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读吧】中国话剧百年拷问“活着还是死去”【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43610)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7/5 17:51:47 -- 【公共读吧】中国话剧百年拷问“活着还是死去”【知青公共频道】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7/5 17:52:25 -- 中国话剧 简述 [分享] 中国话剧百年:魂兮归来 _文化星期五_中国网而如今,在话剧百年的今天,我们又将拿什么来奉献给这门百年艺术作为华诞之礼呢?“吃老本”已不能挽救日益衰退的中国话剧,这条艰苦而严肃的戏剧道路正等待着更多的戏剧人去开掘。 脸 谱 尽管当代话剧需要重生,但 ... 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1983年英 ... http://www.china.com.cn/weekend/txt/2007-02/02/con... - 网页快照中国话剧百年-青年文摘-美德人生-MEIDE.ORG"吃老本"已不能挽救日益衰退的中国话剧,这条艰苦而严肃的戏剧道路正等待着更多的戏剧人去开掘。 脸 谱 尽管当代话剧需要重生,但不可否认的是,百年来沧桑巨变,话剧已从当初的舶来品渐变成今日之 ... 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1983年英 ... http://www.meide.org/list/2007/0331.htm#MAILLISTDO... - 网页快照中国话剧 简述 [分享] - 太阳剧社 - 九星论坛在战火中,中国话剧界人士同仇敌忾,以戏剧为武器,投入到了全民抗敌的历史洪流 ... 中国话剧的春天 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人民带来解放的欢乐和当家作主的幸福感。尽管,在文化思想战线上,曾有过“左”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人毕竟赢得了百年来 ... http://9stars.kmip.net/bbs/thread-81815-2-1.html - 网页快照中国话剧 简述 [分享]
http://9stars.kmip.net/bbs/viewthread.php?tid=81815&extra=&page=1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7/5 17:53:19 --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7/5 17:53:49 --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7/5 17:54:18 -- 新 中 国 话 剧 新 中 国 话 剧 前 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话剧的发展也随之转入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新的历史特点:由过去的民间的团体转变为正规的政府统辖的艺术团体;由自发的存在转向有组织有规划的总体建设(如话剧院团的布局、戏剧院校的建立等);在演剧上,则是大力推行从苏联引进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在创作上,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成为文艺的指导方针;话剧的发展虽然受到“左”的思想影响,但仍然有了迅速的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并逐渐地形成中国特色的演剧学派。从1949年到1966年,17年间,话剧已成为全国的一大剧种。 一个强大的话剧体系 建国后,国家对话剧高度重视,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统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中国话剧的建设,而话剧院团和戏剧院校的组建是其主体部分,其目标在于使话剧成为一个遍布全国的严密而完整的体系。 (一)院团建设 将所有的民间话剧团体和原有的公办的戏剧团体,一律改编为由政府统辖,并按照中央、省(直辖市)、地区(省辖市)三级设置的话剧院团。话剧院团除有自己的排练场外,相当部分的院团拥有自己的剧院设施。中央设立的大型院团有,中国青年艺术剧院(1949年4月)、中央实验话剧院(1956年)、中国儿童剧院(1956年),隶属于文化部领导。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延安青年艺术剧院,它以青年为服务对象,具有革命传统。演出过《保尔·柯察金》、《上海屋檐下》、《红色风暴》、《风雪夜归人》等优秀剧目。曾出现了金山、吴雪、陈yong、石羽、邵华、张正宇、张奇虹、毛金钢等一批著名的导演、表演和舞台美术家。 中央实验话剧院,是欧阳予倩、孙维世等倡议建立的,它以实验性、示范性为演剧方针,演出了大量的中外名剧,以及具有探索性的新剧目。外国剧,就演出过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契可夫、莎士比亚、哥尔多尼、马赛尔·巴纽尔、让·日奈等人的名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拥有一批献身于儿童剧的表演艺术家,如方鞠芬、李 若君等,儿童剧剧作家欧阳逸冰等。多年来,致力于将中国及世界各国的著名儿童剧介绍给中国小观众,演出了《马兰花》、《宝船》、《以革命的名义》、《报童》、《乞丐与王子》等,受到中国儿童们的热爱。 《马兰花》任德耀编剧。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编写。农民王老爹打柴从悬崖跌下,为马郎(马兰花)所救。马郎爱上王老爹的女儿,并送给姑娘一朵马兰花。大兰不愿嫁给马郎,嫌他住在高山。小兰却与马郎相爱结婚。大兰嫉妒,在老猫的怂恿下,害死了小兰。而她却冒充小兰上山。马兰花也为老猫抢 走。勇敢的马郎揭破了大兰的阴谋,救活了小兰。他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此为中国儿童剧院演出的情景。除了隶属文化部的剧院外,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实际上也是国家级剧院(另文介绍)。其它,如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前线话剧团等都是名闻全国的话剧团体。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建于1950年,首任院长为夏衍。后由著名的导演艺术家黄佐临任院长兼总导演,他曾倡导布莱希特的演剧理论,提出“写意”的戏剧观,并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导演了《激流勇进》、《第二个春天》、《中国梦》等。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建于1954年。它曾推出带有浓郁东北风情的戏剧如《春风吹过诺敏河》、《报春花》等。曾担任该院院长、表演艺术家李默然,他扮演的一些影视剧的角色,特别是电影《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的形象,受到观众的交口称赞。 1955年, 为推进中国话剧的发展,促进不同流派与风格的剧院的出现,文化部部署在有条件的剧院,建立总导演制。于是,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立了以焦菊隐为首的总导演制,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建立了以黄佐临为首的总导演制,其它条件成熟的剧院也纷纷效法,总导演制的实行,发挥了有才能的艺术家的主导作用。(二)戏剧教育对话剧人才的培养,受到戏剧界和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1950年即成立了中央戏剧学院,此为中国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等戏剧教育学府,第一任院长为欧阳予倩。曹禺曾担任名誉院长。它设置了戏剧文学系、表演艺术系、舞台美术系、导演艺术系和一个戏剧研究所。设有博士点一个、硕士点四个。目前由导演艺术家徐晓钟担任院长。40年来,它为全国培养了戏剧人才4000多名。上海戏剧学院,成立于1956年。熊佛西为首任院长,其建制与中央戏剧学院大致相同,40年来,也为戏剧界输出了5000多名学生。除两所高等戏剧院校外,各省的艺术院校也有的设立了戏剧系。 中国话剧的春天 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人民带来解放的欢乐和当家作主的幸福感。尽管,在文化思想战线上,曾有过“左”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人毕竟赢得了百年来的国家的统一、生活的安宁和生活的改善,这些,使得文艺,包括话剧也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到1956年,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话剧发展达到一个高潮。 (一)歌颂民主革命的胜利 生活在新中国的人们,自然不能忘怀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献身的革命先烈,不能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7/5 17:54:56 -- 广州会议,再掀高潮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7/5 17:55:27 -- 新 时 期 话 剧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7/5 17:56:00 -- 《同船过渡》
|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7/5 17:56:49 -- 首先,是因为它拥有自己的一系列的优秀剧目,有的成为一代绝唱,如《龙须沟》(老舍)、《茶馆》(老舍)、《蔡文姬》(郭沫若)、《名优之死》(田汉)、《关汉卿》(田汉)、《雷雨》(曹禺)、《北京人》(曹禺)、《绝对信号》(高行健)、《狗儿爷涅盘》(锦云)等。同时,它是一个眼光开放的剧院,演出了一大批外国各种流派和风格的名剧。特别是新时期,它演出的外国剧目之多,更为引人注目。如《公正舆论》(罗马尼亚)、《贵妇还乡》(瑞士)、《屠夫》(奥地利)、《推销员之死》(美)、《女人的一生》(日本)、《洋麻将》(美)、《上帝的宠儿》(英)、《二次大战中的帅克》(德)、《芭芭拉少校》(英)、《海鸥》(俄罗斯)等。 其次,它拥有一个以焦菊隐为总导演的导演集体,以及 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焦菊隐在北京人艺的导演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导演学派。其它如欧阳山尊、梅阡、夏淳,以及中年导演林兆华,都是一些具有独特创作个性又能融入北京人艺风格的优秀导演。而演员,更是人才辈出,涌现一批为人赞颂的一流表演艺术家,如于是之、刁光覃、朱琳、郑榕、蓝天野、童超、童第、林连昆、吕齐、朱旭、任宝贤、谭宗尧等,近年来还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年青演员,如濮存昕、梁冠华等。此外,尤为重要的是,它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北京人艺风格”,它已成为专家和观众共认的艺术标志,并且建构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也就是说,它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演剧方法。这些,就构成了它的艺术传统。 所谓人艺风格,大体以《茶馆》作为基石,它几乎是只能心领神会而不可言传的。剧院的传统剧目如《龙须沟》、《茶馆》、直到 80 年代的《天下第一楼》,有着一脉相传、一辨即识的风格;即使它演外国戏,也可看出北京人艺的风格印记。大体说来,即坚持现实主义的道路;追求话剧的民族化,更追求京味京韵和厚重的京城文化色彩;强调演出的诗意、整体性;创造鲜明的舞台形象等。而在理论上,是为焦菊隐所创立,为于是之所发挥的“心象”学说,这是在吸收西方演剧学派特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戏曲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因素,以及中国古典的诗论、词论和画论的养分而形成的。这些,就使北京人艺的演剧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天下第一楼》。编剧何冀平,导演夏淳。该剧通过北京一个烤鸭店的兴衰,表现了本世纪上半叶北京的市井文化和人文风情。 戏剧的荣誉 为了鼓励演员,鼓励话剧创作,鼓励戏剧团体的集体创造,总之,为了促进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繁荣,政府和戏剧团体设立了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戏剧奖。文华奖:此为中国文化部设立的,专门用于奖掖专业舞台表演艺术的,目前说来是最高的政府奖。它的奖项是固定的,包括文华大奖和文华新剧目奖,单项奖有表演、导演、编剧、舞台美术等。 文华奖的评选是严格的,有权威性的。这表现在它的评委会组成上和严格的评选规则和评选程序上。文华奖,自1991年设立以来,每年举办一次评奖活动,现已举办七届。共评选出,获文华大奖的话剧有8台,获新剧目奖的有40台。此为文华奖获奖标志。文华奖的评选,不仅在于评出多少获奖剧目,而在于它推动了创作,推出了一批话剧精品,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话剧人才,包括演员、编剧和舞台美术人才。如剧作家郑振环、杨利民等,导演陈薪伊、林兆华等。同时,也促进了剧团的建设,树立了一批有实力有水平有代表性的剧团,如北京人艺、总政话剧团、武汉话剧团等。《地质师》、多幕话剧、杨利民编剧,大庆市话剧团演出。剧中表现了一群五十年代毕业的地质系大学生,为祖国的地质事业艰难奋斗的一生。真实地展现了一代青年充满理想激情的生活。获文化大奖。 另一重要奖项为梅花奖,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表演奖,专门奖给具有一定年龄限制的演员。至今已举办14届,对推动话剧表演艺术起到了有益而深远的影响。此外,曹禺戏剧文学奖(原为全国优秀剧本奖),由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和《剧本》杂志社共同主办,它专门用于奖励优秀戏曲、歌剧和话剧剧本。这些戏剧奖,是中国戏剧的荣誉,也是中国戏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