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湖南知青  (http://2009.hnzqw.com/index.asp)
--  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list.asp?boardid=85)
----  【5。12周年记】刘猛:是灾区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灾区【知青公共频道】  (http://2009.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85&id=36490)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4/29 9:57:58

--  【5。12周年记】刘猛:是灾区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灾区【知青公共频道】


.

.

动感视频 记录生活
优美图文 大家报道


【5。12周年记刘猛:是灾区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灾区知青公共频道

“5·12”周年渐近,媒体携带镜头又一次蜂拥而至,名人们在行动,心理咨询师们也在又一次向灾区云集。

还记得去年六七月份,灾区的心理援助就像一个集市,“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有人到来,又不断有人离开。他们究竟为何而来?为情结而来者,消费了悲情之后自然会酣畅而去;为荣誉而来者,载誉之时定然会衣锦还乡;为扬名立万而来者,镜头不在时已无存留价值;为一试身手而来者,发现百无一用后会悻悻而归;为商业利益而来者,更懂得在合适的时机从前台表演转为幕后操纵;为论文数据而来者,问卷收齐之后要急于回家做统计处理……

如今,随着一周年临近,外界的目光再一次向灾区聚焦。然而,究竟是灾区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灾区?

如果是为了他们,就请不要在此刻去惊动他们;如果是为了他们,就请在没有人关注的时候再去关注他们;如果是为了他们,就请弱化周年,小心呵护那些千疮百孔的灵魂。

克制,媒体!克制,名人!克制,志愿者们!

因为灾区太需要你们,所以请把你们的关怀留在最无人关怀的时刻!志愿行动不是一种“激情”,而是一种“信念”!因为有了信念,所以在激情退却之后仍能坚持得持久!

是否坚持得持久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你愿不愿意,另一个是你能不能够。

我们的团队“全国心理援助联盟”从去年9月就陷入了经济困境,艰难地向前推进。有几家慈善机构曾有资助意向,但都因为“资质”问题而无法实施。2009年3月,终于得到政府正式批复,准许合法注册,但是无法使用“全国心理援助联盟”这个政府和各大媒体早已认可、已经具备了一定社会价值的名称。

更为困难的是注册需要10万元启动资金,如今团队已经陷入困境,无法拿出10万元现金,在没有注册之前无法接受援助,在不接受援助的情况下又无法完成注册,团队正在陷入“鸡、蛋”悖论。

团队探索出的“灾后社区心理援助系统协作模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团队的援助已经让许多受创伤者受益,现在放弃会导致可以预见的严重后果,援助对象需要团队继续援助下去。而此时我们已经弹尽粮绝、无以为生,我们的团队——一个纯山寨版的“草根NGO”该如何继续它的援助之路?

在灾区还有“中国心”、“关爱社工”等十几支“草根NGO”队伍,他们都在不同援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他们需要的不是特别批示,而是制度。

中国不缺少志愿者,缺乏的是志愿精神和志愿者制度。

所谓志愿精神,就是要按照志愿行动领域的规定性去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好恶率性而为。

我们不妨一起思考:一个生命垂危的伤员,被一个志愿者背往医院。走到中途,志愿者宣布,我的志愿行动到此结束,然后把伤员放在路边,独自离去,可以吗?

当然,志愿者可以说:“背你是我的自愿,不背你也是我的自由!因为你并没有付给我工钱,所以我们之间没有权利和义务的协约。背你我不会获取任何酬劳,不背你也不会触犯任何法律。而且我无偿背负了你20公里,脚掌出血,浑身是汗,我的无私行为应该受到表彰,至少我比那些不背的人要高尚许多!”

的确,在理论上这个志愿者做了“好人好事”,但在事实上他并没有“把事情做好”。志愿者的管理者更应该接受这样的理念:“志愿行动不是做好人好事而是把事情做好。”

心理援助这一援助领域的规定就是:“如果不能对受创伤者提供长期援助,你不可以开始,如果你已经开始,就要把援助持续下去,直至他能够重新建立情感支撑系统和生活秩序。”——这是常识。就好像挖掘志愿者在挖掘完成之后就应该离开一样,心理援助志愿者在开始工作之后就应该留下来。

震后,我在震区做心理援助至今,大家无需感动于我一周年的坚持,坚持的确不是因为高尚和无私,而仅仅是为了把这件事情做好!


[编辑:知青公共频道]


--  作者:清风明月
--  发布时间:2009/4/29 10:07:03

--  

灾区需要有些人,这些人为灾区能做些有益的事.

有些人需要灾区,这些人梦想着发国难财.甚至还借机沽名钓誉.


--  作者:友情周末
--  发布时间:2009/4/29 10:25:50

--  【5。12周年记】《汶川大地震纪念活动要搞,但不要折腾》【知青公共频道】

汶川大地震纪念活动要搞,但不要折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然袭来的大地痉挛,撼动着汶川,撼动着地球。一时间,数万条生命瞬间陨灭,数十万条生命亟待拯救……汶川大地震震动了十多亿中国人的心,一场气吞山河的紧急大救援开始了。上到总书记、总理,下到人民子弟兵、消防队员、医护人员、志愿者……都在为挽救一个个生命星夜兼程!中国再一次上演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一幕。各族人民,有钱捐钱,有力出力,有物捐物。甚至有的人到血站献了几次血。很多小孩子为了献出自己的爱心,把平常积累的零花钱捐了出去。

  如今,再过十几天就要迎来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了。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经过将近一年的重建,地震灾区人民很快恢复了生活和生产秩序。为了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社会上各种纪念活动紧锣密鼓。这对于人们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坚定信心、加快重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也有个别单位和个人在筹划有关活动时缺乏科学思考和人文关怀,单凭一己热情,片面追求场面和形式,有的甚至属于一种“折腾”。据媒体报道,“总理让路女孩”小馨懿的爷爷奶奶近日就陷入这样的事件中。洛阳一家医院邀请小馨懿在地震一周年之际赴洛阳“看牡丹”,并安排了领导接见、邀请企业赞助等“仪式”。据说,尽管小馨懿的家人刚刚在成都稳定下来,不愿意再去赶这样的“场子”,以各种理由婉拒,但洛阳这家医院仍希望孩子出席。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不折腾”。现在想想,当时总书记提出的不折腾,是很有深意的。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引以为戒。对于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这样的事情,当然是要搞搞活动,一来缅怀逝者、寄托哀思,二来也可以坚定信心、加快重建。但是如果像上面的例子那样,仅仅为了场面和形式,“与其让孩子到洛阳折腾一天,还不如带她到成都的公园里玩耍一个下午。”

  愿逝者安息!


--  作者:清风明月
--  发布时间:2009/4/29 10:28:36

--  
逝者可以安息,问题是有些生者不安生!