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读吧】★大型歌剧《太阳之歌》【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48306)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8/29 3:19:05 -- 【公共读吧】★大型歌剧《太阳之歌》【知青公共频道】 ●张应银 ★在刚刚落幕的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上,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歌剧《太阳之歌》,作为唯一一台入选的歌剧,连续演出4场,以史诗般的气势与天籁般的歌声,赢得观众和评委的好评,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同时获得优秀编剧、音乐、表演、导演和舞美等9个单项奖,成为本届戏剧节上获奖最多的剧目之一。 2000年春天,兰州军区党委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向军区专业文艺战线上的同志们提出一个课题:如何用文艺的形式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着这个问题,军区的作家、艺术家们出发了。7月,由战斗歌舞团派出的尚奋斗、刘璞、戴向东等9人采风小组,去了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参观圣地遗址,走访当地群众,听老百姓忆古惜今,激动时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东方红》。这歌声将艺术家们带进了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那段磋跎岁月,也触发了他们的灵感。 2000年10月的一天,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召集下部队采风的作家和艺术家们进行反复论证,最终决定以《东方红》的诞生和传唱过程为背景,以李有源艰难曲折的命运和坚贞纯朴的爱情为经历,创作一部大型歌剧《太阳之歌》。歌剧再现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流血牺牲的壮举,以及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骨肉相连的殷殷亲情,深层次地诠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内涵,从而揭示一个真理:共产党只有不断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民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热爱党、歌唱党、永远跟党走。这一设想立即得到军区和政治部首长的肯定,并要求调动一切力量抓好这台歌剧的创作和演出。 《太阳之歌》这一选题确定之后,从哪里切入,如何结构故事,如何展开情节,如何让陕北音乐完美地进入、升华等等,都是未知数。一切的灵感和答案都会在延安找到。2000年深秋,歌舞团领导率领4名创作人员,分别赴西安、延安、安塞、绥德、米脂、佳县、宜川、南泥湾等地进行采风,走访了70多名曾在延安战斗过的老红军、老八路,采访了一大批老艺术家和文史工作者。其中重点采访了《东方红》的词作者李有源及其亲属朋友,收集了有关革命历史歌曲《东方红》产生、衍变、发展和传播过程的各种文字、图片、音像资料300多种,及陕北地区历史文化民俗、民风、民歌、音乐和方言等,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相关资料,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底,剧本的一稿、二稿先后写就,但报送军区政治部机关审看后觉得还缺乏思想深度。吃透延安,就会有灵感、有思想。2001年初,战斗歌舞团团长宋利平、政委聂教材,带领主创人员再赴延安和榆林地区体验生活。同时邀请曾在宁夏军区生活工作过、熟悉西北生活的编剧邓海南,重新进行剧本创作。他们爬遍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走村串户,顶烈日,冒酷暑,啃大饼,睡土坑,行程3000多公里,再次从民间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领略了陕北高原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获得了新的创作灵感,使剧本创作的思路进一步明晰。 又是一年深秋时,《太阳之歌》第三稿在邓海南手中诞生。这一稿已基本成熟。在此后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内,他们又先后9次派人深入陕北地区体验生活,每体验一次生活,就对剧本进行一次深加工,仅剧本立上舞台之前,就加工修改了 16次。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型歌剧《太阳之歌》最终的成功,是集中了大家的智慧,靠集体的力量打磨出来的。为了让剧本更加完美,总政宣传部艺术局专门组织召开剧本研讨会,请军队剧作家阎肃、孟冰、王剑,导演胡宗琪,作曲家张千一,词作家屈塬等,对剧本进行了集体“会诊”,重点确定了《太阳之歌》的音乐风格,决定以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综合形式,来作为该剧音乐的主旋律。正式进入排练后,从编剧、导演、作词、作曲到舞美、服装、灯光、音响及每一个演职人员,都全身心地投入,集中大家的智慧,一边排练,一边再度进行集体创作、整体设计,大到整台剧情的构架、舞美的呈现、灯光音响的调度、舞台气氛的营造、主角形象的塑造,小到配角的定位、台词的对白、道具的运用,都一一进行推敲、精雕细琢,大小共修改了近百次,使整台戏日臻完美,自然流畅,浑然一体。 为了能早日将这台戏立上舞台,全体演职人员在舞台上连续排演200多天,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由于剧情的需要,在祈天跪拜的一场戏中,30多名男演员有时一天要反复做几十遍这样的动作,膝盖都跪烂了。舞蹈编导刘璞在编排中,胳膊被摔伤骨折,打着石膏继续指导排练;舞美设计王志锋重病在床,为了搞好舞台装置,他打完封闭针后坚持在现场加班装台;道具制作李建波忍着老人、妻子和小孩三位亲人重病住院的痛苦,夜以继日赶制大小道具400多件。扮演李有源的男主角孙学翔,是从宁夏军区业余演出队刚调进团里不久的演员,他从练站位、走台步起,经过艰苦努力,获得“曹禺戏剧奖·优秀表演奖”,成为歌剧界一颗新星。扮演李改花的女主角陈淑敏,是戏剧“梅花奖”得主,在每次排练演出过程中,都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去年10月初的一次演出接近尾声中,因换景灯光太暗,不慎被道具碰破了眉骨,鲜血顺着脸往下流淌,她只用手擦了一下,毅然坚持演出到最后,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正是有他们这样一群爱岗敬业与对艺术执着追求的演职人员,才奠定了这部戏的最终成功。 |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9/8/29 19:04: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