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的若干个“第一”
中国第一个的知青是毛岸英
延安的四十年代,毛泽东指出了“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理论,并首先付诸实践。
他将从莫斯科留学回国的大儿子毛岸英送到农村去,拜一个农民来老爷为师。成为中国第一个接受农民再教育的知识青年。
中国第一批自动到农村去安家落户的知青群体
1952年,一批云南昆明市的青年学生,在政府部门的感召下,自动组织起来,进入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在如今的橄榄坝地区成立农场,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开创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生活,成为中国第一批自发到农场安家落户的知青群体。
第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
中国第一部反应这段历史的长篇小说是《边疆晓歌》,标志着新中国文学史中一个新门类——知青文学的诞生。
第一部知青纪实性新闻纪录片
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新疆拍摄的记录片《军垦战歌》,是第一部反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纪实性新闻纪录片。影片在全国主要城市上映后引起了全国新疆热,特别是片中的插曲《边疆处处赛江南》(袁英词、田歌曲)打动了几十万热血青年的心,上海、天津的青年纷纷报名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一部知青的长诗:
中国著名诗人贺敬之留下了豪迈的诗篇——《在西去的列车上》。
第一部知青电影:
《年轻的一代》。
第一部以上海青年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将军的女儿》。
第一首知青歌曲
中国最早的知青歌曲是知青们用《大海航行靠舵手》曲谱填词形成的。曾流传于知青群体、但沒有留传下来。
第一个因创作知青歌曲而被捕入狱的作者
因创作知青歌曲《南京之歌》而遭逮捕的知青是南京五中高中毕业的任毅,男,生于1947年。
1969年7月,任毅创作的歌曲《我的家乡(南京之歌)》。因为这首歌反映了广大知青的真情和心声,被辗转传抄,传唱,迅速传播,以后演变出数十种版本。
8月,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华语广播以《中国知青之歌》为题频繁播放《我的家乡》。
9月,《我的家乡》被定为“反动歌曲”受到批判。
1970年2月19日(阴历正月十五)夜,任毅被以“创作反动歌曲、破坏知青上山下乡、干扰破坏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战略部署”罪在知青点被捕,
6月,被判死刑,报省革委会审批。7月,省革委会批复: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实际服刑9年平反出狱。
1978年8月,任毅得到平反,获无罪释放。
出狱后,公检法赔给他一把新吉他。他被安排到南京一家丝织厂工作。
出狱后不久,他到一个老同学家去玩,这位同学的妹妹──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对他和他的经历都发生了兴趣,虽然她比任毅年轻许多,却执意要嫁给他。
任毅现在是南京市纺织工业供销公司的业务员,家住南京郊区一片新盖的生活小区里。
第一家录制并发行知青歌曲的音像公司
1988年广西民族声像艺术公司独家出版发行了中国第一盒知青歌曲《动荡》——六十年代的知青歌曲。盒带收录了由京、津、沪、南京、重庆知青在山西、陕西、北大荒等地创作的知青歌曲9首。
第一次使用“知识青年”称呼
知识青年在中国成为正式称呼是在1963-1964年期间,一批北京和天津的品学兼优的中学生作为带头人来到山西的贫困农村落户。从此,“知识青年”一词在这个特定的年代,被确认为一个特定阶层的称呼被正式使用。
刑燕子、候隽等少女成为其代表人物被广泛传颂。
知青的上山下乡壮举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思考,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针对这种壮举,第一次使用了“知识青年”这个称呼,并发表了著名谈话指出“知识青年有文化,到农村锻炼一个时期,可以到县里担任领导工作,还可以到省里和中央去嘛”。
这个著名的谈话后被批判为“下乡镀金论”。当年有六千多万知青几乎全部参加了对“下乡镀金论”的批判。
第一个到国营农场落户的知青群体
早在1961年,北京有55名学生获得了周恩来总理的批示,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国营农场落户,当地人称为“北京55”。
第一支到宝塔山下落户的知青团队
文革初期,一队以“长征”的形式徒步串连到延安地区的红卫兵,没有再掉头回京,却留在了宝塔山下,成为解放后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第一批大城市知识青年。
第一部描写北大荒知青的电视剧
《蹉跎岁月》是第一部描写京津沪大城市知青在北大荒生活的电视剧,同名主题歌也在全国引起轰动,在有知青经历的一代人中引起沧桑的回忆。
第一次知青大逃亡
1974年雨季,云南边疆发生一起轰动全国的知青大逃亡事件,事件惊动北京。据说当时重病在身的周恩来总理在医院里亲自作出指示,各地以及军区出动大批部队、公安、民兵围追堵截,最终将事态平息下来。
第一次知青大逃亡以失败告终,十几个领头闹事的知青被判刑,同时查出来数以百计偷听敌台广播的人。
当时并没有人意识到这场失败的知青大逃亡只不过是一次历史预演,真正有声有色的、必定要载入知青史册的回城大戏会在几年后隆重开幕。
第一次大返城(也是最后一次)
1978年,云南知青打着“还我青春”的大旗,采取罢工、静坐、示威、游行、绝食、卧轨、上京告状等方式,由西双版纳市至昆明,又从昆明闹到北京,终于惊动了中央政府。中央根据当时“拨乱反正”的政策,各地知青们被允许回到故乡城市。
云南知青的大规模的请愿、闹事、维权,导致了全国知青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大返城,它终结了中国知青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