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专题图文】唐大柏: 陈年往事:大战红菱湖【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47453)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8/18 19:42:34

--  【专题图文】唐大柏: 陈年往事:大战红菱湖【知青公共频道】

.

.

动感视频 记录生活
优美图文 大家报道


【专题图文】唐大柏: 陈年往事:大战红菱湖知青公共频道

2009/8/16 16:14:00 | 唐大柏

    在六十年代初,红菱湖曾是湖南省农业学大寨的大典型,它和岳阳毛田区并驾齐驱,叫“学毛田赶红菱湖”。     毛田是山区,红菱湖是湖区,建设好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不容易,改造好常年遭受洪水袭击的湖区也不容易。那时红菱湖是汉寿县周文庙公社一个新建的大队,原来是一个地势低洼的积水湖,农民叫它“湖田甩亩”,积水退后播种蔬菜杂粮,积水上长,白干一场。1960年公社为了治理水患、扩大耕地面积,从各地抽调一些干部和农民开进红菱湖建设稳产农田和美好家园。仅三年时间,在荒凉可怕的红菱湖上兴修了一条长达4800多米的穿湖大堤,开垦了2000多亩湖田,并修建了很多纵横交织的水渠、通向村落田间的人行大道,一个崭新的家园初具规模。  

    1964年4月我第一次去这里采访时,虽然经过了三年的建设,但耕作和居住条件仍很差,产量也不高,按照他们的话说,正处在大战红菱湖的高潮之中。一眼看去,一望无边的新田园,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群,有犁田的、有送肥的,还有在继续开渠筑路的。四生产队“花木兰”开田小组的戴玉春告诉我:很多田地泥脚太深,耕牛无法下田,就靠她们开田小组成员用耙头翻耕,因为这里原来是荒洲湖汊到处是野菱角,到了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给脚板挑刺,有时大风雨一来,马上摸黑和男人一道抗洪,这里的女社员比男社员还苦,为了建设新家,她们都心甘情愿。

  

    过了两年我又一次来到红菱湖采访,这时的红菱湖就大大变样了,全大队实现了田园化、河网化,社员都住上了新茅房,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编辑: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8/18 19:44:04

--  【专题图文】唐大柏: 陈年往事--龙腾虎跃谱新篇

唐大柏: 陈年往事--龙腾虎跃谱新篇

2009/8/13 9:54:00 | 唐大柏

        这里介绍的是湖南汝城县龙虎洞水库的修建过程,“龙腾虎跃”是指当地干部群众在修建水库时的那股干劲。     汝城县是个大山区,解放前水利条件差,十年九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1958年“大跃进”的熊熊大火烧到这个山城,县委领导立即组织“大办农业”的领导班子,在这个穷山沟里怎么“大办”,意见不一,最后还是实事求是的将重点定在修水利上,于是就以书记带头下到山高峪深,地势险峻的龙虎洞一带进行周密勘查和测量,决定在龙虎洞的山口上修建一座大坝,挡往山洪暴发时危害农民的祸水,取名为“龙虎洞水库”。在当时,这是全县也是临近县的一项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在封闭的大山里,山多人稀,劳力缺乏,又没有经验,修大水库谈何容易。但山里人思想纯朴,听话,他们也就凭着这一条集中了全县精壮劳力,组织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开进山峪里,吃在山里,住在山里,不计时间,不讲报酬,通过四年的时间,民工们硬是用肩上的扁担、手中的锄头将一个坝高46米、畜水2570万方的水库建成,到1963年水库就开始蓄水受益了,这是山区人民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水库虽己建成并开始受益,但配套工程任务大,更加艰巨的工程还在后头,由于种种原因,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配套工程进展缓慢,甚至停了下来。70年代初,省委书记张平化来汝城视察工作,他非常关心这个“大跃进”时期建成的水库,特意要县委汇报了龙虎洞水库的详细情况,还亲自看了水库大坝,他指示说:“六十年代初龙虎洞水库曾是全省管水用水的旗帜,还拍了电影,但那时的配套工程没有搞好,产量也不高,现在的条件比那时好多了,要拿出过去“龙腾虎跃”的劲头,继续大干两三年,将所有的成龙配套工程完成好,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继续成为全省水利建设中的一面旗帜。”书记的话不长,但像千斤重担压在县委们身上,不久,就来了个全县大动员,再一次组织水利建设专业队伍上山,集中领导、集中劳力,限质、限量、限时完成任务。“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水库大坝上的十四个大字成为了干部民工们的战斗口号。
  
    1973年11月这年,我带着平化书记的指示精神,下到汝城县跑遍了所有水利建设工地,亲眼看到县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们亲自下到工程最艰难的地段,与干部民工们同吃同住,一块攻关,一起担土,工地上出现了你追我赶的比赛场面,工程质量好,进展快。经过干部民工的努力,75公里干渠、15个渡槽、3个倒虹吸管、2个隧洞等大型配套工程在三年内先后完工受益,在我的镜头中出现了:山青水秀茶飘香,遍地金黄收割忙的丰收景象。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8/18 19:45:23

--  【专题图文】唐大柏:陈年往事-水库建成旱魔降

唐大柏:陈年往事-水库建成旱魔降

2009/8/12 9:00:00 | 唐大柏

  

    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远动,带来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是一次严重的失误,给经济上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事物也总是一分为二的,严重的失误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伴生着积极成果。

     在那困难的年代,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遵照毛主席1958年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指示,节衣缩食,不计报酬,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绩,至今仍是有目可睹。也就是从这一年起,湖南乃至全国开始兴建了大量农田水利工程,像湖南的双牌、官庄、黄材、黄石、王家厂、酒埠江、水府庙等九座蓄水一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六十九座中型水库,蓄水、引水量由1957年的103亿立方米增加到1960年的173亿立方米,使全省早涝保收面积由1694万亩增加到295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百分之二十九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五,为湖南农田的稳产高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水库建成旱魔降》这组照片就是最好的例子。地处高寒山区的溆浦县在1958年以前全县没有一个大、中、小型水库,十年九旱,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生活十分困难。1958年冬公社化后,县内最穷困的麻阳水、均平两公社统一组织劳力,共同筹集资金,采取吃在工地,睡在工地,苦战三年,建成了全县第一座水库,它坝高31米,容水52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2万3000余亩,由于当地没有见过大水库,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水库取名为“卫星”水库。由于配套设施的完善,水随人意流,即是在大旱之年仍有百分之80的稻田能得到自流灌溉,保证了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也就是这座水库的兴建,迅速改变了山乡面貌。当地群众用一首民歌赞扬了人民公社在水利建设上的优越性:          溆浦是个好地方,群山环抱白花香

          清清流水绕山转,金黄谷子堆满仓,

          人民公社力量大,水库建成旱魔降。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8/18 19:47:55

--  【专题图文】唐大柏:张家界采访记(一) 【知青公共频道】

唐大柏:张家界采访记(一)

2009/7/11 11:17:00 |

“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张家界,很美、很神奇,但在开发之前却没有多少人去赏识它,连当地的老百姓也埋怨不该生长在这个穷山沟里。我知道,去张家界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它的美,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世界认识它,让游人喜爱它。说来容易可作起难,我在张家界的山沟里穿行了近二十九个春秋,尝尽了那里的酸甜苦辣,也发表和展出了很多照片,可是这篇永远也作不完的大文章总是悬挂在心上,让我充满活力,回味无穷。为景点冠名1980年,我一次到张家界时,那里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只有一个国营林场接待记者,林场为了配合我的工作,安排了三名工作人员协助采访。当时有很多地方都是羊肠小道,甚至没有路,同行的三个人中,有两个人是拿锄头和柴刀专门为我踩点开路的,哪里有陡坡上不去,就用锄头挖个小踏子让我们踩脚向上爬;哪里有荆棘拦路就用柴刀砍掉一些,让我们顺利通过,我们所到之处,全是新角度。

上山的第一站是登黄狮寨,出发时,下着麻雨,雾气腾腾,那山、那树,时隐时现,有云动山移,飘飘欲仙之感。陪同人员说,冒雨上黄狮寨很辛苦,只有一条高低不平的小道,全是向上攀登的,山陡路滑,容易摔跤。为了另辟蹊径拍好照片,我们并没有走那条现成的小路,而是走在没有人走过的地方,行程更艰难。我向陪同人员说:“今天我们是寻找景点、选择拍摄照片的角度,不是参观,不能跟着山路走,要跟着景观走,那里有好景,就往那里奔,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路,我们就走出一条‘新路’来,也许这条‘新路’就是今后最佳的旅游路线!”

我们边走边看,突然在茫茫云海里现出一个奇特景观,我们几人几乎同时停止了脚步,我高兴地叫了起来:“哟!你们瞧,那山像什么?”有人说像美孚灯的灯罩,有人说像庙里的香炉,我说:“都有点像,但更像花瓶,张家界的风光很美,花瓶好看,名字也好听,很相配,就叫它 ‘花瓶岩’吧!”这是我们命名的第一个景观。没多久,又发现了一个巨石,活像一只大狗熊,同伴们说:“记者你看,前面那个大石头很像大狗熊,就叫‘狗熊望月’吧!”我说:“这个名字很好听,但已经有了 ‘兔儿望月’,不要再重复‘望月’这两个字了吧,换个‘狗熊捉揖’怎么样?”大伙说好!山里有个大狗熊,可以使景点增添生气,捉揖是讲礼貌,既可以是向山神捉揖,求神保佑;也可以是向游人捉揖,热烈欢迎,有点意思,就取这个名字吧!于是“狗熊捉揖”的命名就在笑声中通过了。

上黄狮寨本来有一个半小时就足够了,可是我们走了一整天,午餐还是在山里吃的。这一天,我们一边拍照,一边为新景点取名,大家从始至终都是乐滋滋的,一点也不觉得累。吃晚饭时,我向大伙说:“今天我们为景观取的这些名字,决不是闹着玩的,是在为张家界编写历史,照片和文章一旦在报刊上发表,就成为这里的历史了,景观的名字就不能再改,否则今天你取这个名字,明天他取那个名字,就会没完没了,今后张家界的历史也就无法再编写了,大家说是不是?”接着,饭桌上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和碰杯声。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8/18 19:49:20

--  【专题图文】唐大柏:初到张家界 【知青公共频道】

唐大柏:初到张家界

2009/7/9 9:46:00 |

  
1980年,我一次见到张家界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是张家界的美丽风光吸引了我,还是当地贫困落后面貌令我担忧,两者都有。

  

有一位省里的大领导说:“张家界人是捧着金饭碗讨米”,开始我不信,亲临其境,无话可说。就在张家界国营林场附近的老磨湾,我见到了一栋栋东倒西歪的木架房和一排排陈旧的茅草房,……我万万没有想到:解放这么年,在美丽的张家界还能看到这些被消失和遗忘了的古董。还有村子前面的那条小溪,年久失修,溪水干涸,无法与山石及路边花草比美。我问一位农民:“这条小溪怎会没水的呢?”他说:“我们这地方的水利设施差,留不住水,天晴不见水,下雨水成河,连桥都不好建,真没法子呀!……”我顺溪而下,真的很少见到一座像样的桥,偶见小桥也都是用两根木头架着的,摇摇欲坠。那山间小道就更不用说了,一句话:你的脚踩在哪里,哪里就是路。群众生活,苦不堪言。我在金鞭溪路边见到一位中年女子,她肩上背着一个大竹篓,手里抱着一只小狗,走得气呼呼的。我问她肩上背的是甚么?她笑着回答:“篓子里是小猪娃,上面那包里的是小菜,到集市上换钱供孩子读书。”听过之后心里总是寒寒的,不好再同她说甚么了。在登天子山途中,还碰见一支向山上运送大米的队伍,他们扛着大包大米往山上爬,衣裳全湿透了,也不休息一下。还有那山里轿夫,用肩膀让人当路走,累得满头大汗,为的是换来一点点钱养家糊口。

     我在黄狮寨采访时,住在山顶上一户农民家里,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叫许龙远,四十来岁,整个山头就只住了他一户人家,是负责为林场看山的。要是你看过了去黄狮寨的沿途美丽风光后,再去看看许龙远家却是另外一幅情景。他家孩子多,负担重,房子陈旧破烂,家具简陋,床铺是用门板架的,但全家人都很热情,听说林场安排我住到他们家,二话没说,马上就打扫房间,将自己睡的铺让给我睡,自己开临时铺。第一天晚上我刚睡下不久,那房子里就闹翻了,我以为来了不速之客,马上将灯开燃。老许见我开了灯,问我有甚么事。我说房子里是否进来了甚么东西,他笑着说,真还有野兽进来过,不过今天不是,是外面下大雨,山里老鼠进来躲雨和家里的老鼠打起架来了,你怕就别关灯,它们会走的说罢,他就用扫帚在房子打起老鼠来。早上起来,我又想起了“捧着金饭碗讨米”的故事,心想:要是将这片美丽的风光对外开放,许龙远在这里办个饭店或旅馆不就发财了吗?我应当将照片拍好,尽快在报上开展宣传,促进早日开发,让住这里的人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8/18 19:53:17

--  【专题图文】唐大柏:争奇竞翠-张家界在《湖南日报》上 的第一个画刊 【知青公共频道】

唐大柏:争奇竞翠-张家界在《湖南日报》上 的第一个画刊

2009/7/6 10:26:00 |

在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的五天时间里,我想起了二十九年前在张家界拍摄画刊照片时的情景。那时张家界还没有对外开放,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没有通向景点的公路,出门爬山,甚至连路边的厕所都没有,住在张家界林场小招待所和农民家里,在哪里拍照就在哪里吃饭,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生活十分艰苦,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将照片拍得美一点,快一点将张家界宣传出去。而这次采访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却不同,旅游设施都建设好了,公路四通八达,出门坐车,住在张家界五星级的武陵源国际度假酒店,舒适得很,吃的是自助餐,真是天壤之别。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先苦后甜”吧!     万事开头难。在那个年代,湖南日报要用一个整版篇幅来刊登张家界的风光画刊可不容易啊!1980年10月,报社总编汪立康、驻湘西记者站记者吴兆麟和我,一行三人由大庸县县委书记黄有为陪同前往张家界林场了解情况,察看景点,准备在湖南日报上开展大宣传。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汪老总提到了张家界在旅游开发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如旅游路线的勘查、景点的布局、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对外宣传等,我插话说:在摄影方面可以出个画刊,集中宣传效果比较好,汪总当着县委书记黄有为、林场场长刘开林的面点了头。
  
    回到报社后,我在编前会上重提张家界画刊时,不少编委说,你不是在今年7月发了一版《别有洞天》的溶洞风光画刊吗?现在又发张家界的风光画刊,这可是个大事,建国以来,湖南日报还没有发过一整版风光照片,现在连续发会不会偏向啊,还是先请示省委再说吧!汪老总说:现在改革开放了,旅游开发应当先行,吴冠中的《藏在深闺人来识》的文章都在报纸上发表了,出画刊没问题,将照片拍好、拍全,先做了出来,省委那边我来跑。会后,汪总找我说:张家界在湖南,外地都来人采访,我们的行动要快,不能落在人家的后面,你亲自去,春夏秋冬的照片都得有,一炮打响!……这下我心中有底了,打算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吧!我先抓紧在这年的10月26日先发出了第一幅照片,《山色空蒙》,听取反应。从1980年秋到1981年夏,我多次去张家界采访,硬是将四季景色拍全了才开始编排画刊,后来我才知道,当时省委也觉得张家界还没有建设好,不宜过早大宣传,这样才让我慢慢腾腾的在张家界搞了一年。
  
    好事多磨。1981年8月10日下午,在湖南日报各部门负责人的编前会上,我将编排好的画刊大样拿出来展示,获得。

当时宣传张家界的宣传品极少,湖南省林业厅国营林业管理站和大庸县旅游领导小组合编的《张家界》一书,是宣传张家界最早的赠送品,这本书的封面、封底及画页全是这版画刊上的照片。以后陆续出版的画册、导游图、名信片等也都刊登了我的大量风光照片,1995年,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张家界市旅游大全》是全面介绍张家界一本图文并茂的好书,很受游客欢迎,这本书从封面到内页基本上是采用我拍摄的照片,同时我的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1993年12月1至3日在广州市召开的国际摄影艺术节盛会上,我用幻灯向国内外摄影家们详细演示了我所拍摄的张家界风光,得到国际友人的赞赏。现在我已经退休,但还经常去张家界创作,可以说,为了将张家界推向世界我已经尽到了自己的努力。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8/18 20:17:49

--  【专题图文】 唐大柏: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 带病发稿十一组

【专题图文】 唐大柏: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 带病发稿十一组

走出病室

2009/7/2 9:58:00 | 唐大柏


大家都看到了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剪影的十一组照片吧,可是这十一组照片发得好艰难啊!换句话说:它是一个老汉与病魔作斗争的故事。 第一篇是从张家界回来,抓紧完成摄影协会与主办单位的交卷任务后带病发出的。第二篇是5月31日发出的,也就是住进医院那天。第三篇是6月9日发的,时隔九天,也就是出院后的第二天写好,第三天发的。接下来的第四、第五,直至第十一篇,是在回家卧床静养中接连发出的,可想而知,这十一组博文都是在病中坚持完成的。 上个月中旬,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召开主席团会,到会的主席们都争着报名参加即将主办的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活动,当时我没有报名,李永安副主席明白:唐主席肯定想去,不报名是有原因的,他代替我报了名!我理解他的一片好心,没有推辞。可是善良的主席们却不知道我的疝气发作了,疝气是肠子卡在腹股沟里,如果肠子被卡死了回不过来,就得马上动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我有把握,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防止肠子卡住的常识,带着笨重设备高兴地出发了!在张家界七天的紧张采访中,我和大家一道上了天子山、天门山,还与两位影友徒步登上了宝峰湖山顶,六天时间拍了三千多幅照片,没有在同行们的面前丢丑。但是,回到家中我躺倒了,病情发展很快,藏在腹股沟里的一个长六公分、宽五公分、厚三公分的半圆形硬包常常被卡住,要经常用手指按住复位,十分不舒服了。当时我拍摄的照片还没有整理挑选好,推延了五天后,将选出的照片刻上光盘托人送到协会,还插空在博客上发了两期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的博文后,才安心去了湘雅二医院住院治疗。  
在工作时,自己并没有考虑到病情的严重性,可是住进医院后,医师们却当成了一件大事。5月31日下午,十四病室的相关医师护士们都来到我的213病房热情看望,接着便全面检查了我的身体。第二天,病室主任周建平教授、主治医师舒国顺教授、医师刘旭日及相关医师们进行了会诊,制定了完整的手术方案,因为病情严重加上我的年龄偏大,动手术有一定风险,医院要我夫人通知我在外采访的大儿子唐湘岳回长在手术方案上签字,决定次日上午进行手术。

  

手术这天,大雨不停,上午十一点,医院护理人员冒着大雨用担架将我从病房送到手术楼,夫人和子女心急如焚,用三把雨伞遮住我的身子,场面感人,可惜没有拍上。更令我感动的是湘雅二医院老年外科主任周建平教授风雨无阻的从外地赶来医院为我动手术。手术时,我十分清醒,眼睛能看到的是两位教授和一位医师在认真为我动手术,他们的手很轻,刀子动得很流畅、平稳,他们细声研究的话语深刻在我脑海,平时只有半个多小时就可以结束的小手术,却进行了近两小时,这就是他们在手术中所说的:病人年岁大、手术程度比方案中难得多,一定要细心再细心,不能求快,只能求好。手术完后已是下午一点多钟,医师护士们都还饿着肚子将我送出手术门,此时我真不知道要说些甚么话来感谢他们,泪水夺眶而出,强装笑脸,以示感谢。     手术后回病房仍是大雨相送,早已守候在病房门外的护士们作好了一切护理准备,甚至将监护器都搬到床头,以防万一。护士们小心翼翼地将我抬上病床后,立急量血压、量体温、输氧、打吊针,忙过不停。尽管有家里人照顾,她们的工作并没减少半点。护士长说:护理病人是我们的职责,床头有呼话机,有事找我们,我们会随喊随到。
举目见亲人。任院六天,夫人儿子孙子轮流守了六个日夜,不管白天黑夜,张开眼睛就能见到亲人,有趣的是六天时间我掉了三斤肉,守护在我身边的夫人没有生病也掉了三斤肉,可见他们的劳累和操心程度并不亚于病人的苦痛。
“走出病房”告诉了我甚么?第一、身体要靠自己保护,做事量力而行,不要有病逞强,更不能有病瞒病,延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第二、要相信现代医疗技术,要尊重医师,一切行动听指挥,只有他们才是最应该受到尊敬的人。第三、病了要依靠组织、家人,平时对组织上多理解、对家人要多关心,人心都是换来的。

(撰文:唐大柏  摄影:唐大柏、杨菊如、唐跃红、唐天)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8/18 20:26:18

--  【专题图文】 唐大柏:难忘的瞬间-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剪影(尾声)

唐大柏:难忘的瞬间-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剪影(尾声)

2009/6/29 8:58:00 |

  

  

芳时匆逝音乐周,

美好存归忆中收。

文字不明欢畅浩,

语言难表乐呵悠。

  

唯其摄取真情景,

可贵拘收实意留。

敬献同怀偏好友,

洒开异彩近良俦。

热闹的音乐周散了,演出时的锣鼓声、鼓掌声还在耳边回晌,刚刚结识的外国朋友还浮现在眼前。在回家的路上我独自思量着,这次的收获如何?这么一大堆照片如何处理等等。


我曾经出过国,也拍过不少外国乐团,但在几天的时间里能顺畅地拍到几十个外国乐团还是第一次,五天时间,拍了三千余幅照片,收获算是不小了。然而更大的收获是结实了一批国外朋友,像贝宁国家艺术团同中国相处甚远,我就有意地接近他们,给他们交谈、拍照,和他们交朋友,给他们拍了很多难以拍到的珍贵照片。还有阿根廷顶级探戈的帅哥美女们,平时是无法零距离接触的,这次住在一个宾馆,朝夕相处,见面后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自然地打起招呼来,很快成为好朋友,他们在几个景点表演的节目全部拍到了。

回到家中,我集中精力处理照片,除了向主办单位提供了68幅参加作品评选和供出画册选用的照片外,其余照片均作为自己的博客选登。到今天止,我已在博客上发表了十期图文连载,受到了博友和网友的欢迎。据统计,有16508人次点击,博友网友发表评论684条,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了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8/18 20:3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