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读吧】 《虚实相生中 虚空之处的美丽》【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57439)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12/16 14:07:57 -- 【公共读吧】 《虚实相生中 虚空之处的美丽》【知青公共频道】 【公共读吧】 《虚实相生中 虚空之处的美丽》【知青公共频道】 ——读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我们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声音有高有底,音域有大有小;那高者,如钢丝抛入天际,那底者,如私语婉转低回。那大者,众乐齐奏,逝如排山,那小者,轻轻弹奏,微风吹拂。甚至,有时候音响全无,成为空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此所谓“无声胜有声”也。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同样,齐白石画虾,也就是在画面的一角画上机几只,画面留下了许多的空白,给你想象水的空间。艺术大师们深得 虚实想相生中留白的奥妙。所以,他们的作品往往到了一种“神境”。 中国诗歌中的“虚“,它能给人以艺术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佛王维的诗歌是最有空灵之气的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他的诗歌当中多用"空"字,这种意境读者得细细的体会.在看看贾到岛的《寻隐者不遇》吧,"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了隐者的品格,抒发了未见其人的惆怅,更多的是激发我们去想象,这样一位隐者他难以遇见,正因为飘渺才显示起"空",才更高古更超脱,"空"境如茶香。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前二句非常含蓄,暗示了很多内容,“以少胜多”、虚实结合首句说明阴雨初晴,不明写春雨,只用暗示;诗人从春雨中听到杏花的消息,所以前来游园观赏,这一点也没有明说;门虽设而常关,说明主人懒于交际,径自隐居园中与春色相伴,可见高雅脱俗。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是古人在虚实方面追求的境界,它充分说明了我们古人很早就知道了艺术境界当中要注意的虚实之美,中国艺术史上这样典型之例很多,《踏花归去马蹄香》,上面只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马,马蹄边上有几只蝴蝶绕着飞,可见马是经过花圃的而且蹄上留有余香。《蛙声十里出山泉》作者齐白石大师只画人们看的见的几只小蝌蚪在涧溪中漂流移动,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听到了蛙声一片。至于脍炙人口的《深山藏古寺》,这一个故事更是让人叫绝,在此就不赘言。 中国之艺术就是这样给你留有许多的空白,让你发挥许多的想象。文学、音乐、建筑、美术、书法、戏剧等无不利用空白、留白来制造艺术效果,中国的园林,也真正懂得留白之妙,往往突破一些局限把无限的山水通过门楣、舷窗等纳入眼底,有限的环境享受到无限的空间。我还想说说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人物曹操,在中国的京剧当中曹操用的是白脸,而且是那么一种死鱼肚色的白脸,其实不是白脸,而是无色,为什么呢?因为曹操的性格太复杂了,用颜色无法包容其性格,只有无色,这样让观众去想象,去体会人物,去欣赏人物的多面性,去真正的领略人物的立体性格。 中国园林曲径通幽,丹青写意下笔寥寥,诗词曲赋意境深邃,江南丝竹空谷幽叹…… 所以,在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时候,不妨多注意留白和虚处的美丽 |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9/12/16 17:59: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