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读吧】 《膏肓穴》【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56230)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12/1 12:37:58 -- 【公共读吧】 《膏肓穴》【知青公共频道】 膏肓穴 【定位】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4、第5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4、5胸神经后支。 【主治】 ①咳嗽、气喘、肺痨等肺之虚损证。 ②肩胛痛。 ③健忘、盗汗、遗精等虚劳诸疾。 【操作】斜刺0.5~0.8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常灸此穴有强身保健、预防疾病的作用。配肺俞主治久咳;配肩井主治肩背痛;配百劳主治虚劳。 【备注】肾之背俞穴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12/1 12:40:00 -- 【公共读吧】 《膏肓穴》【知青公共频道】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易 错 病入膏盲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吾观刘琦过于酒色,~,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病入膏肓”这则成语的膏肓是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现在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在课本中,一般引用的是这一段:"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日:“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 作者:雪儿 -- 发布时间:2009/12/1 15:45:39 -- 好帖子,顶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