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读吧】虚词不虚【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39023) |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5/23 23:32:28 -- 【公共读吧】虚词不虚【知青公共频道】 虚词不虚作者:旅 游 有的同学说,虚词既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那就干脆不要了,别学了。这话当然是武断的不对的。学文言文,如何能没有虚词呢?你想想,没有虚词,那还能叫文言文么?的确,虚词,顾名思义,其实际意思很虚化,有的甚至虚化到了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字面意义,但它的语法功能还在呀,它仍然能帮助句子表情达意。如果缺少它们,有时还真是语言寡淡,生活无味。就像衣服没有颜色,穿虽然能穿,但总觉得缺乏一点生气,缺乏一些魅力,显得千篇一律,万人一色喽。而有了虚词,古人(当然也包括今人)就笔下生风,文采飞扬了。 杜甫名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简短的14字就用了4个虚词——即、从、便、向。具体说来,“从”、“向”引出了诗人想象中的行动路线,点出了起脚和目的地;“即”、“便”则突出了诗人迫不及待的回乡之情。 王勃《滕王阁序》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句。有人挑剔,说可删去“与”、“共”二“废字”,这无疑是班门弄斧之举。首先,我们从节奏上比较。原句的节奏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改句成了“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原句的节奏从容,大有回旋余地;改句的节奏紧迫,使人不暇思索。在朗读中哪一种节奏更能唤起读者的形象思维呢?当然是前者。其次,我们再从意境上比较。原作上句写仰视所见,重在写“落霞”,而以“孤鹜”为衬托;下句写俯视所见,重在写“秋水”,而以“长天”为衬托。两句合起来看,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历历如画地表现了滕王阁的绮丽景色。如果删去“与”、“共”二字,文中的意境就不可能达到如此鲜明的程度。王勃这两句尽管是脱胎于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他不可能不细酌句中的精髓。“同飞”、“一色”是妙语奇言,“与”字“共”字也决非赝品。由此想去,至王勃滕王阁上吟“落霞”时,却没有摒弃“与”、“共”二字,也就不那么令人费解了。说他摹仿,固然不错,但说他创造,也不过誉,因为“落霞”句的意境是远非“落花”句的意境所能比拟的。 宋太祖赵匡胤曾修改宰相赵普写的“朱雀之门”为“朱雀门”,并说:“之乎也者,助得什么?”当时,就使得宰相赵普哭笑不得。 欧阳修《昼锦堂记》有“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的句子。他写后总觉得有点欠缺,左思右想后改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只加了两个“而”字,效果确实不同凡响:音节和谐,语气舒缓,脉络连贯,琅琅上口。锦堂主人不禁拍手叫绝,赞赏不已。 同样是欧阳修,他的《醉翁亭记》,全文才401个字,便用了21个“也”字。不但不使人感到累赘、腻烦,反感到韵味无穷,别具风姿。 宋祁和范仲淹同题作《长啸却敌骑》诗,范仲淹先写出两句:“制动以静,善胜不争。” 宋祁看后觉得高明,但加二字更好:“制动者以静,善胜者不争。”分析起来,宋祁的改句确实效果更好:加“者”变成了名词,有“者”比无“者”含义更加明确,有“者”,后面可稍稍停顿一下,读起来更富节奏感。 明代崇祯皇帝的宠臣洪承畴曾自书一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他变节了,人们便在他的原句上加两虚词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真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人们对他的莫大讽刺和嘲笑。 毛泽东的词《水调歌头·游泳》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句子也是因为两字虚词“才”、“又”而使词句脍炙人口,耐人寻味。正是由于“才”、“又”这两个字才突显出当年毛主席治国的时间紧迫感,以及领袖那种日理万机,为国奔忙的身影都尽现出来了。假如去掉这两个虚词变成“饮长沙水,食武昌鱼”,那就只能看出到这里吃,到那里还是吃的俗气。 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其词曰:广而告之。你看,此处就用了两个虚词:“而”、“之”。在这里,“而”、“之”其实没有实际意思,但它们起着相当出色的表情作用。说“广告”,语气短暂、急促,读完后了无余韵;而说“广而告之”,就平滑、舒缓,读了后总觉得余音缭绕,意韵无穷,且颇具教育、感化普天下人的作用,正切合公益广告词的特点。 不要小看“之乎也者与焉哉……”,它是我们学好文言文的必要词汇,更是我们深刻体会、理解古人所传之深情、所达之真意的重要凭借。虚词不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
-- 作者:利拉乖乖 -- 发布时间:2009/5/29 13:15:08 -- 谢谢好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