方宗朋友的人,见,到我这篇文章,请在网上联系,我们想念你--万方宗 ![]() ![]() |
-- 作者:愚溪涓涓 -- 发布时间:2009/7/11 11:05:06 -- 知青大多数有同病相怜感,有一次我被迫夜逃,一个人盲目地沿着国道线走,天色越来越黑,又怕人,又怕黑,就像电影中逃难的喜儿,悲悲切切,到黄田铺时天已经漆黑模糊,在半里路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我只得向村庄走去,问那里是否有知青,正好有知青在村前洗衣,打着手电筒,她们看我像知青,就接待了我,我就在那睡了一夜。知青的友好给了我生存前进的勇气,第二天她们出早工我就走了,但我心里一直记得这件事,体会到人生的温暖。 |
-- 作者:晴天蓝蓝 -- 发布时间:2009/7/11 11:20:05 -- 那年月太多可变数了,但知青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 作者:隔山唱歌 -- 发布时间:2009/7/11 11:57:32 -- 1971年我到江永访问知青点时,有些也是不认识的,但都受到亲切接待。吃饭睡觉甚至烧水给我们洗澡,至今记忆很深。现在的“八0后”恐怕没那麽“那个”了。 |
-- 作者:夜深人静 -- 发布时间:2009/7/11 13:08:47 -- 请点击: 此文已转发湖南红网长沙论坛,希望这位长沙知青万方宗以及他的儿女能够看到后回复 |
-- 作者:马畔闲人 -- 发布时间:2009/7/11 17:31:51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 ![]() ![]() |
-- 作者:马畔闲人 -- 发布时间:2009/7/11 17:36:51 -- 以下是引用隔山唱歌在2009-7-11 11:57:32的发言: 1971年我到江永访问知青点时,有些也是不认识的,但都受到亲切接待。吃饭睡觉甚至烧水给我们洗澡,至今记忆很深。现在的“八0后”恐怕没那麽“那个”了。 感同身受…… |
-- 作者:晴天蓝蓝 -- 发布时间:2009/7/11 19:07:37 -- 感谢夜深人静版主的关照! |
-- 作者:灵玉 -- 发布时间:2009/7/11 23:44:20 -- 回复:(马畔闲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 ![]() ![]() |
-- 作者:灵玉 -- 发布时间:2009/7/11 23:47:26 -- 以下是引用愚溪涓涓在2009-7-11 11:05:06的发言: 知青大多数有同病相怜感,有一次我被迫夜逃,一个人盲目地沿着国道线走,天色越来越黑,又怕人,又怕黑,就像电影中逃难的喜儿,悲悲切切,到黄田铺时天已经漆黑模糊,在半里路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我只得向村庄走去,问那里是否有知青,正好有知青在村前洗衣,打着手电筒,她们看我像知青,就接待了我,我就在那睡了一夜。知青的友好给了我生存前进的勇气,第二天她们出早工我就走了,但我心里一直记得这件事,体会到人生的温暖。 愚溪涓涓,好久没看见你的大作了,还是要写啊,好想看你写的知青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