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公共读吧】〈语言的故事〉【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39022)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5/23 23:22:54

--  【公共读吧】〈语言的故事〉【知青公共频道】

语言的故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语言的故事

于根元 张朝炳 韩敬体

东方出版社

1994.8

  

周定一

人是社会成员,通过语言联系别人的神经系统,才能组成协调的社会生活。除了语言,也有别的交流思想的手段,比如手势、眼色、旗语、图画、红绿灯、号角声、铃声,等等。可是这些手段只能在一定场合传情达意,不能同语言组织全面社会生活的功能相比,而且其中某些手段不过是语言的派生物。至于文字,当然很重要,可是毕竟是表现语言、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没有离开语言独立发展的文字。

记得30年代的杂志上出现过这么一种论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人为的信号可以逐渐取代语言,语言的作用越来越小,势必终于消亡。这话说过以后,地球又绕着太阳转了几十圈,人类已经登月,科学技术在这期间发展很快,可是,并没有发现有使语言失去作用的苗头。只要人类社会没有消亡,看来语言是不会消亡的。

语言非但不会消亡,而且近三四十年来科技的进步,打破了早先的学科界限,产生了许多新的知识领域和新的概念。为适应描述日新月异的物质现象,新的科技语词成百成千地涌现出来,许多是专业性的,也有不少已经取得日常用语的资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从另外一方面促进了语言的新陈代谢过程,大量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社会风尚有关的新说法、新术语被接纳到新编的语文词典里来。

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引起语言文字的显著变化,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部门,例如信息论、控制论、机器翻译和计算技术等,都跟语言的使用息息相关,要借助于语言的分析。社会变革涉及语言之间或语言内部的许多问题,也需要研究,以便采取措施,因势利导,使语言充分发挥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例如我们对汉语规范化问题进行的许多研究,就是解放后语言生活提出的新课题。

总之,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搞到今天,大约不会有多少人再把它看成冷僻古怪的东西了。这样说,是因为我老是忘不了曾经在另一篇文章里引述过的一个故事:相传著名的英国牛津大学开设语言学这门课的年月,教室里始终只有两个听讲的。人少不足怪,怪的是两个人当中只有一个是固定的,另一个是每次换上来的新人。后来那位教授才知道,那固定的是旅行社的导游人,每次在换的是游客。这个故事大约是凭空编的,目的无非想说明语言学何等冷僻,有可能成为游客猎奇的对象。

这说的是外国故事。现在可不一样了,语言学在许多国家已经相当时行。我们自己又怎样呢?远的且不说。今年是”五四”运动60年大庆。正是在“五四”前不久,我国的语言学才发展到了脱离“经学”附庸的地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接着”五四”运动来了,因白话文学运动的影响,受西方语言理论的启发,几经曲折,才到今天,虽不能看作“显学”,却也不算“冷门”了吧。

然而我们语言学的社会基础毕竟还相当薄弱,这表现为两种情况:

大约正是因为语言是最平常不过的东西,人们一天到晚用这手段跟别人的神经系统打交道,所以习焉不察,不大有人过问一下它的状态,关心它的问题。而且认为它不会有什么问题,谁还不会说话呢!持这种观点的还大有人在。这是一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同志倒是好心好意关心语言问题,可是言谈议论有点走调。比如不久前报上出现过统一祖国语言的提法,这显然违背我国语言政策的精神,也不是人力勉强能做到的事。也有人发表文章不赞成汉语规范化,认为这会妨碍语言的生动活泼,把规范化和公式化混为一谈。至于担心将来文字改为拼音,连说话也得改,这种误会,也并不罕见。

    我们不能深责人家这个那个的,只怪语言学的普及工作做得太少,做得不好。

这个书讲的是跟语言文字有这样或那样关系的一些小故事。它不是全面传授知识的讲义,也不是发抒个人学术见解的著作。里面没有深奥的理论,难懂的“行语”。题村来源于故书杂记,或取自民间传说,也有当代事例以及海外素材。总之是信手拈来,不拘一格,但笔端向着同一目标,那就是,想用这种轻松平易的方式,介绍一些与语言文字有关的知识。虽没有分门别类,标以术语,其实内容或多或少涉及语言文字各个方面大大小小的问题。如果读者因这些故事引起对语文问题的兴趣,关心语文的正确使用和健康发展,或者更进一步从某些方面去分析它,研究它,使习焉不察的东西成为可以理解的现象,那这本小书就算没有白写。至于对从事语文工作,尤其是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同志说来,这本书也许可以起到一点提供资料的作用。这些故事大多数原是大家熟悉的,可是用得着的时候不一定想得起来,翻一翻可以触发记忆,举一反三,省去一些寻找查考的工夫,也不无好处。可是主要的用意还不在此。假若这本书能引起语文工作者的共鸣,或者说,能引起有心人“技痒”起来,说你们的用意固然不错,可是成品不怎么样,且看我来一手!于是费尽心思也写出一本或一套什么书,把有关语言文字的知识介绍给社会,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确实写得很好,而且引起连锁反应,这样的好书接二连三出现,我体会,这才是本书全体作者共同的心愿,也就是“抛砖引玉”这句话变成客套话以前的本来涵义。

“抛砖引玉”,这话据说也来源于一个故事,容易查考,这里就不去说它了。

                            1979年4月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5/23 23:23:41

--  

目录

序………………………………………………………周定一(1)

语言是怎么产生的?…………………………………徐 枢(1)

语言的神话与现实……………………………………伍铁平(4)

贝伯尔塔………………………………………………赵世开(7)

语言的秘密……………………………………………蔡富有(9)

会叫自已名字的鸭子…………………………………王希杰(11)

埃及国王的试验………………………………………彭嘉强(15)

地球之外有没有人类语言?…………………………蔡富有(18)

动物的“语言”………………………………………赵世开(22)

蜜蜂的“语言”………………………………………蔡富有(25)

狼孩子…………………………………………………王希杰(28)

望梅止渴………………………………………………王希杰(31)

曹操和斯霞……………………………………………于根元(35)

语言的代用……………………………………………扬耐思(38)

唐明皇改经……………………………………………唐作藩(42)

反切的妙用……………………………………………杨耐思(44)

齐桓公谋伐莒…………………………………………唐作藩(47)

钟旭与反切……………………………………………王克仲(50)

“绝学”………………………………………………扬耐思(53)

歧舌国…………………………………………………杨耐思(57)

数词的故事……………………………………………金有景(59)

数字游戏………………………………………………王希杰(63)

说“三”道“四”……………………………………鲁启华(66)

奇妙的量词……………………………………………韩敬林(68)

从”茶博士”谈词义变化……………………………徐 枢(70)

造物难,造名易………………………………………伍铁平(72)

副总统,还是副董事长?……………………………王希杰(76)

“借词”是怎么回事?………………………………徐 枢(79)

心之官则思吗?………………………………………伍铁平(81)

古人不小看虚词………………………………………陈建民(84)

增减虚词的学问………………………………………孟守介(86)

大不列颠是什么意思?………………………………伍铁平(88)

“刘三妹”就是”刘三姐”…………………………王希杰(91)

东、西和始、末的统一………………………………伍铁平(94)

一词之差………………………………………………田小琳(96)

“勇士”误成”读书人”……………………………王伯熙(98)

象声词,声不像………………………………………韩敬华(100)

长江之声也工工,黄河之声也可可…………………伍铁平(103)

“狗狗”、“亲爱的”、“杀千刀”………………王希杰(106)

变换句式………………………………………………林杏光(110)

黄犬奔马句法工拙论补………………………………王希杰(113)

先说与后说……………………………………………陈建民(116)

“小杨师傅”和“小杨的师傅”……………………王希杰(118)

毛主席修改文章………………………………………张朝炳(121)

一字之师………………………………………………刘敬东(123)

“文字频改,功夫自出”……………………………王伯熙(127)

黑葡萄般的眼睛………………………………………于根元(130)

《红楼梦》妙用同音字………………………………韩敬体(132)

倒过来说的效果………………………………………田小琳(134)

沈括的计算……………………………………………韩敬体(137)

李自的“清谈”………………………………………张朝炳(139)

“黄绢幼妇,外孙蕴臼”……………………………张朝炳(142)

“琵琶”和“枇杷”…………………………………于根元(145)

语言的锤炼……………………………………………蔡富有(147)

湘云的酒令和黛玉的打趣话…………………………王希杰(150)

方言岛…………………………………………………陈章太(153)

方言和水土……………………………………………于根元(156)

鼠璞不辨与冯妇之死…………………………………侯精一(159〕

“南蛮鸠舌”…………………………………………于根元(161)

胃癌与胃炎…………………………………李润生 彭嘉强(164)

么和一…………………………………………………陈建民(166)

置之庄岳之间…………………………………………于根元(169)

自居易与樊宗师………………………………………韩敬体(172)

“请某某先生麟郢”…………………………………陈 刚(175)

罗嗦先生………………………………………………林杏光(177)

懒婆娘的裹脚布………………………………………陈 刚(180)

薛燔的酒令……………………………………………王希杰(182)

套用与翻新……………………………………………韩敬体(185)

秀才买柴………………………………………………王希杰(187)

孔乙己和张瓦先生……………………………………韩敬体(190)

省字省句………………………………………………田小琳(194)

一“点”不能马虎……………………………………苗守正(197)

顺口溜…………………………………………………于根元(199)

呆荔王呆不呆?………………………………………孟宪爱(203)

抄袭剽窃,文败名裂…………………………………王伯熙(206)

乱删乱改………………………………………………陈建民(209)

避讳…………………………………………扬耐思 蔡富有(211)

“清风”、”明月”断头诗…………………………王伯熙(215)

古庙里的美女蛇………………………………………王希杰(219)

陈妙常为什么要姓“淹”?…………………………张朝炳(223)

《海上老人》和计算机………………………………刘连元(226)

“波尔蒂尼不在”……………………………………于根元(229)

结巴磕子赶大车………………………………………于根元(232)

人本位…………………………………………………于根元(235)

模糊语言………………………………………………伍铁平(239)

点头是表示赞同吗?…………………………………伍铁平(244)

“三白”和“皇饭”…………………………………王希杰(248)

“日出”、”日落”和语言古生物学………………伍铁平(252)

《百家姓》不够用……………………………………韩敬体(256)

文字出现以前人们是怎样记事的……………………徐  枢(260)

“大雨粟,鬼夜哭”…………………………………韩敬体(263)

最古老的文字…………………………………………蔡富有(266)

肘上生垂杨……………………………………………王克仲(270)

造字改字的故事……………………………王伯熙 张永绵(273)

射掉九个太阳………………………………扬耐思 商振哲(276)

拆字术…………………………………………………韩敬体(279)

离合汉字的把戏和游戏………………………………王伯熙(283)

无恙·屈原·寐生……………………………………扬耐思(287)

解字释词的笑谈………………………………………王伯熙(290)

似曾相识的别字………………………………………王伯熙(293)

买猪千口………………………………………………田小琳(296)

沁阳和泌阳……………………………………………韩敬体(298)

认识200多字的记账员……………………………张朝炳(301)

3000字内做文章…………………………………张朝炳(304)

“口授”和“记录”的故事…………………………张朝炳(306)

中国最早的一本速记书——《传音快字》…………张朝炳(309)

马克思教李卜克内西学习语言………………………蔡富有(312)

恩格斯会说多少种语言?……………………………蔡富有(310)

列宁学习外语的故事…………………………………蔡富有(318)

周恩来同志鼓励侄女学习蒙古语文…………………于根元(321)

世界语…………………………………………………周 力(324)

玄奘请学土润饰译文…………………………………于根元(327)

一个不懂外语的翻译家………………………………张朝炳(329)

日月与阴阳……………………………………………王希杰(331)

原编后…………………………………………………………(334)

后记……………………………………………………………(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